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霞老师,您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您和您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崔峦)《我们爱老师》是二十多年前江苏省教育局委托江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教学影片。下面,我就撷取几个绝佳的“镜头”,与同行共同来欣赏。镜头一:“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  相似文献   

2.
亲人     
说明:本课是围绕小学六年级的《再见了,亲人》一文,以“亲人”为主题进行建构重组而成的。共两节,80分钟。链接:《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窦桂梅,刊于《人民教育》2004年第12期) 师:请跟老师一起写“亲”字。师:(出示课件“亲”字的演变过程)我们祖先看到枝叶的繁茂,一、引  相似文献   

3.
师(:出示人物插图)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四位嘉宾,看看都是谁呀?生:弟弟、姐姐、妈妈、爸爸。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猜年龄”。谁能猜出他们的年龄,我就把他说的数写下来。学生跃跃欲试。老师先提问了一个叫田明明的学生,他站起来说:“弟弟9岁,姐姐12岁,妈妈24岁……”“哈哈哈……”还没等他说完,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另一生插话:哪有12岁就当妈妈的呀!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田明明已经不好意思了。我相信以后他肯定会多留心生活,再也不会出这样的笑话了。反思:一段小插曲,体现了学生感受生活的层次性。借助学生的相互交流达成共识,在保护…  相似文献   

4.
三位老师执教了《爱如茉莉》,下面是她们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教学实录。课文: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位老师:师:为什么连用了两个爱如茉莉?生:可以更加突出“我”被爱感动了。师:作者开始不理解,说“这也叫爱”,后来目睹爸妈的爱,最后是由衷地赞叹“爱如茉莉”。第二位老师:师:读一读,体会一下,两个“爱如茉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两个“爱如茉莉”?生: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深刻。师:这样写为了表达什么?生:为了强调爸爸妈妈之间的爱。第三位老师:师:谁能代作者表达自己的感受?生读。师:作者开始对妈妈说“爱如茉莉”感到疑惑,现在把问…  相似文献   

5.
[情境描述]在不久前的阅读教学比赛中,作为参赛选手的我(上课内容为《黄河的主人》)课前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孩子们,能给“主人”找一个相对的词吗?生1:客人。师:(指着学生,包括笔者本人)我们和(指向听课老师)周围听课老师比,谁是主人?生(异口同声):我们!师:(指着学生)你们和(指着自己)郑老师比,主人是谁?生2:是郑老师,因为今天是您参加教学比赛。师:认为“郑老师是主人”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学生都举手了,听课老师一片哗然)[症结与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老师的教”转向了…  相似文献   

6.
康立军 《山东教育》2004,(10):44-44
片断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王兵)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  相似文献   

7.
片段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您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岁,你能…  相似文献   

8.
最近 ,笔者听了某校两节二年级《复习三》中对留言条教学的随堂课。由于是集体备课 ,所以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大体一致。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两位教师对具体问题的处理却大相径庭。师 :小梅的奶奶生病了 ,妈妈要到医院去看奶奶 ,晚上才能回家。但是小梅上学去了 ,妈妈该怎么办呢 ?生 :给小梅打电话。师 (甲 ) :不错 !方便又快捷。 (生很有成就感 )师 (乙 ) :如果学校没有电话呢 ?(生哑然 )生 :可以告诉邻居 ,请邻居转告小梅。师 (甲 ) :行 !能想到请别人帮助。 (生满足地坐下 )师 (乙 ) :如果邻居也不在家呢 ?(生有些失望 )生 :妈妈到学校…  相似文献   

9.
和你在一起     
我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随着岁月的更迭(dié),“师”的称谓后来演化为“教师”、“老师”。“教师”的称谓多用于书面语言,而“老师”则是现实生活中流传最广泛、使用频(pín)率(lǜ)最高的称谓。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从小到大,除了父母,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了。9月1…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说说唱唱,埋下伏笔请学生从老师唱的歌、说的话中收集数学信息。师(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师:季老师今年32岁,季老师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我的2倍。学生收集信息,教师板书:中国有56个民族,季老师32岁,爸爸64岁。片段二:个性化记忆,魅力无穷师:你认为哪几句口诀最好记?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大家分享。生:我觉得“一八得8”最好记。生:我觉得“二八16”最好记,就是8+8=16。生:我觉得“五八40”最好记,40是一个整十数。生:我是把“三八24”和“四六24”一起记的。生:我是这样记“三八24…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录1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游玩,想去吗?生:想。师:那么,请你们做好准备(闭上眼睛),我们登上“太空飞船”了,一、二、三———起飞。师:准备(学生双手平举,控制平衡)———降落。(生睁开眼请,师出示课件)生:哇,好漂亮。生:老师,这是什么地方呀?师:老师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2005,(3)
1.导入:师:老师送大家一个终身受用的小礼物。(投影出示一个很大的“?”)师:这是什么?生:一个问号。师:对,一个大大的问号。师:知道为什么老师送大家一个问号?生:老师想让我们学会想问题。生:希望我们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师:讲得真好!送给大家这个礼物,希望大家在做事情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一提“庸医”,人们常恨之入骨。近来电视报纸也经常报道某些医院的医疗事故,披露一些不该发生的致死、致残事件,病人家属把某些“庸医”和医院告上法庭的官司也是司空见惯。然而,对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里的某些道德、才能一般甚至低下,从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误人子弟的“庸师”,学生家长又有几人能把他们告上法庭、诉诸法律呢?我们说,“庸医”害人,害的是人的生命和肉体,人们一眼就能看个明白;而“庸师”害人,害的是学生的精神和前途,又有几人能知晓呢?正如有人说的老师好当,医生不好当,如果医生用…  相似文献   

14.
一、谈话引入,导出课题(课上,靳老师用简短、清晰、富有条理的话语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请同学们讲讲听清楚了几个意思。)师:现在请一位同学说,靳老师刚才这段话说了几点意思。(一位同学概括了靳老师话的意思后,末尾还加上了自己对靳老师的印象——“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等。)师:最后这几句话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我们谈话之后你的感受!(板书:感受)请大家读这个词。(生齐读)师:什么是感受?生:感受是内心活动,是人心里面的情感活动。师:我们去感知周围的情况,感觉到它就叫——感之于外。生(:齐读)感之于外。(师板书:感之于外)师:看…  相似文献   

15.
《我们爱老师》(第一册)一课要理解的词有“辛勤”、“关心”等。课堂上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词: (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教师可带学生到公园参观。) 师:“辛勤”是什么意思? 生:“辛”就是辛苦。 师:那么“勤”呢?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 师:我们学过了《我的老师》,感受了蔡芸芝先生与作者浓浓的师生情,但“文章不厌百回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浓浓的“师生情”的. 二、感悟作者如何表现“难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感受作者希望强调的是哪一个词. (生读.) 生(齐):“难忘”. 师:围绕“难忘”,作者写了与蔡老师有关的七件事,写一件事或两件事可以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听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课时,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当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学习生字之后,教师巧用一则游戏(小魔术)巩固练习。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字,最近,老师和大家一样,也长了一样本领。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不用看就能知道你手里拿的卡片上写的是什么字,你们信吗?生:不信。生:信。……师:那我们来试一试。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前,将几张事先写有“葫”、“盯”等生字的卡片交给他,让他拿出一张,背着老师给大家看,然后请老师猜。师:(做出思考的样子)我猜这个字一定是“葫芦”的“芦”。生…  相似文献   

18.
[片断]师:第一次和咱们六(1)班的同学在这么大的会场里上课,刚开始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可现在老师有点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心里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心,想想看,老师现在可能担心什么呢?生1:我认为你是怕我们表现不好。生2:老师可能是担心上课时候会出错。生3:我觉得老师可能会觉得我们上课时候会有些紧张。师:这样吧,老师就直说了,其实,张老师的担心非常简单,就一个字——张老师最担心的是咱们六(1)班的同学不会“玩”,(原来是这样。早知如此,何必“担心”。)会玩吗?(“会.”这是每个同学心底发出的声音。)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白纸,如果…  相似文献   

19.
小梅走出教室,刚跑到走廊上,就滑了一交,一摸,水泥地上湿漉漉的,手上都沾了水。咦,天没下雨,地上怎么会有小水珠呢?赵老师走过来,连忙扶起小梅,说:“水泥地这么潮湿,天快要下雨了。”小梅听了很奇怪:“赵老师,你怎么知道天要下雨了?”  相似文献   

20.
师板书 :新形玻璃  生 :老师 ,您把“新型玻璃”写成“新形玻璃”了。  师 :“型”和“形”有什么不同 ?  生 :“型”指类型 ,“形”是指形状。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几种类型的玻璃 ,而不是几种形状的玻璃。  师 :你说得很对。 (更正“型”)  师 :课文介绍了几种类型的玻璃 ?是哪几种 ?  生 :课文介绍了五种类型的玻璃 ,有“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教师作相应板书 )〔“型”是生字 ,老师一开课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并指正 ,让学生通过“型”和“形”对比 ,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