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东已经读高二了。读高二的小东成绩不大好,尽管他读书很努力,上课听讲也很认真,作业也做得很好,从不拖欠作业。可是考起试来,小东的成绩却总是在班上的四十几名,班上一共才五十来个学生,四十几名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997年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记得曾经看过新华社的一篇专题报道:美国加州中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在50个州里排在倒数几名,但加州科技人员的发明和专利总数位居全美第一位,近十的来...  相似文献   

3.
小队会     
刘关军 《小学生》2010,(2):76-77
老师评语 每到期末考试完毕,老师都要为每个学生写评语。学习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学生评语就不必说了,什么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认真刻苦等等。可对于成绩总是排在最后一名的学生评语,总是让老师费一番脑筋。最后,老师终于想出了一句评语,对其进行了恰当的评价:“该同学学习成绩稳定。”  相似文献   

4.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清道光元年(1821年)生于浙江德清县。他出生于世代读书、家学渊源的家庭。祖父廷镳,为乾隆钦赐副贡生,父亲鸿渐嘉庆举人。俞樾六岁由外祖母姚太夫人亲授启蒙,9岁就能以写书作戏,还为书作注。他读书记忆力特好,常能过目不忘。16岁(1836年),初应小试取入县学。第二年,应乡试中副榜第十二名。24岁,中乡试第三十六名为甲辰恩科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他进京会试,成绩很好,又复试于保和殿。考卷中有“澹烟疏雨落花天”的诗题,他依题作诗,其中有“花落春仍在”之句,用意积极,深得主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听一位老师的语文课。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指名逐段检查读书情况,叮嘱其他学生注意听,听后对这位同学的读书情况作出评价或提出建议。开始几名学生读得不错,正确、流利、有感情。学生的评价也很得体。后来,有一个学生读得磕磕巴巴,丢字、添字现象严重。学生的评价多是提出读得不好的地方,评价用了近三分钟时间。老师听完后,说:“同学们的建议你接受吗?下去好好读读。”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我国实行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下称“提前攻博”)制度以来,我所积极开展了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博的工作,培养的博士生中有15名(占总数的25%)是提前攻博者。这15人无论是在学期间的学业还是毕业以后的工作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所二届四名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得主全是提前攻博者,1990年荣获我所首届所长奖学金的三名博士生,全是提前攻博者。提前攻博者的学位论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方面情况的评价。它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必要一环,也是教师与家长进行“横向联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写好评语有助于学生的思想进步,也有助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据报载,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中学读书时表现一般,成绩不理想,他的法语作文是倒数第2名,拉丁文翻译是第31名,朗读是第39名。而教师对他的评语是这样写的:“用功,但经常马马虎虎,应该守纪律以期达到优良成绩;自发多于深思,勤思才会学得更好;说话太多,心不在焉,易激动浮躁,以致成绩不佳;讨人喜欢,但太淘气。”这一评语抓住了希拉克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耐人寻味的“后十名现象” 在翻阅、整理学生的成绩表时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小学期间,按语、数二科成绩排列,从二年级(一年级不太明显)时成绩排在“后十名”的学生,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仍在“后十名”中徘徊。到了初中、高中,由于科目增多,“后十名现象”更明显,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按语、数等学科成绩排列,“后十名”学生大多数始终会在“后十名”徘徊,个别学生尽管经过努力,也不会淡出后二十名。  相似文献   

9.
勉儿去年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不佳。为父我知道他无心读书,也不是读书的料,“回炉”不过是一种浪费,于是领他拜在本市一名特级厨师门下当了学徒。勉儿虽然不会读书,却在另一些方面显示出才智。他模仿性强,早在幼儿时代.便能学着电视镜洃。演练许多武打招式。上小学和初中期间,每逢歌咏比赛,他总担任本班的指挥。他还是学校的鼓号手。他从小富于幽默感,爸妈累了,烦了,他几句俏皮话,便能让双亲消除疲乏,让家庭气氛活跃起来。勉儿最让旁人称道也是他虽不会读书却使我恼不起来的,是他具备两种品质能吃苦、爱劳动。  相似文献   

10.
<正>他小学时在乡下读书,成绩很优秀,后来又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然而,进了新的学校,他发现他并不优秀,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前三名跌落到第三十几名,这让他非常自卑。同学们穿的衣服都比他要高档得多,吃的也比他要好得多,这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他不跟同学们一起玩,大家也不喜欢和他玩。他不跟同学们交谈,同学们也不喜欢和他交谈。上课,他从不  相似文献   

11.
有学者把语文教学的目的概括为“培养会读书的人”,我深以为是。古今中外凡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所建树的人,无不是一个会读书的人。所以培养“会读书的人”更应是以读写为学科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会读书的人”,指的是有良好读书习惯和修养,能从书籍中汲取丰富营养的人。就是说他有着浓厚的读书兴趣、爱好,但又不是盲目的,他会选择读物也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他知道在广泛的阅览中,只把那些真正有用的书作为自己的阅读目标,而且能读出聪明智慧,不断充实自己。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所要求的。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不少学生恰恰是不会读书,首先是不知道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6,(Z1)
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古语云:耳读书而聪,目读书而明,心读书而一,疑读书而辨……任众说纷纭。我只言“耳读书而聪”——会听的学生会作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文  相似文献   

13.
“成绩是用钱堆出来的” 发帖网友linyang222是一名中学老师,他称,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上家里条件都很好.上个月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孩子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这个月,这几位学生的家长们还商议送孩子去澳洲参加夏令营. “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linyang222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达到教学目的共同进行认识及实践活动的途径。教学方法是否合乎教学规律不仅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而且本身就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当代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一文中讲到:“跟名师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一般书本上的知识,尤其重要的是方向和方法。”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长期间就鲜明地提出反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07,(1):60-60
我保存着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全部成绩报告单。在我的小学一年级成绩报告单上,盖着两个蓝色的“不及格”印章:“作文40分,读书40分。”那时候的“读书”,也就是今日的语文。在成绩报告单上,还盖着当年校长、教导主任以及班主任的图章。  相似文献   

16.
上小学的儿子那天下午放学后回到家,喜滋滋地自我表扬了一番。原来是考语文了,他觉得写作文的时候几个词用得好,第一句用的是“金风送爽”,最后一句用上了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妻子先是夸奖了几句,接着随口问是不是单元测验了。儿子说不是,是替其他同学考的。妻子一愣,细细询问,儿子道出了详情,原来教育局到学校组织调研考试,在儿子的班上随机选了几名同学,其中有两名同学平时成绩不太好,老师怕他们考砸了,影响班级的声誉,就在班上另选了两名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代替他们考试,儿子便是其中之一。考试前,老师一再强调,名字不能写错…  相似文献   

17.
年年读书日,今又读书日。但对每年的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知道的有几,更遑论努力读书了。这绝非信口雌黄。每当读书日期间,你若问一问身边的人,对此节日的知晓度,多数人会满脸茫然地说:真的,“世界读书日”,我怎么没听说过?可见,世界性的读书节并未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初衷而走人人们的视界。读书,对一些人来说是件太奢太侈的事。  相似文献   

18.
张大庆 《教师》2010,(21):24-25
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做到“三会”,即会读书、会教书、会写书。会读书就是要爱读书,读好书;会教书就是要注重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课题研究;会写书就是要养成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的良好习惯,用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徐少璞 ) 近日 ,2 0 0 0年度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建昊奖学金”得主 ,河北青年进修学院李英夫同学 ,将所获得的大部分奖学金捐助给该院 4名特困生。李英夫同学是河北省民办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大学生。“建昊奖学金”得主献爱心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21日晚,重庆市璧山县公安局刑警队抓获12名吸毒人员,其中有一名17岁的少女。她叫张莹,生长在重庆市璧山县丁家镇,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家里很有钱。她从小学到初中读书勤奋,成绩优异,学校老师十分器重,父母亲心里也乐滋滋的:“乖女儿,好好读书上大学,要啥我们给啥!”然而,她有一些致命的弱点:任性、爱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