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坤女性小说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作家徐坤是90年代文坛著名的人物之一,其女性文学作品具有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独树一帜的风格.这些作品充分表露了作家从女性视角对女性精神状况的观照.作家从沉着的理性思索对奋起反抗而收效甚微的女性疲惫心态作的文化上的透析,充分展示出徐坤对现代女性的深切关怀和女性人文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所著成的《红楼梦》被列入四大名著之一。在书中,他以金陵十二钗作为主线,全方位地铺开了整个故事,并充分展示了封建时代女性本身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从曹雪芹笔下的人物来看,她们同时有觉醒意识和叛逆的精神。应该说,每个女性所展现的性格魅力都会对现代女性有很大的启示。本文结合《红楼梦》的内容,谈一谈其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表现的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他的先进的“女性观”。他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女性艺术典型,充分展示了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格,表现了她们觉醒了的自主意识和叛逆精神,阐释了作者独特而进步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着鲜明性别立场的女性主义诗歌试图通过"身体写作"重塑女性形象和彰显女性独立的地位."身体写作"作品充分表达了女性的生命体验与价值立场,充满了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但是从诗歌的精神价值取向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作品缺乏历史和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女性诗学在解构中应当注目精神维度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红楼梦》,通过一组女子群像的塑造,以独特的视角,全方位的描写,充分展示了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品格,表现了她们觉醒了的自主意识和叛逆精神,阐释了作者独特而进步的女性观。研究红楼女性表现出来的个性魅力和人格品质,可以得到关于现代女性的发展、现代女性与社会的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韩靖 《文教资料》2009,(17):12-15
两性关系遭际给鲁迅、周作人的女性解放思想带来了深隐的影响。鲁迅的女性解放思想以对女性的社会关怀为关注.在对女性的精神依附性进行批判的同时呼唤女性社会人格的独立和强大.其中隐含着封建包办婚姻的教训和痛苦:而幸福的家庭和婚姻生活则使周作人的女性解放思想以女性的世俗幸福为关注.致力于建立“女性本位”的伦理新秩序,使女性得到“性”的权利和科学常识的陶冶.从而充分享受为人妻母的自然角色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金色笔记》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中莱辛对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生存状态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和关注。小说中描绘了传统女性和所谓的"自由女性"的不同生活状态。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感悟和反思揭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哀,她们在精神都难以避免的一步步走入痛苦的困境,最终也难以逃脱。  相似文献   

8.
杨晓琳 《文教资料》2007,(16):102-104
弗吉尼亚·伍尔芙首次提出了女性写作有别于男性的“性别写作”,她主张的“书写的自由”主要源自于她主张的“女性生活、思想、精神的自由”,并将其充分地反映在她的具体创作和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周大新小说中抗争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大新在他的盆地小说中塑造了一批生动、鲜活、性格复杂、充满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她们抗争的对象不一、方式不同,但作家对她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追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颂,表现了鲜明的女性立场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0.
<金色笔记>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中莱辛对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生存状态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和关注.小说中描绘了传统女性和所谓的"自由女性"的不同生活状态.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感悟和反思揭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哀, 她们在精神都难以避免的一步步走入痛苦的困境,最终也难以逃脱.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解读李清照一生的心路历程,分析其心态的变化轨迹,感受其源自女性生命本体的精神素质,领会其由女性的情感和心理染就的情绪世界,从而完整地表现她那难得的充分显示率性自然的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审美领域中,先锋性是一种深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历代文人伴随着世界文明的进程,在文学理论上和文学作品中都赋于了女性先锋意识其独特的内涵,尤其是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它从女性视角出发充分诠释了中国古代女性强烈反叛封建礼教的先锋意识,闪烁着女性追求思想解放和经济独立的自强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女性诗歌文本中的躯体意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诗歌以躯体写作作为话语建构的支点和逻辑起点。躯体作为她们最后的领地,既是对抗大工业社会和陈腐理念双重挤压的手段,又是抵抗男权秩序、成为充分意义上的女人的基点。女性诗歌本中的躯体意象主要有四种:欲望主体型、欲望客体型、主客体交融型和自恋神话型。通过对女性诗歌本中躯体意象的考察,发现她们的私设话语既体现了女性的自我觉醒,同时又规避了人精神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着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和倦怠心理、中年危机心理等心理障碍。应从两个层面着手来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就女性馆员个人层面,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坚定信念,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就图书馆管理层面,要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给女性馆员更多人文关怀,实行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15.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古诗十九首>作为拟女性写作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潮,为日后文人拟女性写作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简·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她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爱反抗不平等、追求自由的精神确实鼓舞了很多人。这种精神对于树立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精神价值。简·爱的反叛精神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又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文章主要通过对简·爱各阶段的生活成长经历的部分解说和简单分析来讨论她充分且强烈的反叛精神,使读者对她的性格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以便进一步形成对《简·爱》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7.
徐坤的小说,在90年代中后期更多的揭示都市职业女性的生存和精神困境。她笔下的都市职业女性一方面要挣脱家庭的羁绊,打破婚姻的禁锢,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争取经济上的独立,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又渴望着精神与情感的回归,渴望着男人的肩膀能够靠住女人的浪漫。这些作品对女性疲惫心态所作的文化上的透析,充分展示出徐坤对都市职业女性生存和精神困境体现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生态女性主义主要流派分别从文化、精神、社会等路径出发阐述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不论这种联系的加强、减弱抑或是否定,都不具必然性,而是西方理性建构的产物。通过生理—文化隐喻、精神—宗教隐喻及社会建构等策略建构女性与自然的联系,均存在着理论的片面性与现实的可行性问题。因而,作为多元文化形态的生态女性主义,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地方性特征,同时,也应结合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为我国环境保护运动及女性解放运动提供理论新视野。  相似文献   

19.
蟋蟀在唱歌     
个人档案: 受访人:斐然(上海)年龄:34岁 婚姻状况:1988 健康情况:1989年生,无流产史受教育程度:高中职业:幼教怀孕、生产是人体的巨大工程,是女性生命里肉体与精神共同奋斗的一场硬仗。面对挑战,女性对自己的“基础”了解多少?是否有充分的身心准备?而作为一个家庭,在这样特珠的时期,丈夫是看客还是参与者?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男权制意识形态通过霸权话语体系和性别制度构筑起男性社会的文明大厦,体现在广告中,女性以一种被奴化、异化的形式存在,并且深入到女性更深的精神意识层面。而在现代社会,女性经济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的德性培育、完整人格建立的需要更加明显。性别秩序的革新只有在女性充分意识到了自我的真实存在后,重新整合自身的意识行为,才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向旧有的性别秩序挑战,颠覆男性中心的概念秩序,摆脱女性在广告中的沦落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