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信息资源的内涵出发,以内生性信息资源与外生性信息资源为主线,探讨信息资源稀缺性问题。指出信息资源的稀缺是外生性资源稀缺绝对性与内生性资源稀缺相对性的统一,要真正解决信息资源的稀缺问题必须从内生性资源和外生性资源分别加以考虑,而内生性资源增长是解决信息资源稀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及长江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逐渐稀缺,作为“地皮仓库”的滩涂湿地,犹如一个“聚宝盆”,不断地吸引着沿江沿海的一些地方政府,加之“政绩”的需要,各地的围填造地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3.
观点     
“绿色世纪”呼唤“绿色发行”吴锋(武汉工业学院报刊发行研究所所长)21世纪是一个绿色世纪。随着环境破坏和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绿色意识”成为当代人的普遍追求。绿色理念影响着传统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4.
引入经济学范畴的稀缺性分析方法 ,能充分演绎档案信息资源的存在价值和实践意义。档案信息资源的稀缺性分析分为两点,一是稀缺的根源来源,即档案信息资源的客观性价值,无论是客体价值、主客体的联系,还是主体价值都均有客观性;二是稀缺的表现形式,档案信息资源的有用性导致稀缺成为可能,档案信息资源的非同质性导致稀缺成为必然,制度层面的缺陷导致稀缺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教育与医疗、住房共列三座“新大山”之中,当时的教育尚指义务教育性质的中小学教育。如今,教育难也蔓延到幼儿园,出现了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标题乃文眼,起着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注意力成为一种资源,被太多的“非常手段”纷纷分割,日显稀缺的情况下,为了吸引眼球,某些文章的写手和编辑变得“性趣盎然”起来,在标题上煞费苦心,打起了擦边球,必欲“题”不惊人誓不休,甚至做起了“带色”标题。这是需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资源同质化的今天,新闻的“快”越来越稀缺,“人无我有”的独家报道是可遇不可求的。要让自己的作品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更加强调新闻的“新”。当然,这里的“新”不是新闻事实的“新”,而是写作技巧的“新”,也就是通过独特的解读视角和生动的新闻语言让作品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一 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一切有机体的本能,同时,任何“资源”也都是相对稀缺的,所以,在同类有机体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在竞争中到底靠什么赢得胜利昵?  相似文献   

9.
真理正义一类的问题确实是我们社会最为稀缺的“资源”,最重要却也最为人所忽视。我们的媒体和知识阶层在为现代化的物质进程推波助澜之外,应该能够为正义信仰留下余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电视行业普遍存在内容资源稀缺、内容形式单调、内容表达肤浅等诸多问题.本文着眼于内容本身,通过分析电视内容资源的利用,提出内容资源整合的一些思路,供电视媒介经营者参考.一、电视内容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承认“内容”的重要性或“内容为王”,是讨论电视内容资源整合的逻辑前提.在这里,所谓“内容”,是指“为了满足特定需求的信息组合,其形式有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内容包含有一系列的经过分类组合的信息”①.  相似文献   

11.
侬斐 《大观周刊》2012,(41):32-33
注意的资源理论是注意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简要介绍了注意资源理论中的“总体任务资源”和“特定任务资源”两种理论和“总体任务资源”理论的补充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并讨论了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提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注意资源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可以为口语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资本,是企业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付出的本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它是一种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是形成企业资产和生产性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资本是一种投人,同时又是经济社会的一种生产。”  相似文献   

13.
产权的产生源于资源稀缺,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行为个体或团体对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与转让权,以及收益的享用权。安德逊认为“:产权是决定人们获取或使用诸种资源(包括他们的体力和脑力)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随着国家的出现,国家就提供一种基础的制度安排,在法律上清楚地界定资产  相似文献   

14.
曹璐 《中国广播》2004,(5):10-12
多年来,电波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有着国家电台的权威气势,也或多或少有着陌生感和距离感。“中国之声”的频率定位似有“俯视天下”的提法,当然,从宏观、大局的视角看中国、看世界,是一种视角。然而,就国家电台新闻频率的整体风格讲,我希望她的定位凸显的是平视受众、真诚服务。面对频率资源已不再稀缺的多元媒介竞  相似文献   

15.
人海战术,狂轰滥炸,央视招标.——这些传统营销语境下的常用词汇,表明了企业营销对“广度”覆盖的冲动狂热。在可选择产品不多、媒体资源稀缺的市场环境下,这或许能发挥阶段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过去电视经营者总是强调“观众请注意”,现在这句话已经被“请注意观众”所取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麦克·古德海波也曾指出:互联网时代,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对于电视经营者而言,在如今电视频道、节目数量众多,收视信息较多重复的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官权富”的新闻总在网络上频繁掀起舆论大波。当这类事件发生时,大众媒介趋向于将事件简单标签化,进入二元对立的“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夺取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却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表现出盲目反精英、反权威、反体制的民粹主义倾向。文章从媒介框架理论和“官权富”事件的媒介再现出发.结合中国留学生在美遇害的“南加大枪击案”的舆情传播过程,对其中缺失的新闻真实性和理性的公民媒介素养进行分析,呼吁“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的理性回归,建设一个客观理性的媒介文化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8.
注意力经济与图书营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相对过剩的时代,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注意力经济就是指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目标顾客的关注并激发其购买行为的一种经营战略和经营行为。书业企业在图书营销活动中也应该关注和运用“注意力经济”来俘获更多的读者,占领更大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9.
电视传媒“窄播”经历了栏目-频道的资源优化配置实验之后,频道的专业化建设和专业化频道的建设开始浮出水面,这已成为当前电视传媒改革发展、经营运行中最为鲜活的景观。 一、专业化频道的生存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有线电视网络迅速发展,电视频道不再是稀缺资  相似文献   

20.
新年话惜时     
对个人来说,岁末大盘点,其实是在时间支出和工作收获之间衡量损益。支出都一样,收获大不同。撕去最后一张日历,往日已不可再追,更感到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最昂贵的消费,甚至不能以年度为单位“批发”,而要以每一天来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