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00~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对福建省19~22岁大学生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福建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质现状,并提出干预对策,为提高福建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身体机能水平显著提高;身体素质在速度和耐力方面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力量水平显著下降。据此提出:在努力落实国家法规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锻炼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四所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与非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体育社团参与率为48%;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加体育社团,可以提高身体体能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修正行为和意识,促进身心发展。结论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年和200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体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陕西高校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及皮脂厚度总体上均优于乡村;速度、爆发性素质明显优于乡村男生,耐力、力量性素质明显低于乡村男生;速度、耐力和力量性素质明显好于城市女生,腰腹力量低于城市女生;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平均水平相比,陕西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指标方面,陕西高校男生的力量性素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耐力、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女生的速度、腰腹力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的低.城市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石家庄学院04、05级非体育专业学生部分身体形态指标和机能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石家庄学院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和机能能力整体与全国同龄人平均水平相比,差异不存在显著性;但在男女生的肺活量、女生的800m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异表现出高度显著性。建议:高校要重视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厦门市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社团尚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小,学生参与程度低;体育社团会员构成中,男生与女生有显著差异;会员对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评价总体较好;有近七成的大学生希望选择体育社团作为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对体育社团运动项目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要从体育政策、组织管理、项目设置、舆论宣传等方面入手,推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现其健康问题,为提高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健康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对楚雄师范学院1 157名(非体育专业)彝族在校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发现:1)除彝族女学生运动耐力等级优于全校女学生外,彝族男女学生总体体质健康水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级与全校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彝族女生总体体质健康、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级均优于男生,身体机能等级男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彝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与全校学生无差异,但应重点关注彝族男生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学生身体机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将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研究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为有效遏制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化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大学生体育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针对性研究。结果发现,学生体质的整体水平不高;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平均水平相比,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方面有一定优势,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差距。同时提出了增强河南省医学生体质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忻州师范学院体质弱势群体(选修保健课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健康跑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身体形态方面无明显的变化,学生体脂差异性显著;身体机能方面,心率、收缩压、肺活量有显著性差异,舒张压无明显变化,表现为心率降低、血压下降、肺活量水平上升;身体素质方面,握力、背力、闭眼单足站立无显著性差异,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有明显差异。建议今后在山西省高校中大力宣传健康跑的经济性与时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摆脱体质的困境,为我校乃至我省体质弱势群体身体健康的改善和体育保健课内容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分析我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全国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与重庆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我院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各方面的差距,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改善我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塑造着一个大学形象。本文就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弱势群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推进高校弱势群体素质教育,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体育特长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长期系统的周期训练,然而招生和毕业分配的吐故纳新现象客观上与长期的周期训练形成矛盾。文章根据运动训练理论和参与高校训练管理的多年成功经验,提出了构建高校优秀体育人才训练负荷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文精神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起源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关心、关注人的健康为终极目标,是对人文精神的集中展示,因而高校体育对高校人文精神环境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究了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并阐述了通过发展体育促进高校人文精神环境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一是有新的观念;二是有创新精神;三是善于开拓进取;四是有团队精神,这是高校体育必须承担的目标。大学体育在培养大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探讨高校继续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邹京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3):341-342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特定环境下的亚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向现代大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价值观念、文化规则和运动技能,使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及思想观念,对其人格塑造或个性化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通过探讨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从四个方面进行不同侧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校武术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武术教学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武术课的学习,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和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高校教育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密不可分的。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志向追求和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应重视武术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武术教学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wo prejudice scales were administered to 166 white, non-Jewish, non-Mexican male students. Ninety-two of these students were college athletes and 74 were nonathletes. The two instruments measured attitudes toward Negroes and Jews. While there was some difference in the raw scores between the athletes and nonathletes in the two 10-item scales, when treated statistically such difference proved to be of no significa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one item only.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were computed and significant r's were found at the .05 level between the attitudes toward Negroes and Jews among both groups.  相似文献   

18.
以文化层次理论为指导,借鉴美国啦啦操文化、体育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三种文化的精髓,对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结构由精神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物质文化层、行为文化层构成;特征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多元化、独创性、激励性和群体性等方面;功能主要体现在引导技术风格的中国化发展和承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两个方面.另外,从啦啦操推广基地、协会、赛事、培训、民族文化、产业等方面为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社团与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意识和体育社团进行了调查研究,详尽分析了体育社团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培养道德意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发挥这种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体育增进道德健康的认识,从而了解学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健康的现状以及对道德健康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