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下,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成为一种必然。首先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其次组织历史活动,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途径,要搞好历史课教学,需多方启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历史课堂教学要抓好“四度”,即挖掘教材的深度,调动学生的广度,课堂训练的密度和教学艺术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一些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何充分地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兴趣,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从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仍是当今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莉  陈燕 《考试周刊》2011,(38):173-174
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设备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因此对历史课没有兴趣。想要学好历史,首先要有兴趣。历史课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习与兴趣的关系;抓住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孟广杰 《成才之路》2011,(32):58-58
历史课给学生展示了上下五千年的事件、人物和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遗憾的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热情。本文从明确学习目的、巧设问题悬念、巧用识记技巧和丰富教学形式等方面探究提高历史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课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中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厌烦,学生对历史课普遍缺乏兴趣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中学历史教学要重塑历史课堂,使历史课有鲜活的生命力,还历史课形象、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就必须讲究授课艺术。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从教学语言、历史故事、乡土教育、诗词运用、教师魅力五个方面来解析历史课的魅力,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高为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把自己磨炼成为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片喜闻乐见的历史课乐园。  相似文献   

10.
对于所有人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向课堂要效率应该从学生爱上历史课开始。因此,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就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起点。要实现这点,方法和策略有很多,如利用精彩的导入,开展历史第二课堂,运用激励的语言,利用图片、图示、视频资料,新奇的提问方式,关注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情感的变化,培养持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从书本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本文从开展历史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培养学生历史课外阅读的方法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是勤奋的内在动因,它甚至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历史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体会,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给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等优点以展示所学内容,进而充分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在历史课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1.情境再现,激发兴趣。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去学习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教历史?历史课该怎样上?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说我们许多长期在一线从事历史教学的老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多年来,我们一直受考试分数的左右,使得历史课堂教学显得十分功利,使原来生动有趣、学生喜爱的历史课失去了吸引学生的色彩,更不用说展现历史的魅力了。经过调查,部分学生感到学历史和听历史课很厌恶,是硬着头皮在学。日前,我听到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非常震撼。那时她正在复习小学六年级的历史,她突然说:“以后打死我也不读文科。”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背历史头痛。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课的一个基本要求 ,是令学生掌握教课书中的重要人物、年代、地点、事件、事物等历史基础知识。所以说 ,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历史课的一大特点 ,也是有些学生对历史课感到头疼的原因 (当然 ,这并不是说学习历史就不需要理解、分析、综合 )。鉴于历史课需要大量记忆的特点 ,如何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使他们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动脑筋想办法。在这方面 ,我的做法是把历史教材内容编成歌谣 ,搬上课堂 ,让学生欣赏咏记。下面举例说明。《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二课讲述“祖国境内最早的人…  相似文献   

16.
谢春秋 《成才之路》2013,(20):48-48
新课改就是打破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用新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存在一种现象:学生喜欢历史,却讨厌上历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课堂上那枯燥乏味的讲授毫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初中历史课历来为学生所轻视,什么样的历史课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呢?我们认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为此,我们在历史课教学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岁~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  相似文献   

18.
李海利 《考试周刊》2014,(4):122-122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从激发、培养、激活、调动、强化学习历史兴趣多层面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传统历史教学给学生的巨大压力是教学者们面临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课的乐学思想作了详尽阐诉,通过对教学现状、学生的心理、及教学环境的剖析,指出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端正其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的法宝。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行浅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