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今日头条作为“内容的搬运工”,原来是不介入内容生产的,现在为何要做媒体实验室? 刘志毅:今日头条确实不自主生产内容,而是专注于用人工智能进行资讯分发,连接人与信息,希望成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而做好这一工作,一方面要求我们服务好移动资讯用户,提高分发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服务好内容创作者,营造好的创作环境.媒体实验室就是我们打造的一款服务于内容创作者的产品,用真实和及时的数据告诉创作者,“怎样创作,才是头条”.在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创作者们不仅能得到海量的文章内容数据,爆料内容,还有关于用户的人群画像数据,以及成形的数据报告乃至个性化的话题跟踪,让他们在创作中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2.
<正>不论是对传媒人暗送"秋波",还是对传媒机构表现"暧昧",都不外乎对内容价值的"衷情"。本期,《中国传媒科技》专访今日头条头条号运营总监、头条号创作空间负责人吴达,请他介绍下2亿投资基金的内容计划。吴达今日头条头条号运营总监、头条号创作空间负责人《中国传媒科技》:从2015年起,各大互联网巨头在媒体领域纷纷圈地,特别是自媒体领域,各家也不遗余力招贤纳士例如腾讯的芒种计划。那么,今日头条作为一个以内容精准分发起步的公  相似文献   

3.
<正>导语:近年来,无人机、传感器和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从崭露头角到粉墨登场,一步步帮助记者延伸信息获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在信息生产与获取日渐便利的众媒时代,创造性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更成为内容提供商的一门艺术。2016年里约奥运会,今日头条推出的写稿机器人"Xiaomingbot"横空出世,再次刷新了科技改变新闻生产的纪录。16天456篇简讯和资讯、新闻生成到发布平均时间为2秒、奥运期间超百万阅读量、平均阅读率与奥运期间该网站体育频道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6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宣布,将拿出10亿元人民币补贴短视频创作者,这意味着今日头条正式向短视频领域进军。据了解,目前短视频已经超过图文和组图,成为今日头条上最大的内容形态。今日头条上的短视频每天拥有10亿次播放,其中93%的视频时长在10分钟以内,74%的视频时长在5分钟以内。  相似文献   

5.
刘志毅 《传媒》2017,(8):16-17
今日头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一家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一个内容创作与分发的平台,其愿景是"成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调配分发资源,打击标题乱象今日头条虽然提供资讯信息,但是其内部并没有编辑与记者,平台上90%的内容来源于头条号,截至2017年3月底,已有超过60万个人或组织开设头条号。  相似文献   

6.
今日头条的快速崛起,依赖于信息消费市场升级下的非对称竞争,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在内容建设、社交属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加紧布局。必须看到,今日头条本身存在三大结构性风险,如不及时破解可能危及自身发展命运。但今日头条所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媒体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将会促进媒体进一步分工,媒体职能进一步拓展,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今日头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一家有媒体属性的科技公司,一个内容创作与分发的平台,其愿景是"成为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其在媒体领域的应用也颇为广泛,并且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对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起着深刻影响。2016年,"阿尔法狗"在与世界重量级围棋选手的对决中获胜,"人工智能"成为当时媒体业中最受瞩目的热门话题之一。四川九寨沟于2017年8月8月发生了7.0级的地震后,媒体新闻报道就采用了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这项新技术,该机器人以25秒写稿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发了媒体行业的"大地震"。"机器人来写稿,记者面临失业"等相关看法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环境之下,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已经呈现出了不可阻挡的势头。"今日头条"的快速崛起,代表着媒体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已经成为了未来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今日头条"作为一款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产品,是国内最早一批把人工智能结合到移动应用场景中的产品之一,在传统媒体转型迷茫期时,它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算法和数据是其和谐所在,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今后媒体跨界融合的发展态势。本文以"今日头条"的发展为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人工智能大潮下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陈晨 《科技与出版》2023,(6):98-106
对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判断,从理论视角来看,赋予版权与“人格价值论”的契合度不高,无法获得正当性辩护;从实践视角来看,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投资者或使用者赋予版权均缺乏可行性与现实动力。一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投资者并不“热衷于”取得生成内容的版权,因为维权成本过高且影响了其技术服务的“订阅制”收入。另一方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赋予版权很可能会影响人类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引发创作惰性。因此,合理选择应当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辅助人类创作的工具,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为人类进行创作的公共素材资源;而人类创作者获得版权的保证则是在人工智能生成素材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差异化”的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10.
李芳 《青年记者》2016,(24):90-91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通过技术算法实现对内容的快速导流和精准推荐,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内容总是缺点“干货”,“头条号”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杀手锏”.体育类“头条号”在我国体育自媒体中具有标杆作用,本研究探析其传播实践,并思考未来的创新路径. “头条号”传播发展概述 “头条号”是“今日头条”针对媒体、国家机构、企业以及自媒体推出的专业信息发布平台,致力于帮助内容生产者在移动互联网上高效率地获得更多的曝光和关注,实现精准的品牌传播和内容变现.  相似文献   

11.
冀榕 《新闻世界》2020,(1):52-54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新闻的创作与分发模式,给用户带来多样化的选择。尤其是信息抓取技术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技术在媒介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今日头条"内容运营的四个层面,即创作、成品、审核、变现进行分析,以期为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眼下中国传媒业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互联网给传统媒体这些内容生产商们带来的渠道变革,愈演愈烈。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的数字内容分发渠道,正在改变格局。1月15日,在"2016今日头条未来媒体峰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分享了他对媒体业未来的看法和趋势观察。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刚刚获得1亿美元融资的新闻资讯APP"今日头条"遭遇纸媒的侵权质疑。享有《广州日报》网络传播权的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称"广州交互信息")以著作侵权为由将今日头条告上法庭。6月4日,北京市海淀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今日头条的抗辩理由是:"我们不是转载,是导流,我们并不侵权"。随着数字新媒体强势崛起,使纸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远远不及数字新媒体外,纸质报刊的内容被数字新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无  相似文献   

14.
<正>早就听说"今日头条",但没当回事儿。直到前几个月,玩新手机应用端下载时,无疑中看到今日头条下载量2个多亿,我被"吓"到了。纸媒百万读者就是天量了。上亿啊,我滴神。下载——浏览,哎,再平常不过的热点社会新闻集萃,好不好,还都是东摘西抄的,凭什么上亿?当我把"今日头条"和几家财经媒体的APP下载量晒到私人媒体微信圈时,面对"今日头条"上亿下载量和某权威证券媒体APP数千的下载量,很多人对"今日头条"很不屑——内容太庸俗,没法看。再看不上,人家也是上亿的流量。广告商看中的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大  相似文献   

15.
夏康健 《传媒》2018,(10):47-49
近日,"明日头条"的出现,让人们的关注重新聚焦到今日头条上.一直以来,有人认为,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今日头条必将替代门户网站.这些观点虽有偏激,但今日头条对门户网站的巨大冲击,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笔者一时想不出有力的观点去反驳它,直到看到今日头条重视版权保护的消息后,心中才略有底气.版权保护就意味着依靠"渠道为王"的今日头条在完成初始的资本积累后,也不得不向内容生产低头,其所拥有的流量霸主地位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背景下,内容为王的传播观念必将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迸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今日头条内容资源的来源及其组织,围绕今日头条的核心技术特点及争议焦点,结合今日头条的经营理念与服务特点进行探讨,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谢亚可 《传媒》2022,(3):89-92
人工智能技术的嵌入已然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本文以今日头条用户对于"2020年全球十大人工智能事件"的评论为样本,使用共词分析法对用户关切的人工智能伦理向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本主义"是用户最为关切的核心伦理向度,"算法透明"为用户关切的伦理向度盲区,"审慎和节制"成为用户伦理关切的新向度.社交媒体用户对人工智能的关切向度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存在一定偏差,我国用户的人工智能伦理观需要从技术、社会治理、法律、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引领.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方面会对传统新闻生产带来冲击,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新闻业在业务和理念上的创新变革。从"今日头条"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信息的挖掘、分析和整合;对受众的数据化精准分析和内容定制以及打造信息分发渠道,"今日头条"所体现的"数据为主,协同共赢"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价值实现理念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改革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一月之内,视频聚合平台风云骤起。《中国传媒科技》从国内知名互联网安全公司360处获悉,360与北京电视台合力打造的视频聚合平台"北京时间"初定于4月上旬上线,该平台由360总裁齐向东担纲,腾讯网原副总编辑杨福、搜狐网原副总编辑魏成参与其中。据披露,团队内部将产品定位为"视频版的今日头条",通过剪辑的视频来展示内容。作为对标物的今日头条,已跻身国内最大的信息聚合客户端之一。今日头条创始  相似文献   

20.
核心阅读:“今日头条”是眼下比较火爆的一个移动新闻客户端.与大多仍然依靠编辑手工甄选排列信息的其他资讯类客户端不同,“今日头条”不需要编辑,而是通过数据挖掘、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源源不断地个性化推送用户真正感兴趣的信息.事实上,“今日头条”是一家技术公司,100多名员工中,技术及产品的相关人员占了60%.可贵的是,在众多新媒体产品看上去很美却鲜少盈利的现实窘境下,“今日头条”上线1年半以来,总用户量从0到8000多万并保持稳健增长,现在每月已经基本达到收支平衡.且听其CEO张一鸣来聊聊他们的“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