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的课堂小结是指师生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回顾与总结.它能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如何做好数学课的课堂小结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以课堂为主渠道,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中,巩固旧知识,探求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一、要以利用旧知,探索、发现新知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以课堂为主渠道,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中,巩固旧知识,探求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一、要以利用旧知,探索、发现新知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课堂开展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领悟和掌握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文与各位同仁分享一节以探究为主线的题为《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的几何课.一、操作探究,积累活动经验教师在让学生画图中开始了这节课.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回答问题:(1)画ΔABC,并使AB=AC;(2)画高BE、CD;(3)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赵翠玲 《学子》2013,(6):68
一、回顾旧知的反思型作文,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某节课或某次活动后,指导学生及时回顾小结本人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情况,复述本节课、本次活动相关知识,总结哪部分知识学得较理想,或哪些知识学得不够扎实,还存在什么疑虑等。如,周凡雅同学在"走进圆的世界"作文中写到:"这一周,我学习了圆,最感兴趣的是求圆的面积。上课时,老师让我们拿出学具盒里的黄色学具和一个白色图片、一把剪刀。学习开始了,我们拿出剪刀把那个白色图片按照上面的线段剪开,成了许多模样像三角形的图形,我们又开动脑筋,想怎样把这些‘小不点儿’们拼成以前  相似文献   

6.
<正>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类重要课型.它不仅是对具体知识的回忆、回顾,更对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完备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任务主要是指教学中学生参与其中的课堂活动.本文以"全等三角形"为知识载体,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指导,展开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角边角""角边角"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能运用于证明线段或角相等;  相似文献   

7.
美妙课堂能带给学生美好奇妙的学习体验,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一种新境界。它具有呈现形式、教学内容、学习过程方面的外在美和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教学理念方面的内在美。教师可以通过课中凸显"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学经验积累与完善;教建基于"情",动态调整教学过程,生成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中重"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创造美妙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一、教学准备教学内容:人教版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10人,其中全盲学生6人,低视力学生4人,均使用盲文教材,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空间观念,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相关概念。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数学探究活动情况,将其分为3个层次。A层学生3名,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较强,思维相对活跃,空间观念发展较好,课上能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B层学生5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弱,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参与课堂活动,但缺乏主动性;C层学生2名,数学基础知识薄弱,认知能力及动手能力均不足,需要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才能有效参与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以"椭圆"单元复习课为例,探讨"探中获知、串知成链、动态生成"的单元复习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单元复习中的知识产生新鲜感,又能使其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活动,获得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数学,高效课堂也提出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验探索知识的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真正使课堂收益最大化."笔者这些年来,特别关注课本教学材料编写意图的研究,关注学生探究知识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力争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下面就七年级数学整式加减中单项式一节的教学,提出一点建议,与同行们商榷.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数学学科作为高中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但是,在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下,课堂活动的设计以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形式、目的与课标要求大相径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学科在在高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抓住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这些方法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一、巧用微课教学"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精彩活动过程.通过微课可以强化数学中某些概念的教学,可以强化数学中某些公式的推导,可以强化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活动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很多学校正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有的学校每周专门安排了一至二节"数学活动"课,但由于"数学活动"起步较晚,还没有将活动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很多数学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大多是教材上第几题到第几题或练习册上的练习卷,用"题海战术"来巩固课堂知识,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应改变传统的课外作业形式,大力开展课外"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课堂小结并不意味着一堂课的结束,而是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好的课堂小结,不仅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唤起思维、激发求知欲等教学效果,充满魅力的课堂小结将会"余音绕梁",使人"余味无穷".一、数学结课的基本类型1.概括总结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教师在小结时利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文字、表格或图形等对一节课或几个知识点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概括.这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段儿童活泼好动,课前准备不充分,较难进入课堂状态,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教师应结合心理辅导知识"暖身活动"理论和经验,创设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暖身活动.设计复习活动促使知识迁移;游戏活动激活学习愿望;故事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提升学习热情;问题互动引起认知冲突;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能力,进而提升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好的课堂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地探索发现,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有幸参与了台州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抽取的课题是人教版教材中的"12.3.1 角平分线的性质".本节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运用和延续,为学生后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实践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一节成功的数学活动课应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的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结尾,教师一般都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如"你今天学到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等.这样的课堂结尾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完成知识能力目标的任务.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之外且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素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大数学的观念,就能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结尾体现新课程理念,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参加了河南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暨观摩活动,听了十几节参赛课,很多做课教师的问题设计和提问引起了我的思索,千头万绪的感想归结为一句话:数学课堂需要点睛之问! 既是点睛之问,首先,这个问题必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缺少这个问题,学生就到达不了目的地.其次,这个问题是有效的.它应该是一座桥梁或者是一个航向标,能引领学生通往彼岸或者是驶向更深远的知识殿堂.  相似文献   

20.
复习课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一些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巩固已学知识,在某一时间段来重新温习、整理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系统化的认知,也可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会科学的安排一节复习课,以此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吸收,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因材施教区分同学之间的成绩差异都会对数学复习课效果有很大提升,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复习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已学知识又进行了一次整理,进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也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及时将学生遗忘或是课堂漏听的知识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