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石坝的除险加固方案中常采用冲抓套井回填夯实粘土作为防渗体,即粘土心墙防渗体,该方法已在许多水库和相当长度的堤防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其渗透稳定一直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某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坝体渗透稳定问题,开展了坝体心墙粘土的物理特性、渗透特性、临界坡降的研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成果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固定网格有限元法和土体基质吸力与饱和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了基质吸力的渗流控制方程,对渗透系数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的均质土石坝进行了稳定渗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水—土特性模型参数对渗流的影响,分析了基质吸力、流速矢量、孔隙压力、渗流量、渗流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坝体内的渗流量和渗透速度与土体渗透系数各向异性关系密切,Van Genuchten模型中α对吸湿曲线的影响较大.提出了在实践工程中考虑土体的非饱和及各向异性更合理,且慎重确定土体吸湿曲线的各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对设计进行理论验证,本文结合某粘土心墙土石坝实际工程,基于有限元法对坝体在竣工期和正常水位工况下坝体心墙应力、变形、渗流以及心墙水力劈裂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各部位的应力、变形、渗流情况均满足各种工况的要求,计算结果较好的符合工程的常规规律,对指导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型水库大坝的渗流和稳定进行计算,得出坝体存在渗透破坏和下游坝坡不稳定隐患,需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大坝基础地质、坝体填筑材料以及施工质量等条件,选择3种大坝防渗加固方案并进行优选,同时对大坝坝体进行综合整治;经对加固后的坝体稳定进行校核,结果表明大坝除险加固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叙述了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的基本内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渗流计算,重点分析了采用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前、后的大坝渗流情况,证实了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具有良好的截渗效果。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为数不少的土石坝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地震区的土石坝的安全评价和震后加固非常重要,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已经在土石坝工程的前期设计应用中成为重要而又普及的工具,但设计人员往往在安全评价和震后加固中很少采用这种方法,尤其在中小型土石坝分析中。介绍汶川地震万林土坝震损情况,指出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震后加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非达西渗流对软粘土固结的影响,提出一种大变形固结问题的求积元求解列式,以提高数值方法的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通过数值算例研究几何非线性及非线性渗流定律对软粘土固结的影响,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创新点:1.提出一种大变形固结问题的高阶数值求解方法;2.在固结问题求解中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非线性渗流定律。方法:1.基于初始构型,采用完全拉格朗日格式,建立大变形固结问题求解列式;2.基于变形梯度乘法分解,得到大变形条件下的土体本构模型;3.基于指数关系的渗流定律,建立渗流连续性方程;4.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方法,研究几何非线性及非达西渗流对软粘土固结的影响。结论:1.所建立的求积元方法的收敛速度要远远快于有限元法,降低了问题计算规模;2.在小变形条件下,最终沉降随外荷载线性变化,而在大变形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大,沉降相对于小变形条件有所降低;3.当考虑非达西渗流定律时,软粘土的固结速率随着非达西渗流参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互助县本坑沟水库大坝坝体、坝基及坝肩渗漏异常,坝体沉陷变形严重,存在纵向、横向贯通裂隙,无法达到正常蓄水水位.经采用坝体铺设复合土工膜结合已修建垂直粘土混凝土防渗墙对坝体进行加固处理,达到了防渗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巴底水电站大坝深厚覆盖层坝基及坝体的应力变形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巴底大坝进行有限元三维应力模拟分析研究,使用八节点六面体等参单元建立模型,模拟了坝体各材料分区和坝基覆盖层的空间位置,计算不同工况下土石坝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凝土垫座、混凝土防渗墙以及深厚覆盖层坝基在竣工期、蓄水期的应力和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心墙、混凝土垫座、防渗墙、坝体及坝基深厚覆盖层满足应力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0.
PS对干旱区土遗址防风化处理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现场施工表明,遗址土体含水条件对PS渗透加固有显著的影响.PS加固土遗址有一定的含水适应范围,3%~9%含水率范围内为最优加固条件,且在3%~9%含水率范围内加固效果适应性呈略偏向于3%含水率条件的抛物线形式.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地区交河故城遗址土以水、3%PS、7%PS溶液拌制制备的试样,在不同含水率条件,对分别采用模数3.85、浓度5%的PS溶液渗透加固1至3遍,观察试样渗透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测试渗透量、渗透速度、声波曲线、破坏强度;同时分析微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研究PS溶液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遗址土体的渗透特性及加固效果,探索不同自然含水条件下,PS溶液渗透加固土遗址的强度特点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