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堡 《金秋科苑》2011,(16):50-52
叶绿体收集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首先是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这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叶绿素分子失去两个电子,水分子发生分解。但是,这个众所周之的化学反应想要在实验室中人工实现却很不容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什么时候人类也能像植物那样,用清洁、简便、高效的办法从自然界获取能量呢?人们离这一期望越来越近了。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找到了可使光合反应顺利进行的特殊催化剂。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期望彻底弄清光合作用的奥秘,使人工光合作用能大规模用于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光合作用是植物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能够为植物生长发育、繁衍提供能量与少量养分,进而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将能量传递给动物和人类。植物光合生理很反映了该植物在该地区的生存适应能力,能否在其他物种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植物生产力强弱和作物产量高低的根本决定因素是光合作用效率,若深入研究各种外界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和光合作用相应的适应机理,就能够通过人为调节,最大化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有助于促进农林产业经济发展,推进当今粮食、资源不足和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草地初级生产力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畜的数量和质量。而初级生产实质上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平衡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获得能量,以维持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为家畜源源不断地提供饲草饲料。因此,草地光合生态研究是培育、改良和合理利用草地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草地植物群落及牧草的光合作用与其生境密切相关。在与环境条件的联系上研究光合作  相似文献   

4.
举手问吧     
能不能利用基因技术让人类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使人可以用光合作用为自身提供能量?大科技读者宋袁答:基因技术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能用基因技术来改良农作物,还能在动物身上种出器官,甚至可以在小白鼠身上种出芹菜。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科学家通过改变基因来使人也具备光合作用的能力,这是有可能的。虽然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动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人体毕竟不比  相似文献   

5.
科技情报站     
外星植物啥颜色?为什么地球上的植物看起来是绿色的呢?其他行星上如果有植物的话,看上去会是什么颜色呢?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成能量。由于地球植物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和蓝光,反射更多的绿光,所以它们呈现出绿色。  相似文献   

6.
杨磊 《知识窗》2013,(22):55-55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曾听过这样一段对话:教师问:"同学们,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回答:"120千米。"教师问:"3小时呢?"学生回答:"180千米。"教师问:"4小时、5小时呢?"学生回答:"240千米、300千米。"教师问:"x小时呢?"学生回答:"60x千米。"接下来,  相似文献   

7.
用光合作用生产氢    美国田纳西大学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橡树岭国家实验所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光化学与光生物学》月刊6月号上发表文章,论证了通过改变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生产“食物”的过程)的方向来生产氢气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从菠菜中提取了完整的光合综合体(光合系统Ⅰ)交给每个分离出来的光合综合体的一侧涂上一层铂原子。在加入电子给体后,这种“镀铂综合体”就可利用可见光生产氢气了。    光合作用是两个光合系统(称为光合系统Ⅰ和光合系统Ⅱ)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个光合系统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中,…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光合作用在国际及国内研究现状,进而简介当前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范围及进展,提出我国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目前面临提高其研究系统性、与需求更紧密结合及提高支持力度等需求。鉴于光合作用对未来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维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未来发展需聚焦于已有光合作用系统优化、光合系统与光合同化产物利用途径协同、跨物种间光合系统重构、全新光合途径构建、光合系统与生物材料耦合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举手问吧     
通过基因工程,将来人类的皮肤能不能像绿色植物的叶片一样进行光合作用?用这种方法直接为人体供能?河南省项城市李玫珊答:科学家已经发现利用光合作用来提供能量的动物,这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蛤蝓,它们以海  相似文献   

10.
陈金星 《科教文汇》2011,(24):125-126
什么样的教学有效呢?什么样的教学高效、低效或无效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经常思索、长期探讨和及时总结。本文以"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对策为例,实施"多方位、全到位"的"六个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史冀 《金秋科苑》2011,(10):149-150
西方多国对利比亚采取军事打击,结局尚是未知数。谁也不会简单地认为,一场战争只靠几轮空袭就会速战速决。第一阶段是空袭,接着会否有大规模的地面战?假如有地面战,对于北约军队来说,利比亚会是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的"泥潭"吗?"战争泥潭"的可怕在于,发生在其中的战斗并不一定是按现代战争的规则而进行,有时候,传统的战争手段也很"给力",譬如让动物参战。动物参与人类战争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有时候,被人类驱使的动物会比人类更疯狂。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同时也是动物的地狱。在利比亚开战的背景中,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向人们展示了几种有趣的"战争动物"。  相似文献   

12.
蝌蚪互答     
2011年第6期吴有根读者问:计算机能进化到有独立思维吗?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思维来考虑动物的独立思维依赖什么?大脑中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和它们之间的联接方式;计算机计算依赖什么?晶体管的通路与断路,即"1"、"0",所以我们的独立思维其实也是可以表示为一系列"1"、"0"的,计算机也可以用集成电路中的原件模仿动物,乃至人类大脑中神经元结构来获得独立思维的。  相似文献   

13.
吴宦熙 《科教文汇》2012,(13):147-148
当谈及日语"上"的方位表达方式时,中文用"名词+上"来表达,而日语却用"名词+上+に、で…"来表达。比如将"桌子上有书"这个句子翻译成日语时,一般可以这样翻译:"机の上に本がある"。用同样的方法将"黑板上有字"翻译成日语,就会翻译成"黒板の上に字がある",但这个日语句子却变成了"黑板的上方有字"的意思了。也就是说中国的"名词+上"和日语的"名词+上+に、で…"并非一对一的关系。那么这两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同时,二外日语学习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的习得状况又如何呢?本文以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的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对其习得状况进行实证调查,并究其问题所在,然后从中日对照的角度对二外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方位表达方式"上"的教学方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光合作用产物是地球上生物质的唯一来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它为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提供有机物、能量和氧气。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最初来源。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必须吃其他的生物来维持生命。在植物界中,绝大多数没有叶绿素的植物,也是自己不能制造食物的。但是绿色植物却能够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把无机的二氧化碳和水变为有机的碳水化合物,因此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生命现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为什么绿色的植物会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呢?这是因为绿色植物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子的细胞里。它含有好几种色素,最多的是叶绿素,其他还有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孟欣 《科教文汇》2011,(11):168-170
谈到「そうなんです」就不得不想到「そうです」,这两个应答表现在日语会话中经常出现,但是关于二者的区别其相关论述并不多见,从表面上看前者只是比后者多了「のだ」这一语法功能,但实际上「そうなんです」除了具备上述功能外,还与受话人的"心理活动"有关,这里"心理活动"指的是受话人对说话人所说事件的"期待感"。那么「そうなんです」在会话中是如何体现受话人的"期待感"呢?「そうなんです」它在会话中发挥怎样的功能呢?下面从话语分析的角度与「そうです」进行对照,以期对「そうなんです」的理解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刘伟星 《金秋科苑》2009,(23):170-170
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孩子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何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力"呢!没有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力",教学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呢?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那些实施美育的途径呢?以下就此问题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8.
刘伟星 《今日科苑》2009,(23):170-170
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孩子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何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力"呢!没有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力",教学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呢?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那些实施美育的途径呢?以下就此问题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9.
刘海凤 《知识窗》2013,(14):44-44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渠道。如何抓好这条主渠道呢?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一、"启发"在知识的"衔接点"上,帮助学生实现迁移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连贯性很强,教材的编写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知识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20.
刘仁庆 《百科知识》2011,(12):34-35
"洛阳纸贵"是一句成语,形容优秀作品风行一时,深受读者欢迎。那么,是什么作品造成了洛阳纸贵?它和纸的发展与普及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