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定 《职业圈》2007,(4):123-124
文章根据“八荣八耻“荣辱观对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育要求,分析了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培育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民内心。它作为整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不断发挥着培育人才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所呈现出的思想、价值观、精神品格等能够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不仅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该文通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梳理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维德 《职业圈》2007,(9S):166-166,172
文章论述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建议本科教育提出实施企业家精神培育。对目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坚定的革命理想作为长征精神的核心和灵魂,能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助推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引领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针对部分大学生在人生方面缺乏明确的理想追求,呈现出功利化倾向等问题,可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感悟塑造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校园文化环境,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激励大学生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民族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也应顺时施宜。本文通过分析论证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找出因势而动的有效路径,譬如通过加强对民族精神文化理论教育、完善实践教育环节、创新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等途径,有效构建起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培育和建设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干部的培养以及他们所具备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能否及时掌握。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应把培养、教育、提高学生干部能力和意识放在关键位置,加强"四个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好学生干部的作用,推进高校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尚未形成完善的培育工匠精神的教学机制、部分教师未达到工匠精神培育的要求,以及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自我培育的意识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校工匠精神培育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的顶层设计,以及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不够。通过对当前我国工匠面临的挑战及工匠精神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该文认为红色文化融入工匠精神能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培养高职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两者同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都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因此两者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建议本科教育提出实施企业家精神培育.对目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把师德建设纳入到大学精神培育和弘扬的大格局中来,有利于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教师是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主力军,师德积淀和锤炼是大学精神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立足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严格管理、环境上积极营造3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汪成星  聂立军 《职业圈》2014,(36):114-114
安源精神是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培育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企业精神。安源精神不仅是安源煤矿的财富,也是整个煤炭行业乃至于全省全国的共同财富,本文拟就新形势下安源精神在煤炭系统的传承和发扬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论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大学精神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并阐述了高校如何培育大学精神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分高校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细化至课堂教学和各项文化活动中,希望真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然而,这种互动还是以班级为基础,但在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自身对班级的概念已经淡化,宿舍、社团等平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影响力。因此,本文客观分析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重要性,及其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掀起新一轮热潮,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这不仅显示出社会民众更高的价值追求,也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到来。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和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既可以助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完善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在培育实践路径上可以充分融入校园阵地、拓展延伸网络平台、引导激发制度保障,提高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卓德志 《职业圈》2007,(7S):134-135
根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时代感、时效性、针对性出发,阐述社会进步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内容和新途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得到加强和取得实际效果,关键之一在于内容能否体现时代性。只有体现时代性,才能准确把握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脉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魏晓彤 《职业圈》2008,(26):88-8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新时期应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时俱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彰显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寨精神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珍贵的红色文化精神,具有坚定信念、乐于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质。大寨精神在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具有坚定青年一代理想信念、加强青年一代创新思考、推动青年一代实践进步的意义。高校应重视培育思政课教师充分应用实践教学和全媒体传播的方式促进大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建设思政课教学培育机制,推动高校育人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周志强  孙宝成 《职业圈》2007,(8X):85-86
团支部共进成长工程是关于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一次有效尝试,是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形式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其具体内涵是指在团支部内部或在不同的团支部之间,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若干个团队,团队内的同学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扬友爱互助精神,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最终实现团队成长和全体成员的学习共进、和谐共处、全面发展与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9.
在物质社会下该如何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聪会 《职业圈》2007,(4S):199-200
高校学生干部是联系学生和老师的桥梁纽带,是高校班风、校风建设的排头兵,在学生中有极强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和培养怎样的高校学生干部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很强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特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相辅性、趋同性。将特区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既契合又满足高职学生在应试失利后寻求突破崛起的精神需求,使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具时代气息。但面临的问题包括特区精神的认知消解于中国精神谱系丰富的精神成果中;特区精神的意识形态性与高职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环境杂陈的矛盾;特区精神的物质载体单一静态与高职学生习得生活经验性的隔阂。因此,融入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优化对特区精神理论认知的校内教育;完善对特区精神情感认同的社会环境;创新基于特区精神交互载体的自我教育等促进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