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地市晚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市晚报之间发展却极不平衡。有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举步维艰,甚至有的已经成为集团或母报的负担。细究起来,虽然当地的经济土壤肥沃与否是根本原因,但整体办报资源、实力和观念与体制受限也是重要的原因。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可能使地市晚报获得新的发展。四川省《泸州晚报》自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泸州晚报》筹备之时,我由《泸州日报》调入《泸州晚报》并工作了一年多,对如何办好地市级晚报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泸州晚报》与本刊联合举办的“‘泸州晚报杯’晚报如何实现双赢、互补、互动”征文活动本期正式开始。我们在征文的首期竭力推出《宁波晚报》总编辑姚志明和《常州晚报》总编辑金借鉴,望仲良撰写的两篇力作,这两篇文章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一读。同时,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来稿。参与本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3.
泸州晚报在泸州日报酒城星期刊长期办报实践的基础上,于9月19日正式创刊。泸州晚报的创刊结束了川南和川黔、川滇商贸“金三角”地区没有晚报的历史。泸州晚报人将以这份四开十二版的套色彩印报纸,为把泸州建成现代化大城市服务,并在编采人员的努力和读者的关爱下,逐步将该报向川黔、川滇地区辐射。由于原泸州日报酒城星期刊并入泸州晚报,替代酒城星期刊的一张新型报纸“酒城商界”于9月21日正式创办。对开四版的“酒城商界”将成为长江第二城商埠的经商者开拓、发展的重要阵地。泸州晚报正式创刊$泸州日报社@杨乾刚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出现了一群身着《泸州晚报》红色T恤的小朋友,他们正兴致勃勃地在中国科技馆参观。这一组镜头不仅引起了泸州市民的关注,也引起了央视同行的极大兴趣。第二天,央视西部频道的记者追到居庸关长城烽火台,对这个由200多名中小学生组成的采风团进行了采访,并在7月22日央视西部频道的《西部新闻》中专题介绍了《泸州晚报》小记者北京采风团。  相似文献   

5.
社会新闻对于晚报来说是主流新闻的“富矿”,晚报需要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需要晚报,但社会新闻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值得细心研究,大力提倡.不断提高。在本期“泸州晚报杯征文”栏中首推的《地方晚报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6.
四川《泸州晚报》为顺应市场要求,于2004年年初成立了房地产专刊,命名为《酒城楼市》。截至今年2月,房地产专刊已经出刊100期,文字总量达到两百多万字;尤其是《酒城楼市》改名为《城市像素》后,在泸州房地产市场上已树立起了专业房地产专刊的形象,社会反响非常好,已显示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十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报纸,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式的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同仁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在本期“姑苏晚报杯”征文里刊登的一组文章,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扬州晚报》、《宜春晚报》和《莆田晚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于 2001年元旦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达州晚报》作为《达州日报》的子报,由《达州日报》社主管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出周六刊,四开 16版。目前暂出周四刊,四开 12版。   《达州晚报》作为川东北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晚报,确定了将《达州晚报》办成一张“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市民化晚报,力求成为广大读者“居家的顾问、生活的朋友、人生的向导、工作的帮手”。 《达州晚报》元旦创刊@刘秀品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宁波晚报》连续三次闯进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也许是《宁波晚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都获得了“小丰收”……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及会刊《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的同志约我谈谈体会。在新闻界同行面前,班门弄斧,实不敢当,但作业还是要交的。如何当好总编辑?如何当家理财?怎一个“难”字了得。然而难归难,假如把握住下面一二三四,你心目中期望的诸多“也许”,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27日,香港最后一家晚报《新晚报》宣告停刊。霎时间,在我国内地新闻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人们疑惑:内地晚报是否也要走下坡路?内地晚报还能火多久?2001年元旦,广州“黑马”《南方都市报》发出了“明年只有两人争夺冠军”的宣言,锋头直指《广州日报》,把老牌大众化报纸《羊城晚报》远远“抛在脑后”。倒是《广州日报》在发现主要竞争对手已经不是《羊城晚报》之后,流露出了惺惺相惜之意。一度如日中天的晚报事业陷入四面楚歌了吗?究竟我国晚报业的前途与命运怎么样?晚报将如何发展,何去何从?本文拟就这些问…  相似文献   

11.
首先,感谢全国地市报同仁长期以来对《姑苏晚报》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对《姑苏晚报》的关心和厚爱,把“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的荣誉授予《姑苏晚报》。  相似文献   

12.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工具,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好这个作用关键在于:有没有民本的思想,有没有亲民的作风,有没有为民的行动,有没有利民的效果。泸州日报、泸州晚报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服务群众的需要落在实处,我们的路子就越走越宽,步子就越来越实。  相似文献   

13.
陈建国 《新闻世界》2004,(11):70-71
地方新闻是地方媒体坐拥的一个富矿,充分挖掘这座富矿.这对地方媒体强身健体、抵御外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强化本地新闻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地增加本地新闻的版面.始终充当本地新闻发布的“第一媒体”.这是《大江晚报》创刊九年来坚持的一贯做法。从2003年6月1日至今,《大江晚报》将第三版辟成了一个专门报道昨夜、今晨芜湖发生的新闻的专版,名叫“昨夜今晨”。版面开设一年来,以及时、客观、贴近生活、敢于说真话、为百姓办实事而受到读的喜爱,成了《大江晚报》又一个深受读欢迎的“拳头”版面。读说:“昨夜今晨”版是《大江晚报》向读奉献的一道“鲜活、麻辣、家乡味十足”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6,(3)
盼望“周末”──评《西安晚报·周末专刊》文/黄治顺老早就想写点文字,对《西安晚报·周末专刊》(以下简称“周末”)评头品足一番,总想不出个理想的题目来.这个题目,纯属偶然得之,虽寡淡无味,却也表达了笔者的心意。“周末”已创刊三年有余,每期我都从头到尾地...  相似文献   

15.
用字须用心     
《今传媒》1995,(5)
用字须用心文/雷智勇近读《西安晚报》,发现有两个字儿用错了,现提出并探讨一下。一、是“牛轭头”而非“年跟头”《西安晚报》1995年5月12日柯喜堂先生的《头一次吆牛后半截》中,有这么两段文字:①(社员们)从饲养室拉出肥肥瘦瘦大大小小的牛,不慌不忙地把...  相似文献   

16.
《新闻战线》杂志2001年第12期在《晚报·都市报专页》上发表了胡方松先生的文章:《把一次出报变成连续出报———对21世纪中国晚报发展之路的思考》(以下简称《把》文)。应该说,有关中国晚报改革发展道路和方向的相关研究文章一些媒体曾或多或少地刊发过,关于把晚报变成一天出版三次的想法,我想很多晚报界的同志肯定也有过,但真正把这一想法付诸文章,我还是第一次从《新闻战线》上读到。正如该文的编者按指出的:“本文作者重视对报业现实问题的研究,并着眼于从改革、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这种科学、求实…  相似文献   

17.
王凌 《新闻采编》2004,(3):41-42
进入2003年,山西省的报业市场和全国的报业发展形势一样似乎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时代。《太原晚报》作为省城的主流报纸,如何应对?这关系到《太原晚报》的公众影响,社会效应和发展大局。《太原晚报》别无选择,只有横下一条心,运筹帷幄,急流勇进。改版——推出老牌晚报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8.
晚报的事业红红火火,晚报的读者群越来越庞大,甚至晚报的编辑、记者们也自然而然或多或少地沾了点“牛气”。然而,晚报的质量到底怎样?晚报的总编、编辑、记者的新闻观念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为了探个究竟,笔者对1997年《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钱江晚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5种近500份报纸的一版、二版的头条新闻稿作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市报人》编辑部来电约稿,让我们谈谈地市级晚报办报和经营的双赢问题。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原因是:第一,目前大部分地市级晚报已经成为本报社发行量最大,广告收益最高的媒体;第二,往往“新闻事故”最多的也是出自晚报。因此办报经营如何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报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创刊于1992年5月28日的《伊犁晚报》汉文版,于去年底经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今年以来,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本着地委领导“立于全国晚报之林,努力办出自己特色”的意见,使这张在全国和自治区新闻评比中五次获奖的晚报进一步展现新面貌,受到读者的喜爱。 我是《伊犁晚报》汉文版的忠实读者,认为这家地州级晚报为自治区众多报纸中的佼佼者,在全国晚报中也并不逊色。《伊犁晚报》不但姓“晚”,而且姓“党”。它跟巾央精神紧,跟实际生活近,跟读者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