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认识与实践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光胜从1989年开始,我们开展“改革阅读教学弊端,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的专题教改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5年来,我所人员与试验学校的领导、教师一起。开展了以改革阅读教学模式,加强...  相似文献   

2.
从“讲读”、“问读”到“自读”湖北宜昌市教科所刘光胜湖北宜昌市教育科研所开展的“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新模式”专题实验,就是为了克服“讲读”、“问读”的弊端,真正让学生自能读书,迅速提高学生的自读、会读的能力。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相似文献   

3.
构建学生课堂自读会读的新模式湖北/刘光胜从1989年开始,我们投入人力和物力,开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弊端,构建学生自读会读新模式》的专题教改实验,收到了良好效果。5年来,试验班田4个扩大到30多个,试验范围由城区走向县区,由市区直属学校走向乡镇和厂办...  相似文献   

4.
我校申请的市级科研项目《小学生自主性学习实践研究》已立项一年 ,语文老师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新模式 ,它基本克服了传统阅读教学“抱得太死”、“嚼得太细”、“满堂灌”、“满堂问”、“学生为教师服务”、“学生没有成为学习主人”的弊端 ,探索出有别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把怎样学习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教给学生”、“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钻研”、“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主动自觉进行自我训练”、“人人得到发展”的阅读教学新途径 ,形成有效…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初步探索出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模式,即:课前尝试学习——课上主动学习——课后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自读会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以“自读会读”作为教学核心思想 ,变传统的单一课堂类型为多种课堂类型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程序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独立自主地阅读、钻研、获取。自读会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有三个 :首先是语文工具论 ,自读会读强调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 ,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及身心发展的规律 ,彻底更新教与学的观点 ,让学生真正成为掌握这门工具的主人 ;其次是主体发展论 ,通过在课堂中的自读会读 ,学生能正确地把握学习的方法、技能 ,主动地去钻研 ,自主地去训练 ,人…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学习过程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对所学的一切知识,学生总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后才能消化、理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是我国历代教育家倡导的教学思想。叶圣陶先生把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满足学生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保护他们“自读自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阅读时间和畅想空间,让学生去“读”去“悟”,使他们的个性和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相似文献   

8.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多读多练。在读中让学生感知理解,学会思维;在练中让学生识记运用,掌握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一味采用“讲解式”、“问答式”、“抄背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以“读”为核心,以“练”为主线的方法,让“读”和“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探索了“自读质疑———读议深究———写练运用”的课堂教学结构,以适应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实际,并着眼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自…  相似文献   

9.
自读能力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学习、发现和探索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上,究竟有无规律可循?它的规律是什么?教者怎样在阅读教学中给予科学指导,迅速提高学生自读能力呢?笔者感到以下三方面至关重要。 (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序” 语文课是技能课,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任何能力的培养,都必须按一定阶梯进行。教者只有清醒地认识这些能力阶梯,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练有长进。所以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首  相似文献   

10.
建立“四读”结构改革阅读教学南陵县峨岭乡牌楼小学昂旭东设计阅读教学结构,应本着“实践第一”的精神,运用反馈原理,让学生的学习结果反过来成为调节学习的新信息。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总结、研究、实验,探索出以“读”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结构,即初读、熟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小学生的“自读”能力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教学实践 ,笔者初步探索出小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模式 ,即 :课前尝试学习———课上主动学习———课后自主学习。一、课前尝试学习课前尝试学习也就是“预习”,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 ,运用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能力 ,自己独立阅读、感知课文 ,通过自己的努力 ,初步读懂课文。它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减少学生在课前尝试学习中的盲目性 ,教师在布置预习时 ,要认真准备 ,拟订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而难易适度的提纲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  相似文献   

12.
教无定法,学要有法,在阅读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以读为主,以问互补,学会读书”的阅读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 1.会读课文。能总结归纳出自己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以优美、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词析句,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为了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尝试探索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我采用“读”与“悟”相结合的教学法,按照“自读感知———选读自悟———精读感悟———赏读自得”四个环节来设计这节课。一、自读感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  相似文献   

14.
一、“读、导、练、悟”阅读教学模式释义 经过课改的实践与研究,我在阅读教学探索中总结出“读、导、练、悟”教学模式.“读”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语文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教学模式中的“读”既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学生在课内的默读、朗读、精读、略读、品读等读书方式,以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导”是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老师注重学法的指导,给学生搭建“手脚架”,通过巧妙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获取知识,体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真正落实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甚至以讲代读,只讲不读.这样的教学忽视了“读”的训练,束缚了学生“读”的能力发展.这好比满桌摆上佳肴,教师只是在介绍各种菜肴的风味特点,大谈烹饪方法,就是不让学生亲口品尝.这样学生怎么能体味出佳肴的滋味呢?阅读教学不让学生“读”就失去了阅读教学应有的教学功能.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呢?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也应以读法指导为本。现行统编教材安排了占总篇目一半之多的自读课文,其用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迁移知识,应用方法,自练能力。由于教与学的任务不同,再加上一般自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因此,与讲读课相比较,自读课具有较大的“自由度”:①师生双边活动更为民主,心理上没有考试的压力,表现出自读课持有的比较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②阅读的时间比较自由充裕;③学生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消除传统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应该做到“四个转向”,即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由阅读技能训练转向阅读策略教学。要建构以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就要教会学生运用预测、求证、感悟、推论、提问等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从“学读”到“会读”、“乐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19.
达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话道出了科学方法的重要。自读课以学生的独立阅读、钻研为主.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自能读书的“金钥匙”,因而指导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是自读课成败的关键,本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指导学生自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也是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吸收语文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开发智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唯其如此,它才成为我们阅读教学手段的传统和精华。“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水流百步自清,书读百遍自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读书的成功经验和体会,无不道出了“读”的重要性,无不强调了多读和熟读。另外,从我国古代塾师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可知,先诵读,再开讲,由读到讲,先读后讲,熟读成诵后再讲,其道理也就在于“读”是讲解的前提,“读”是理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