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情绪没有对错,但是情绪的表达方式却有好坏。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应该用什么方式和正确的行为来表达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并且要以身作则,要知道,父母的身教重于言传。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等他长大了、懂事了,自然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请教专家吧!Q:孩子长大后,能自然而然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相似文献   

2.
《中华家教》2020,(3):54-55
情绪处理能力较好的孩子,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向他人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更受人欢迎;表现积极情绪更多的孩子有更好的同伴关系。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孩子们的情绪表达方式却是:生气的时候大哭大闹,严重的时候会说狠话、摔东西、打人;一哭就停不下来,怎么哄都哄不好;不管什么场合,大街上不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哭闹;学习、做作业易发脾气……。  相似文献   

3.
钟敏珍 《广东教育》2004,(10):17-17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犯错误的学生,他们有的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有的偏偏在班主任强调某个问题之后“闯红灯”;有的恰恰在最不应该出问题的时候出漏子。面对这些犯错误的学生,你能控制自己吗?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粗暴行为呢?  相似文献   

4.
一年级的新生放学了,做父母的免不了要关切地问这问那,您经常向孩子问些什么问题?您是否问过:孩子,今天你高兴吗?孩子入学后,大概家长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喝水了吗?”“学校的饭好吃吗?”“老师留的什么作业?”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高不高兴?和老师、同伴在一起愉快吗?他们喜欢你吗?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关键问题。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情绪、心境的影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心境不佳,则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每个孩子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5.
"你会做家长吗?你是一位合格的家长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很多家长往往不屑一顾,做家长谁不会呢?做家长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是啊,但是自然而然成为家长的你,能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光荣使命吗?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教育就无时不在,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思维越来越活跃,个性越来越突出,教育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家长与孩子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有的家长甚至会陷入困境,无以应对.  相似文献   

6.
梁小桥 《家长》2013,(Z1):65-66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们老了,是不是也会犯错误,给子女添麻烦,达不到子女的期望,那么子女是不是也有权利冷言冷语,挥手就打,让我们长记性?几乎每一个妈妈都会有控制不住情绪伸出手打孩子的时候,也几乎所有的妈妈在打过孩子之后非常内疚和后悔。常常有妈妈问我":小桥姐,你打过铁锤吗?你还打吗?"在我肯定的回答过后,对方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君君是个能干、开朗的小女孩,在幼儿园里,她经常帮老师擦桌椅、发碗筷、整理睡眠室,是老师的小帮手。一天,君君情绪很失落地问王老师:"您说我长大后会有出息吗?"王老师很惊讶:"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君君说:"我对姑姑说我在幼儿园里劳动好,老师总表扬我。可她说,劳动好长大了不会有出息,学习好才行。"王老师一时不知该怎么安慰孩子。面对失落的君君,您会怎么做呢?劳动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只会干活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出息吗?  相似文献   

8.
一朋友曾对我说:“我八岁时,父母离婚,然后我就和我妈一起生活。我的噩梦从此开始。我妈妈情绪不稳定,我无法猜测接下来妈妈的情绪会怎样。妈妈的坏情绪给我的心灵带来了阴影,所以我一直过得不幸福。”她的一席话使我觉得,好脾气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并不是金钱和地位。如果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那么做父母的能回馈孩子什么呢?我想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这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好财富。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谁是火药桶     
阿星 《小火炬》2008,(10):48-48
你是个易怒的人吗?你是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吗?做下面的小测试,你会更清楚自己是什么脾气的人哦!1.听到别人冤枉你,你会怎么做?A.愤怒地责问:谁诬陷我啊?  相似文献   

10.
王晓芬 《家庭教育》2009,(12):24-25
情绪认知是儿童自我和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中国家长忽视对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关注,在教育中也没有教孩子相应的情绪词.以至于儿童长大后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严重的甚至不能疏导不良情绪。产生社会问题。让儿童适当地学习情绪词和掌握自己的情绪是十分必要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小千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11.
你体验过愤怒的情绪吗?有些人会说:"体验过,而且正在体验."而又有些人会说:"我从来没有愤怒过."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过愤怒,愤怒是人类具有的基本情绪之一.当然,一些人可能会过于控制自己,使自己愤怒的情绪不会公开地表现.我们要认识到,表达愤怒是健康的行为,而且愤怒可以被建设性地表达出来.人们通常存在一种误解,常将愤怒和攻击行为联系在一起,认为表达愤怒,就是在攻击他人,会带来更坏的结果,因此,他们感到难于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其实,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愤怒是一种自信行为,是个体有力量的表现,我们不要害怕愤怒的情绪,而要学会有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见到老师一声"小组交流",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嚷嚷开了,四人小组好像每个人都在张嘴,可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一到汇报的时候,站起来发言的孩子不紧不慢地说着,多数孩子却依然做着自己的事情.当老师问到有没有不同看法时,后面的孩子又重复着前面孩子的答案……于是,我们就开始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连起码的尊重都不会?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难道全是他们的责任吗?就只有学生应该懂得倾听吗?我们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耐心倾听的姿态?  相似文献   

13.
正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些情况:孩子在家里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而来到陌生环境或是遇到陌生人,就会变得腼腆、缄默不语或是设法逃避,经常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在外面胆子很小,和不认识的人一句话也不说,更不敢主动找小朋友玩。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自然好转呢?很多父母感到十分困惑。  相似文献   

14.
睿齐 《教育导刊》2006,(8):51-51
你真正爱孩子吗?那就请你千万不要犯以下十点错误。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归我。2.把孩子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3.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这样,将来孩子对他人破口大骂、粗言秽语,他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让他辛苦干活挣钱,也不教他节省,他将来能和父母一样勤劳和吃苦耐劳吗?5.当他和邻居、同伴或陌生人发生冲突时,家长坚…  相似文献   

15.
王健 《学子》2013,(1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6.
马彩萍 《教师》2012,(1):105-106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师和家长往往不太注重孩子的情绪。总是认为孩子情绪多变是由于年龄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成熟了。其实不然,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成熟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作为教育者,有义务让孩子学会拥有成熟快乐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有时会感到不解:为什么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却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为什么他们认为孩子还太小,而孩子们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这些父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难道孩子们真的不需要我们“保护”吗?在我们眼里他们还没长大呢。父母对孩子具有一定的过度保护的趋同,常常是出于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事情,害怕孩子受到伤害,认为孩子不够成熟等原因。可是,在很多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听不进去话     
正孩子越来越皮,喜欢我行我素,妈妈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教,孩子却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到底是孩子听不进去这些道理呢?还是我们说教的方式有问题?对自己长大的肯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很敏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这个时候听不进去大人的话很正常。这是他对自己长大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心理鼓励。认知能力的觉醒如果宝宝在自己穿衣服,妈妈见他慢吞吞的,就会说:"我来帮你。"这时候宝宝多半会  相似文献   

19.
我儿子上小学六年级,特别容易冲动。不仅在家经常发脾气、摔东西,而且在学校有时只为了一两句话,就和同学打一架,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下去,我真担心他会做出伤害别人甚至伤害自己的事情。我该怎么办?浙江舟山李国平你的孩子可能经常发生这样的情绪或问题:他可能因为你不让他在睡觉前吃糖而大吵大闹,也可能因为小朋友不和他玩游戏而和人家打上一架。其实,如果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那么他将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孩子没有自控能力,那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他很可能不考虑后果,冲动地说一些过激的话或者做一些过激…  相似文献   

20.
爱心门诊     
孩子颈部左侧的疙瘩是淋巴结吗天津市童郁读者问:我的女儿4岁,在她1岁时我们就发现她的颈部左侧有个蚕豆大小的疙瘩,到现在都没有下去。听别人说这个疙瘩是淋巴结,等孩子长大以后就会下去。请问,这个疙瘩真的会下去吗?对孩子的身体会不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