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把微笑送给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对话”。教师要调整好心态,以最佳的教学情绪面对学生,对学生真诚微笑,微笑着去“倾听”。这里的“倾听”,不仅听其言,也要观其行;不仅对出色的表现给以微笑,表达你对他的欣赏、激励,对出现错误的也要给以微笑,表达你对他的热情勉励,引导其改错。一次,我在教学《空城计》一课时,提出了“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联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得头头是道。突然,我话锋一转:“假如当时是你,你会怎么应对?”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我乘机让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说“:我会坚守待援,这样用‘空城计’太冒险。”有的同学说“:我会用人假冒诸葛亮,自己化妆逃走他处调兵遣将。”还有的同学说“:其实早已准备了地下暗道,由大部分兵马应付危局,自己带领一些心腹由地下暗道出走,然后调兵遣将反包围之。”在整个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发言,我都极为认真地“倾听”,或是报以微微一笑,或是送上一句称赞的话语,表达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亲切。把信任送给学生,真诚欣赏学生的“对话”。要相信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放弃一切有损学生尊严、人格,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谢嗣极 《宁夏教育》2006,(7):140-140
课堂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对话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首先,课堂必须是真正民主的课堂,学生享有充分的说话权利,教师不能以任何借口剥夺学生说话的权利。其次,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的表达,可能语言哆唆,条理不清,甚至漏洞百出,这就更需要教师耐心倾听,仔细筛选,适当点拔,听完之后要做准确而简要的概括。如果学生的发言对自己有帮助,要告诉全班学生,让他们知道,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为学生做个耐心倾听的表率。再次,要吃透教材。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一旦激发出来,常常会提出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作为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对话教学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语言交流,心灵交融,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教育领域里正孕育着全新的“对话”与“倾听”的理念,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想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当代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要实践对话,而且需要学会倾听。  相似文献   

4.
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精心营造。和谐的要旨是尊重。1.要善于倾听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倾听是一种容纳与尊重。会积极倾听的教师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能够用非口头与口头的暗示来表达对学生的共鸣和专心。比如点头、身子往前倾、微笑、蹙眉等身体动作,用之恰当,能让学生知道你真心地在听;口头的暗示如“喔”、“是的”、“我懂了”等都能让学生知道你的注意和兴趣。2.让学生感到被重视学生还需要在课堂上感到自己被重视。学生一旦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就会放弃或失去参与…  相似文献   

5.
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倾听是教师对学生更高层次的爱。每位教师都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使之成为自己高尚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便能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倾听学生的讲述,倾听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看法,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做得到、做得好。因为,倾听不仅需要有爱,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仅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得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虚怀若谷的情操。当学生那一张张小脸写满了期盼,挤到你跟前说个不停的时候;当一个个学生带着纯真的微笑,向你表达敬意和问候的时候;当学生刚刚被你批评得满眼闪烁着泪花,转眼间又…  相似文献   

6.
为倾听支招     
对话,从狭义来讲,就是“相互交谈”,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为目的的谈话。教学中,要使这种谈话进行下去,教师必须改变“我说你听”的行为方式,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做一个真正的倾听,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方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了解学生,关键是教师要倾听学生。教师能否有效倾听,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要了解你的学生,关键在于学会倾听——不是他听你说,而是你听他说!我们要知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本文主要是反思倾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教师和学生如何倾听。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把对话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领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师生倾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因而,倾听,可谓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可谓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倾听。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教育与爱的过程.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情入手,以情唤情,以情激情,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关爱他,有时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轻拍学生肩膀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学会倾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电脑屏幕上都呈现了“请你注意倾听”的字样,然而,整堂课下来,教师却几乎没有给学生任何表达见解和情感的机会,“请你注意倾听”沦为单向的、被动的倾听。在点评时,一位评委反过来问这位教师:“你注意倾听了吗?”我想,这一反问,不仅是对这位教师的质疑,更是对广大教师课堂行为的一种警醒。  相似文献   

11.
一、新型师生关系之一:倾听作为教师,你曾侧过耳朵,倾听过学生的“声音”吗?也许你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出色的“讲解者”,但你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倾听者”。在你那些温顺的“听众”(学生)中,蕴含着他们无数的“声音”,而且这“声音”等待着你的“倾听”。学生不仅有权利说出自己的“声音”,也有期待被“倾听”的渴望。然而我们过去的教育却造就了一批“失聪”的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声音”充耳不闻,从而失去了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时机;而学生也只能是一批“失语”的听众而已。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倾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他根本不听我的建议?”“为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想想看,有多少次你因为别人不听你说话而感到泄气?有多少次你因为不听别人说话而让人家气馁? 我们习惯性认为“倾听”和“听”是同一回事,但“倾听”实际上是指对向你倾诉的人的困难要高度敏感。没有倾听别人的话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工作,也可能会影响家庭以及朋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王尚文教授指出:“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而且首先是倾听,倾听才是关键。”这就告诉我们,倾听是实现师生对话进而使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学会倾听。然而,深入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邢汉林 《陕西教育》2005,(10):21-21
现代阅读“对话”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学生自主阅读的生成基础是“倾听”,学生的自主发展是在经历各种体验中实现的,因此阅读教学要维护读者(学生)对文本的“倾听”;而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也是读者对作品不断思考,创造的过程,阅读不应只是对范文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这是小语课教学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素养。在小语课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表达前,强调倾听什么”,“表达时,提醒怎样倾听”,“表达后,评价倾听效果”,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表达与倾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考表达倾听能力非常重要。很多小学教师为了保障学生达到教育要求,投入大量的精力,改善学生目前的学习方法,以求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忽视学生思考表达倾听能力,导致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认知过于片面。学生的倾听能力极为重要,通过倾听学生就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规避传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分析以往在学习中的疏忽之处。因此数学教学倾听能力培养要讲究“因地制宜”原则,其不仅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更是核心。  相似文献   

17.
陈晓菊 《江西教育》2003,(18):28-28
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对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学生中所作的一项调查进行了报道,调查主题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结果90%以上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微笑着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这不禁使我想起隔壁一(5)班的梅笑冬同学,他每次见到我,都是隔大老远就冲我打招呼:“美丽老师,你好!”我觉得挺奇怪,就问:“你为什么要叫我‘美丽老师’呢?”他头一偏,调皮地回答:“因为你每次看到我都微笑!”我不禁又笑了:“微笑就美丽吗?”“对呀!你冲我微笑还说明你喜欢我!”他非常肯定地说。这句话让我心里一震,没想到我无意识的微笑,竟然对这孩子产生如此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听.是人们用以沟通、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倾听.是人们在沟通、交往时表示对讲者尊敬或重视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听者对讲者的一种评价态度。学会倾听.意指要会运用“听”这种沟通、交往方式来了解对方,让对方在你的“倾听”中感受到被尊敬或被重视.并在你的“倾听”鼓舞下能够尽情“倾诉”。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会不会“听”,能不能够“听”;会不会“倾听”,能不能够“倾听”,直接决定着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你的反应.更直接决定着教育引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总目标”中即提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并在所有四个学段分别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能认真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以及“耐心专注地倾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它在“表达与交流”部分,也提出“在口语交际中”要“善于倾听”。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倾听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叶澜教授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作为一名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要用“心”、用“脑”、用“眼”倾听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