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海涛 《大观周刊》2012,(15):283-283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启动了课程教材改革,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政府到社会:现代档案管理范式之转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顺应这种形势“,范式”概念应运而生。“范式”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其意义虽然很多,但核心意义是指“一个时代提供给社会参与的、在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法方面被普遍认识的科学成就”,即“科学的世界观”。“①范式”提出后受到学术界的阐扬,并被应用到管理等领域,引导人们管理思想的创新。其中“管理范式”的定义就概括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系范畴,包括管理的理念、理论、结构、模式、方式、方法、手段和操作的,等等”。②笔者认为,与单纯的管理模式不…  相似文献   

3.
孟霞  岳鹏宇 《青年记者》2016,(36):45-47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两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两型社会”自提出十余年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林剑海 《东南传播》2011,(11):137-138
“政风行风热线”是政府为了解群众呼声、促进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而开设的一种舆论监督类节目。本文围绕如何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这一主题,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实际,通过深入分析做好“三亲三疏”的必要性,试着探寻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理论依据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张浩 《大观周刊》2013,(5):278-278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主要由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部分组成。基础教育领域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点领域。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6年,我国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战,取得了我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果。“两基”达标,意味着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进入了世界的先进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和 《新闻爱好者》2008,(12):102-103
对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媒介素养”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即使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高校,其教学活动也多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实践上鲜有大的突破。因此,在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成为一种教育趋势的今天,高等院校如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信息社会国家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师范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母机”地位和使命已被社会所公认。高等师范学生既是信息的利用者 ,又是未来社会的信息教育者、传播者。本文从“师范教育”视角透视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分析师范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以及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策略 ;探讨师范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玲 《新闻记者》2006,(12):45-47
一、Web2.0时代“把关”理论的发展 从1950年怀特将“把关”的概念正式引入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休梅克(Shoemaker)和里茨(Reese)提出了著名的五层面“把关”模式(个人层面、行业规则层面、组织层面、媒介制度层面和社会体制层面),“把关”理论已经从个人层面发展到了体制层面。当然,五层面模式是一个普遍性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并非针对网络(更非Web2.0)传播提出.缺乏对它的个性化思考,而这种思考便是五层面“把关”模式之于Web2.0的运用及指导。  相似文献   

9.
近世治史,多注目于历代民风习俗、文化心态,此诚史学研究格局的一大变化。我尝把史迹区分为显、隐两个层面,后者即一个民族的“心史”。由于历代社会情状、风俗变迁,透露了深层次“心史”之消息,故一旦把握其脉络,即能触摸到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根由,对于政迹人事、典章文物,则豁然开通,自另有一番见地。纵观我国古代史学史,民风习俗常为史学家  相似文献   

10.
李琴  武天敏 《军事记者》2003,(10):15-17
军事新闻报道不拒绝“人情味”,相反,“人情味”增添了军事新闻报道的人文色彩。《无情未必真豪杰》的作者,结合自身编辑实践和体会,既在理论层面回答了军事新闻要有“人情味”的原因,又在操作层面回答了怎样写好有人情味的稿件。  相似文献   

11.
赖辉斌 《大观周刊》2012,(35):252-252,25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当前我国已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热点之一,它既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从观念理论、制度体制还是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做艰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廷娥 《兰台世界》2014,(4):113-114
邯郸“倡优”对赵国舞蹈文化发展的贡献最大,而赵国独特的社会风俗及民风是邯郸“倡优”产生的土壤。正是这样“雕悍少虑”的民风,喜爱悲歌舞乐的社会风俗。  相似文献   

13.
周文化 《大观周刊》2012,(12):51-52
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关系到一个党员形象,是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而对于执政党来说,是关系到是否能够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意的巨大力量……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纪政风带民风”。这一论断,充分表现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樊二英 《大观周刊》2012,(27):193-193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更深的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15.
喻星  廖小琴  王燕 《声屏世界》2006,(12):60-60
新余市政府纠风办在总结近年来“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10日在新余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开办一档新闻舆论监督专题节目,加强对政府部门及行业窗口单位政风行风建设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6.
刘军华 《图书馆》2007,(4):12-14
通过对近代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的反思和对数字时代面临挑战的分析,从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究“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产生的原因、发展的条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开展两年来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厘清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处境,从而在精神、价值层面实现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新选择与定位。而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理论成果上升到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实践的制度、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大数据入手,简要概述了大数据的“4V”特征和我国情报发展简史,进而分析了大数据下我国情报学在实践、技术、理论与情报共享四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从实践层面、技术层面、人才培养、情报领域研究四个方面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对于进一步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提升和扩大全省广播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更好地服务全省民主评议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风是时代的表征,文风呈现的不仅仅是文字之风、文章之风、文化之风,更是政风民风世风,是国之运势、时代之风.每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客观规律.本文尝试探讨文风的一般规律,认为文风具有自发性、稳定性、折射度、周期性和可修正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广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这些进程体现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多面的分化的社会现象。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单一的状态,相反它指的是在社会活动的所有关键领域中不断全球化的相互联系模式。要理解全球化的动力和后果需要了解在每个领域中不同的全球联系模式的情况。因此,本文分别从宏观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和微观层面:“技术”与“节目”——中国广播应对全球化的主战场人手进行分析。力图提供一种宏观的全景式描述与微观的可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