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媒体报道的程度与导向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发展与解决,而媒体报道受其新闻观念影响至深。从"灾难新闻"到"危机报道",中国媒体报道观念及媒体角色发生了较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健康传播的视角入手,对我国"国内首对同性恋者结婚"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媒体的报道偏见,并指出这种偏见报道给事件当事人、同性恋群体和公众三方带来的危害。提出跨越不同健康群落间的沟通屏障是媒体实现健康传播意义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3.
肖琴 《新闻世界》2014,(8):405-406
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媒体对社会冲突性事件的报道,发现国内不同定位的媒体对"番禺环境维权事件"的报道框架也呈现显著差异,深度类媒体、都市报以及党报所采取的话语策略是迥异的。这种差异表明,研究者需要抛弃以往的二元对立思维,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媒体实践,才能发现日常媒体报道复杂而生动的一面,并从其得失中找到逐步抵达新闻客观性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2010年1月23日开始至7月20日,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其中有很多起跳楼事件是接连发生的,这种由一起自杀事件所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的复制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维特效应"。在这个大众传媒高度发达,人们生存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考虑到媒体报道的放大和凸显作用,要求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必须持谨慎态度,不能一味追求...  相似文献   

5.
代晓利 《新闻世界》2014,(11):178-179
近年来,媒体在对城管和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以负面报道为主,"城管"和"老人"的媒介形象被负面化、污名化。公众对"城管"和"老人"的偏见的形成与媒体报道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琴 《新闻窗》2014,(5):81-83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指大众对各种社会事件所持有的观点看法、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案情决定舆情,但是,在案情之外,还存在着诸多影响舆情的其他因素,如社会环境、大众心理、媒体报道等,其中,媒体作为案情和舆情的一个中介和主要传播手段,其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将重点探讨由媒体所报道的诉讼性事件发酵而成的舆情对审判工作的影响,并从法院的工作实际出发,试图就规制舆情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7.
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善于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去呈现和解读事件,并进行理性地思考。人们不仅会看这些媒体报道了什么新闻事件,更会去看这些媒体是如何评论和解读这些新闻事件的,由此构成一个权威媒体在传播活动中的完整价值链,从而引导舆论。广播电视媒体应当顺应和强化这一要求,加强媒体评论的常态化建设,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达到观点致胜。从新媒体的崛起看媒体评论建设的新趋势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小悦悦走了,但话题还在持续。当社会痛定思痛之后,现在该是轮到媒体进行"自我反思"的时候。笔者以为:因媒体报道偏差给"小悦悦事件"新闻当事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或留下的新闻败笔是值得媒体人共同反思的。一、控制传播环流,正面宣传应当"零干扰"现代大众传播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信息从当事人出发,经过各种媒介,以倍增的反馈量、  相似文献   

9.
谭亚明 《今传媒》2012,(4):56-57
媒体怎样报道家暴事件,有什么样的性别视角?文章以媒体报道的李阳家暴事件为例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近来媒体在家暴事件的报道中所采取的性别视角作了相关的分析。文章得出结论,目前媒体报道存在性别认知的困境,媒体工作者需要提高社会性别敏感及在媒体中推介性别平等的观念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刘祎 《东南传播》2010,(10):113-115
品牌营销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2010年南非世界杯"章鱼保罗预测"事件是德国奥博豪森水族馆的一次品牌营销策略,章鱼保罗出名了,同时也给德国奥博豪森水族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将以"章鱼保罗预测"事件为例,从媒体报道在品牌营销中的进程、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新闻媒体在品牌营销中的作为,给新闻媒体以启示,改善、优化市场经济下的新闻报道,实现品牌营销与媒体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事件发生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和参与。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使更多的受众开始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而媒体为了争夺受众的眼球,在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求新求异,加大报道渲染力度。尤其是在一些舆情事件中,媒体的不恰当报道给原本受伤的当事人带来"二次伤害"。本文结合"小悦悦事件"和"杨武事件",分析媒体是如何产生"二次伤害的",以及如何避免产生"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12.
对危机事件进行报道,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必须发挥预警员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其他社会组织所不能代替的。有鉴于此,政府必须赋予媒体报道危机事件的权力,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同时与媒体协作,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伴随着高速化的信息传播,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的媒体态度也逐渐成为了把控流言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一些广受公众关注的新媒体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态度更是决定着网络舆论的走向.那么,探析媒体态度与流言传播之间的联系,及媒体态度对新媒体事件发展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体报道态度及流言传播之间的关系作出探究,从而对媒体报道提出一定的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媒体曝光率",是指个人、企业和机构等在各类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其一大明显特点是:"有用"但又"有限"。一方面,"媒体曝光率"十分"有用",因为通过在媒体上频频亮相,个人、团体或企业等能获得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另一方面,"媒体曝光率"又非常"有限",是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因为媒体所能涵盖的报道范围受报纸版面容量和电视播出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只有少部分的人或事才有机会成为被媒体报道的对象。本文就"媒体曝光率"受追捧原因、过度追逐"媒体曝光率"的误区,以及如何理性看待"媒体曝光率"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至5月,中国连续发生数起校园杀童血案,关于媒体报道是否存在"示范效应"也成为业界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笔者拟以波特图式分析媒体报道的两难困境,并进一步分析媒体是否真的打开"潘多拉魔盒",最后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去探讨媒体报道如何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把握平衡。  相似文献   

16.
李嘉骅 《东南传播》2011,(10):42-45
2010年上半年,媒体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报道引导公众焦点投射到新生代外来务工群体的生存问题上来,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呈现了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图景,分析了媒体报道同类社会事件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媒体报道通过引导公众认知构建社会事件,形成以弱势群体为关注点的传播场域,进而推动社会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14,(7):95-96
事件回放6月10日,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发生社会人员劫持人质事件。生死关头,该校女教师秦开美和浩口镇纪委书记王林华挺身而出,以己之躯替换被劫持师生。王林华、秦开美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6·10"事件发生后,荆楚网第一时间进行了网络报道,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第一时间派出了记者进行实地采访,网媒纸媒联合,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等100多家媒体纷纷转载,湖北地方媒体也持续跟进。  相似文献   

18.
谢豪 《新闻世界》2014,(7):195-196
今年的"小便门"事件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不断升温,陷入了非理性的误区。这不得不发人深思。媒体报道新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挑选议题"的过程,本文从媒介议程设置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事件,思考这一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李杰  王淼 《新闻世界》2014,(7):364-365
在互联网时代,全民吐槽和道德审判现象日益凸显,任何一起进入公众视野的事件,都会被网民冠以各种"帽子"进行讨论,尤其是明星丑闻事件引发的讨论更是激烈。本文对"文章出轨"事件进行了分析,发现"媒体等同"、"联想叠加效应"、"看客风俗"、"媒体推波助澜"等都是类似明星丑闻事件引发高度关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佳华 《新闻窗》2010,(3):85-86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新闻"线人"成为一支向媒体提供新闻信息的有生力量。虽然新闻"线人"在媒体报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新闻"线人",被媒体曝光并促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不计其数,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新闻"线人"的生存状态却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