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洋务企业的一面旗帜。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的主持下创办,3年后招商局奇迹般地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商轮船公司击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下列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官督商办性质的民用企业,在其创办与运营过程中,直隶总督李鸿章不但具有积极倡导、给予资金支持、奏请经营特权、在外交方面予以保护等维持之功,而且对其经营模式影响至大。李鸿章规定该局"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基本上采取的是官方不介入,少干涉的态度。尽管1880年以后,李鸿章多次强调需加强对轮船招商局的监管与控制,清政府对该局的盘剥与压抑也是严重的,但总体说来,李鸿章在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及其经营模式的确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功大于过。  相似文献   

3.
轮船招商局是部分淮系人物创办的全国第一家民用企业,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招商局资金严重流失,限制了招商局生产规模的扩大,究其资金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招商局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其二是招商局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不统一.在此近一步探讨,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和重要“标志”“1.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2.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3.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第一个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年)。第一个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4.第一个资  相似文献   

5.
淮系集团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张勤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继续注重军事工业的同时并重于民用的第一个企业。它以清政府力图解决因外商在华轮运势力的扩张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背景,由惟系集团利用当时闽沪两局是否继续制造轮船这场争论产生...  相似文献   

6.
招商局是中国近代著名航运企业。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巨大破坏,招商局在抗战中不仅损失了大部分资产,总局也曾失陷。不过,在抗战大后方,招商局重新恢复了总局机关,并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克服了各种困难,维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故这段时期在招商局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廷枢及其业绩,在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特别是在轮船招商局的历史上,殊为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兹届招商局成立120周年之际,将他与招商局关系以及居间发挥的相应作用撰文论述如后。  相似文献   

8.
洋务运动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前后延续了30多年。不仅创办了军事工业,而且创办了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其中一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由单纯经营军事工业转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家企业,是兴办中国近代民用企业的先河,它的创办对于发展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确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第一,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和经营活动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地位。 1874年,轮船招商局刚刚开办不久,它倾其全力也只能开动4艘轮船(总计2435吨),到1876年的时候,它就已拥有了17艘轮船(总计11706吨)(刘广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商资本的竞争下,中国传统的航运体系濒于崩溃,经过一番酝酿,1873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作为外商资本的有力竞争对手,招商局在和外商资本的相互利益争夺中,双方既有针锋相对的抗衡,也有无可奈何的妥协。  相似文献   

10.
由清廷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等人于1872年12月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它对中国近现代民族航运业乃至一批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带动作用.轮船招商局将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到许多经济领域,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页.容闳是洋务派官员倚重的人才,他所具有的异人的秉赋、可贵的报国情怀、西方文化背景素养、人脉关系以及商战实践能力,使他有非同一般的见解.容闳所撰的关于创办轮船公司的建议、制定的<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者.从这个层面上说,客闳是创办轮船招商局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11.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民用企业,它的兴起打破了“利权外溢”的传统格局,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本文主要探讨李鸿章在其筹建,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近代民用企业,它的兴起打破了“利权外溢”的传统格局,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本主要探讨李鸿章在其筹建.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2008年6月第一次印刷版本<历史必修②>教材第34页记载:"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并于次年成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但是该书第70页却记载:"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而在本书第115页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又明确提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课本前后显然是矛盾的,那么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到底是哪国人又是谁于何时发明的呢?中国第一部电话究竟是何时开通的呢?  相似文献   

14.
轮船招商局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大型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其经营体制、经营理念在晚清洋务企业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源于西方的股份制被舶来中国之后,在晚清政治体制的束缚下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官督商办股份制度,并成为洋务企业标志性的运营模式。探索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股份制的特殊经营方式,对于继续研究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一批洋务派兴办的近代股份制企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买办与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船航运业是中国近代化起步较早的行业,轮船招商局是其代表。买办和新式商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投资于外资轮船公司,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旧式帆船业的衰落,为招商局的成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立在招商局成立之后,投资并经营了该企业。航运业的近代化,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近代化进程,带动了近代产业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电话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人教社2004年版必修2说“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07年版说“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步电话”:人民2005年版则说“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7.
从轮船招商局看中国近代股份制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份制最早起源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中国近代自办股份制企业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1872年第一家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为标志。继轮船招商局试办成功之后,19世纪80年代初掀起一股投资兴办股份制企业的热潮。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近代股份制的产生是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出现,企业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的经营原则,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略论清政府经营轮船招商局的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航运业是被迫开放的最早行业之一,也正是在这个行业,清政府比较成功地利用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在客观上提供的有利条件,借鉴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营管理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招商局从成立伊始就是为外资航运业的对立面出现的,在洋务派的扶持和保护下,轮船招商局采取切可行的措施,努力扩充自己的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封建的清政府终究不能使它在竞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正>高阳(1892-1943),中国近代教育家。字践四,江苏无锡城郊皋桥人。1909年入上海吴凇公学。后进上海圣约翰大学、苏州东吴大学。1914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法制经济,获文科硕士学位。1917年回国,先后任暨南大学教务长、商科主任及中国公学大学部教务长。1920年捐献全部家产创办私立无锡中学(现无锡市第三中学),其毁家兴学之举,为时人所称颂。1926年任职招商局,第二年春天辞职,南游广州,任广东省政府秘书。因看不惯官场作风,当年秋即又辞职。1928年10月任中央大学区民众教  相似文献   

20.
<正>郑观应(18421922 ),清代教育家,思想家。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人。1858年到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同时自己经营贸易。1880年后历任上海织布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汉阳铁厂总办,粤汉铁路总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