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选举制度规则与程序本身的缺陷,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及部分选民在选举中存在消极选举心理,导致村委会直选中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和提高村民民主素质来提升选举质量,以推进农村的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2.
人大代表选举实质上应该是选民与候选人双方围绕人大代表的选举条件达成合意的过程,合意结果为宪事合同。目前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部分体现了合意趋势,但在人大代表选举程序的运行中,合意精神仍需进一步落实,因此,细化和改进选举程序是提高选举质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两个县8个自然村262名选民为被试,采用自编"农村选举行为问卷"探讨了选民人口学特征及其与选举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性别、政治面貌、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因素对选民选举行为没有显著影响;(2)40岁以上的大龄选民更看重选举对于维护村民权益的意义;(3)汉族选民比少数民族选民更看重选举对落实国家政策的意义,而少数民族选民在投票时比汉族选民更容易受候选人身份、候选人背景和政党意见的左右。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选举制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现实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候选人提出、确定与介绍中存在的问题;选民的盲目与无知性问题;强权干预选举问题;贿选问题等。因此应进一步规范候选人的提出、确定与介绍程序;发展经济,提高选民的民主意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以及完善违法制裁与纠正制度,加大对贿选等违法选举行为的制裁力度。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以195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颁布为标志。从研究新中国第一次全民普选入手,是深化对这一制度认识的一个途径。照顾少数民族选举权,规定中共党组织、民主党派、选民或代表的联合提名权以及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提名、投票与计票制度等选举运作程序与环节的规定,基本上为1954年宪法所确认,而且大都沿用至今。1953年选举法及其实施为新中国选举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创造了初步的历史经验,无疑对于今天的选举实践,尤其是整个国家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代表选举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弊端较多,在候选人的提名和确定,直接选举的范围,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等方面都存在制度上的不足。重视选民或代表提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引入竞选制度,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增加专职代表的名额,建立选举诉讼制度是当前完善我国代表选举制度可以采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使农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但在选举中也暴露了选举走过场、候选人产生不民主、贿选及拉票行为愈演愈烈、选举程序繁杂以及选民资格认定和委托投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理顺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解决好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建立财务公开制度,确立海选模式,减少选举环节,尽快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选民参选率的形成,无论是村民委员会选举还是县乡人大代表选举,都涉及许多具体原因,本文以统计方法进行的综合数据比较和分析表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选民参选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别,但是这样的区域差别,在县乡人大代表选举中同样存在,并不是村民委员会选举所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我国各地农村选举中,贿选、指选、派选、程序违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与农村的社会稳定。为此,本文剖析了农村基层选举法律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细化选举程序,明确违法行为的处罚主体与处罚形式;(2)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明确监督主体,完善监督程序和方式;(3)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提高选民的法律知识和民主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选举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各省、市、自治区的村委会选举法规都对村委会选举的选民登记问题作了规定。这些规定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少差异之处,本文试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对其作一比较与评析:一是精神病人的登记问题;二是外出村民的登记问题;三是户口不在本村村民的登记问题。本文认为,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具有选民资格不是一回事情;选举权不可由他人代为行使;不予选民登记和不列入选民名单与不计入选民人数是有区别的;现行的省级村委会选举法规在选民登记问题的规定上存在着一些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11.
选举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但是现行的法律和制度设计并不能完全保障每一个具有选民资格的公民的选举权都得以充分实现,尤其是那些日益庞大的"流动中的选民"。应该通过完善相关选举法律和改革相关选举制度的途径,来推动"流动选民"的选举意识和参与,保障"流动人口"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国外选举行为心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选举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已有60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侧重于选民投票参与率和选民投票决定的心理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倾向于探讨候选人的心理特征对选民投票倾向的影响,从而显示出候选人和选民纳入到整合研究范式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选举制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选举制度包括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特定公职人员:而狭义的选举制度则仅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的制度,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文就当前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我国选举制度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完善的选择制度是宪政的重要标志,选票是选民行使选举权利的有效必备载体,无论是直接选举,还是间接选举都涉及到选票问题。目前的选票上往往会预先印制候选人名单,这种做法造成选举法上的选票歧视,会造成候选人的不公平以及对选民选举能力的不信任,甚至会让公众对选举产生消极认识,不利于选举制度的完善和民主进程的推进,因此必须对该行为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程序和过程复杂漫长。独特的预选方式、候选人各种各样的竞选演说、身份不同的选民、不同的投票方式、竞选资金、竞争对手相互的抗衡等在英语里都有其独特表达。美国竞选词汇的生成是依靠英语构词法和词义扩展而形成,无论是自然产生或为刻意制造,都反映了美国竞选政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苏维埃的选举制度有四个特点 :公民享有普遍的选举权、无产阶级在选举中享有特别优越的权利、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选民拥有对代表的罢免权 ,充分体现了主权在民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托克维尔“多数的暴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维尔根据报对选民在民主政治中作用的认识,提出了“多数的暴政”理论,本主要从选民“多数”,选民在选举中的作用,选民对当选政治精英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数的暴政”,提出“多数的暴政”不是政治领域中多数对少数的专政,而是社会层面多数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美国的政体时,很多学生对于“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不甚理解。其实美国总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而是由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9.
罗丽君 《学子》2013,(7):194-196
人大代表的选举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途径与方式。由于法律规定得不具体、不完善,以及实践中种种客观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在代表名额分配的具体环节上容易出现一些影响选举的问题,影响了选民参加选举的积极性和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到选举的普遍性、公平性、公正性和社会主义选举功能的发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意见,以促进选举制度的民主化进程,切实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车玥 《华章》2011,(27)
现代竞选广告为了更好地说服选民,常采用情感诉求的策略.其中经常使用的是以正面情感吸引选民和以负面情感劝阻选民支持对手这两种不同的策略,在不同的选举时期达到不同的效果.但情感诉求策略应谨慎使用,以免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