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内容、时间、版本和学术性诸方面阐述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2.
《四库禁毁书丛刊》的文献学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四库”文献体系的完善与贡献;2.对“四库”禁毁书的系统普查与清理;3.收录子目对诸多专门史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保越录》成书之后,关于此书的作者问题却扑朔迷离。近代有学者考证其作者为元代徐勉之,但其论据未能充分证明。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因各家辗转传抄,又经钱谦益和四库馆臣的删改,造成版本庞杂、脱讹较多。有鉴于此,文章旨在重新考察《保越录》的作者,并厘清其版本系统和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4.
编纂山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三大四库系列丛书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出版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本文对各丛书的特点与学术价值进行了评析,并就收录范围、编辑体例、印刷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5.
徐昕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1):34-40,F0002
本文从版刻特征、版本种类、刻本与文渊及文津两种阁本之对勘、刻本递藏源流四个方面,对南京图书馆藏明正统八年(1443)刻本《省愆集》进行论述考证,认为此书作为四库底本,反映了两种阁本所据底本之差异,揭示了该书在四库学研究领域的文献及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6.
田况(1005—1063)撰《儒林公议》一书,在宋人说部中尚属为人熟知者,学者多见引用。《四库提要》称此书"足备读史之参稽,其持论亦皆平允"。然而,对于此书的版本问题,注意者甚少,笔者尚未见有人论及之。去岁,笔者为整理此书,查阅了多种本子,方知此书之版本,并非无可言之处,正宜表而出之,使利用此书者得益,不致以讹传讹。《儒林公议》一书,现存宋代官私书目均未见著录。现存之最  相似文献   

7.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0册收录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抄本《钟惺文钞》(下文简称《文钞》),此书不分卷,仅存寥寥十五叶。从影印本来看,其丝栏不甚清晰,是用精美的行书抄在半叶八行的笺纸之上的。抄本首叶有"李氏珍玩"、"曼生"两印以及一方"坊*所得"的闲印。首篇篇题《纪盛诗序》下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九十年代“三大四库文化工程”:《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四库禁毁书丛刊》的缘起、建设及其意义做了较全面的概述,从而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库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对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内容、时间、版本和学术性诸方面阐述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0.
自《四库全书》问世开始,订正《四库全书》钞写讹误,就成为四库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四库全书》的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亦颇受怀疑。《四库全书》异文是指今收入《四库全书》与四库中其他著作征引之文及今传世版本不同的文字。本文选取了四例异文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1.
宋代陈襄《古灵先生文集》,今存绍兴年间赣州本和宋末元初福州本两种刻本.但各家书目多将后者误作前者,且在版本鉴定,描述版本特征,引用原书资料,判定《四库》底本及陈襄与陈辉、陈晔之关系方面存在诸多欠妥之处.本文对此逐一加以考辨.赣州本为现存最早、最善之本;福州本与《四库》本未为善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一书的撰编经过,并简介其内容、说明检索方法、最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是清邵懿辰祖孙四代经过一百多年时间撰编的一部查考古籍版本的书目工具书,其内容比《<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增加了缪荃孙序、标注本目、邵章后序、附录三种、编辑后记、综合索引。其检索方法包括从《四库简明目录》中所著录的书名检索,从其中的撰人检索,从懿辰、诸家、邵章所补书目检查其版本,还可检索有关刊刻、版本、藏书、流传各方面的掌故。最后,作者指出此书在著录方法、内容以及笔误等方面的不足。文中列举了不少实例。  相似文献   

13.
庞旭  夏红娟 《兰台内外》2022,(28):64-66
《周礼注疏删翼》自崇祯十二年(1639)年叶培恕于昆山县署刊刻之后,流传开来,到清乾隆时期,该书版本产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四库本。总体而言,《周礼注疏删翼》版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明崇祯十二年叶培恕昆山县署刻本为基础,翻刻、重刻而来,该类在《周礼注疏删翼》版本流传过程中占据主流,另一类是清乾隆四库抄本及其之后的影印本。四库影印本出现后,传播很快,数量日益增多,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少收藏。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此文系作者就《四库採进书目》中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及来源等方面内容,列举其讹误之处,以按语形式,旁征博引,一一予以考正,凡46则.作者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四库学"功底,完成此文,在提高《四库採进书目》质量,方便学人使用,以免以讹传讹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本刊拟分上下两期,在"四库学研究"专栏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郎菁 《图书馆杂志》2005,24(10):64-69,36
清乾隆时被列入四库禁毁书目的,有陕西人所著三部诗文集:《溉堂集》、《槲叶集》和《弱水集》。其作者孙枝蔚、李柏、屈复,是清初陕西诗坛的中坚人物,其中孙枝蔚、李柏在遗民诗界也享有盛誉,屈复虽生于清初,因其同样强项不屈的民族气节,也被误归入明遗民,同出一脉的反清思想是三部诗集遭禁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庚申外史》是研究元末历史的重要史料,作者为权衡.今天所见的《庚申外史》主要有宝颜堂秘笈、学津讨原、学海类编、海山仙馆丛书、豫章丛书等版本.豫章丛书整理出版后,读者使用这个版本较多.关于此书的作者权衡,史料很少,若非此书,恐怕无法留名至今,陈高华先生有《〈庚申外史〉作者权衡小考》一文,对权衡生平进行了考证,颇为详尽.然而在《四库提要》中《庚申外史》的提要有如下一段: 书前别附一序,称"洪武二年,迪简受命访庚申帝史事"云云,不著其姓.详其文,乃《庚申帝大事纪》序,非此书之序,后人移缀此书中耳.考王祎《造邦勋贤录》,称"刘迪简,宜春人,国初征授尚宾副使",则迪简当为刘姓.又考黄溥《闲中今古录》,称《刘尚宾集·庚申帝大事纪》.则此序为刘迪简《大事纪》序明矣.  相似文献   

17.
傅斯年图书馆藏《四库馆进呈书籍底簿》(简称《进呈底簿》)是我们研究四库呈送书目的重要文献。由于原书藏在台湾,所以在四库学研究中很少有人用到这个本子,以致很多学者都不知道此本的存在。《进呈底簿》与《各省进呈书目》记载内容存在差异,此书基本保留各省呈送书目比较真实的面貌,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可以纠正《各省进呈书目》中的一些错误,补充其中的不足。这对研究四库呈送书目具有很高的价值。《进呈底簿》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四库呈送书目,希望四库学者能够注意到此书。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体系的构建及其价值评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诞生于18世纪80年代的《四库全书》及其《总目》、《简目》与200年后相继编纂的《存目丛刊》、《续编》、《禁毁丛刊》及电子版《四库全书》的出版,构建了浩博宏富的“四库”体系,成为集中华古籍大成的璀璨文化宝库。然而,“钦定”《四库全书》的巨大缺陷,严重影响了其使用价值,理应进行正本清源的革新。  相似文献   

19.
《三楚新录》是一部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的五代史史料,四库馆臣所作提要对了解本书提供了难得的便利,但也存在诸多不准确处,而学界对此却少有论述。此书的通行版本有三卷本和一卷本,内容实无差别。今传《三楚新录》主要分为说郛本与古今说海本两个系统,而四库所据底本可能为说郛本。该书作者应是周羽冲,其生活年代至少可推至真宗朝。该书对于了解五代十国时期南方三楚地区的历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对《四库采进书目》中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及来源等方面内容的考订,纠正原书中的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