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质疑就是"提出疑问",质疑能力就是提出疑问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指在历史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学生学会主动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方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实验能力;引导学生自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总结,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做法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问题教学法渗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即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交流、实验、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启发提高,提出新问题,拓展问题”这三个板块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得探求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不断地运用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表明,在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能…  相似文献   

5.
导师应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超过前人。培养他们有宽广的知识,了解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培养学生有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比较中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提问的意识 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不断推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才能有更多收获。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科学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他们提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数学系在高年级开设泛函分析课,不仅可以让学生继承前人积累起来的宝贵知识,尽快地接触近代数学的新课题、新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泛函分析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任何发明创造来源于正确的猜想和把它变为现实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接受前人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准确地提出问题.其次,在问题提出之后,还要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周密、细致地分析问题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把正确的猜想变为现实的能力.对于学生,"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之后,还要教会学生提炼、总结成果使之条理化.为此,泛函分析课改变了过去的传统讲法,采取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成果"的  相似文献   

8.
图形的展开和折叠是培养学生空间知觉能力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借鉴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能力、经验,增强学生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也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为目标。2011年,新修改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培养中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因而,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结合课程标准来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因此,本文提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发现问题;实施开放性教学诱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灵活运用数学教科书,拓宽能力培养途径;构建高效课堂,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建议,为中学生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浅谈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是: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二、创设思维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释疑解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四、循序渐进,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实质就是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也称之为探究型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或发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怎样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让学生作为知识的“发现者”,在探究性气氛中和谐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中我们体会到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无论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还是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王建华 《教师》2013,(5):54-55
所谓"问题导学"就是以优质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纽带,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而“问题导学”是建立在问题教学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新的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以问题为纽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一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决问题能使学生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数量关系运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学会解决某类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赵洪昌 《课外阅读》2010,(11):172-172
生物教学应根据生物知识的特点设计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学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激发和拓展,让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去探索、去创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有质疑才会有思考、有创造.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才是创新性教育的主要表现.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将问题制造作为教学核心的学科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种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断创新为主要形式;着眼于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多种感官活动,注重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投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知识、能力、思想得到发展是本模式的本质所在。一、理论依据这种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是社威怖鲁纳的教学理论及其五步探索、发现法等教学法原理。他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参与生活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现有经验继续不断地改造。传统的教学是“传授──按受式一而打破这一传统教学的新体系是“探究──…  相似文献   

19.
韩文 《考试周刊》2013,(83):27-27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于课前精心设“教”,而忽视了要精心设计“学”,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讨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授之以渔”,安排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研究讨论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谈谈见解。  相似文献   

20.
高校英语听力课程应采用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听、思索地听.互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应了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