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东 《上海集邮》2004,(6):i003-i003
经过十年坚持对电话卡的收集研究,去年9月,我编组的“竞技运动”专题卡集应邀参加德州电话卡展。这部被戏称为“十年磨一剑”的卡集,得到许多卡友、评委的认可,获得银奖。作为一个工薪阶层,我对集卡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投入,但长期不断的积累,使我现今已收集了100多个国家的2000多枚体育卡品。从中精选部分编组成八框专题卡集,其间虽经历许多艰辛,但也增长不少知识,感受到集卡的乐趣。 我1993年开始集卡。由于自小对体育运动的偏爱,因此一开始就选定体育专题电话卡作为重点收藏项目。为使卡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几年来我十分  相似文献   

2.
集卡情结     
揣着一堆电话卡,揣着一颗期待的心,我漫步走进了复旦3206教室,也从此走近了电话卡的神奇世界。 记得三年前,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己拥有了一张极为普通的IC卡。我被卡面上独特的空间几何图象所吸引,于是也开始了我的集卡之旅。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集卡爱好者,起初我也只是纯粹地以欣赏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名人的丰功伟绩、高尚品质,时时感染和鼓舞自己。所以,笔者比较喜爱收集国内外人物电话卡,多年来收藏近2000枚;经多次编排修改,精选539枚卡编组了8框128个标准贴片《华夏名人》专题卡集,有幸在去年德州第三届电话卡展上获银奖。现将编组体会与卡友共享。  相似文献   

4.
我外婆72岁了,原本是个脾气很好的人,跟同事、家人相处得都很融洽,但是近些年却越来越固执了,就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例如,有人上门推销电话卡,因为就她和我外公两个人住,当时我外公怕不安全不让开门,她不听,不仅买了还让人进屋坐。事后我们都跟她说:一是她不能辨别电话卡的真假,可能会上当;二是两个老人在家,让陌生人进屋是不安全的。她都听不进去,说试了卡是好的。所以后来又有来推销电话卡的,她还是照样,结果那回就买了张假卡。我们都以为吃一堑长一智吧,但是她又买了第三次。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国内各大电信营运公司分别发行了一些异形电话卡。国内首套异形电话卡究竟出自哪家电信公司?在许多卡友中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首套异形电话卡是:2001年9月21日-25日,在南京  相似文献   

6.
201电话卡是上海市电信公司专门为广大学生朋友推出的一种电话卡。客户可以在上海绝大部分校园里、由电信公司特别安裝的201话机上,或在上海本地任何一部双音频电话机、IC卡话机(无需插卡)上使用该电话卡拨打国际、国内、港澳台电话和本地电话。  相似文献   

7.
傅瑾文  朱玉英 《上海集邮》2003,(1):C004-C004
读者肖 复问:听说客户可以按自 己的要求制作电话卡,请问如何制作?答:电话卡是由电信部门设计制作的。上海电信卡事业部本着更好地服务于民的宗旨,推出个性化委制卡。客户可以用自己喜爱的照片或在营业现场免费拍摄照片,来制作"200"电话卡。这样,一张小小电话卡既可用来打电话,又可作为照片欣赏、留念。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南平市电信分公司发行的个性化电话卡,不但数量多,而且品种五花八门。今年5月发行了一套一枚的明信片式异形卡(长175mm,宽111mm),相当于4张普通电话卡大小,编号为:NP-GG-39,  相似文献   

9.
李智启 《上海集邮》2003,(2):C002-C002
著名电话卡收藏家杨鸣先生,曾在福州市邮购中心举办"杨鸣极限明信片、电话卡专题藏品展",展出了杨鸣个人收藏的极限明信片32部专题,68个展框,共计2053张,这是我国首次个人极限明信片专题展。为此,福建省电信公司专门发行"杨鸣专题藏品展"200电话卡(FJ-ZN-18),一套2枚,面值均为20 1元,共发行300套。其中一枚以杨鸣收藏的"武夷山玉  相似文献   

10.
错卡谈     
电话错卡,电话卡家族中一朵奇葩,电话卡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电话错卡之所以被广大卡迷所喜爱,因它不但是珍、罕、错为一体的特殊卡品,还是研究、探讨电信发展史和电话卡制造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电话错卡是通过正  相似文献   

11.
杨扬 《上海集邮》2004,(8):i002-i002
“品”者,物也;“相”者,外貌、外形也。品相,亦物的外貌特征。品相的好坏,有时决定了物的收藏与投资价值,除非是孤品,否则在品相上就有文章可做。作为收藏品的电话卡也不例外。 品相,对于电话卡来说至关重要。同一种电话卡,极品卡与品相低下卡,其任何价值(剔除新卡的使用价值)都有天壤之别。收藏一枚极品级的电话  相似文献   

12.
林仁光 《上海集邮》2003,(10):i001-i001,i004
近年来,一种新的电话卡族--密码电话卡,横空出世,在卡坛纷纷登台亮相,令业内外人士刮目相看。全国信息产业界的各大集团总公司及其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各地、市、县(市)的分公司,无不争先恐后地推出各种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密码电话卡,为卡坛增  相似文献   

13.
沙伟 《集邮博览》2010,(12):80-83
201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7周年的日子。为缅怀一代伟人,我国电信部门曾发行了不少纪念题材的电话卡,其中就包括笔者收藏的有关毛泽东和家人的专题电话卡三套,即2004年11月中国铁通湖南分公司发行的CTTHN-2004-T1《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1周年》电话卡一套12张(以下简称湘铁通卡);2004年中国卫  相似文献   

14.
王纯道 《上海集邮》2003,(7):i003-i003
"97上海国际邮品展"上,著名 电话卡收藏家杨鸣先生凭借一部《邮 卡是亲兄弟》卡集,荣获三等奖。这 部卡集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将集邮中的极限明信片与电话卡编组在一起,确切地说,是一部邮卡集。极限明信片是票、片、戳三者一致,最大限度和谐统一的邮品;而配上相似图案的电话卡组成  相似文献   

15.
思雨 《中国集邮》2001,(4):38-39
中国电信日前披露了2000年发行的电话磁卡、IC电话卡发行量。从披露的数据来看,7枚生肖卡的发行量已彻底明朗。其中,除了《庚辰龙年》的发行量为23.3万套之外。其余6枚生肖卡的发行量均为22.8万套。在常规的IC电话卡方面,套卡发行量最多的是《移动电话》IC电话卡,发行套数为184.4万套。紧随其后的是《迈进2000年》IC电话卡,发行套数为132.2万套。发行量最少的是《中国电信集团成立》IC电话卡,发行套数为56.99万套。紧随其后的是《鸟类起源》IC电话卡,发行量为59.37万套。IC电话卡中的第一枚生肖电话卡-《龙》年生肖IC  相似文献   

16.
动漫卡欣赏     
《上海集邮》2004,(10):i002-i003
卡票动漫卡 2002年8月,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动漫展上首次推出了动漫展门票与电话卡相结合的“卡式门票”,在长条形门票中,印上一枚201电话卡,门票售价15元,附赠5元通话费。门票、话卡巧结合,一经推出就受到集卡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插花艺术     
李茂长 《上海集邮》2004,(8):i004-i004
南京、广东、洛阳、台湾等省市都先后发行过插花题材电话卡。除了直接表现,还有在表现世界名画的同时间接表现插花艺术。如电话卡上的凡高《向日葵》就是表现花瓶中的向日葵。南京也发行过一枚俄罗斯画家的插花艺术电话卡。 插花艺术源于我国。六朝时期,在佛像神龛前供鲜花,爱美是人的天性,因此总是将供花插放得  相似文献   

18.
    
从来都不曾正正经经地收集过什么,却一下子被电话卡精美的图案、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加之又是外地学生,为电信事业作贡献是免不了的了。 起初也只是随缘,买到什么是什么,零零碎碎,总不成样子。渐渐地,会因为对一个主题的喜爱而四处奔走求购。犹记  相似文献   

19.
电信卡苑     
在祝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著名电话卡收藏家黄以琳先生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怀着对党无比崇敬的心情,编组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卡集。该卡集内容详尽、章节清楚、话卡丰富,是一部较成功之作。而电话卡集藏爱好者王政先生编组的《上海 你好》卡集,热情讴歌了上海  相似文献   

20.
浏览全国各地发行的电话卡,非花卉题材却含有花卉图案的电话卡也不少。1995年广州市“中华民间卡协交流会纪念”卡以玉兰花为图案;广州市全套4枚“邮电系统大学毕业生表彰大会纪念”卡则使用了4种不同的花卉图案。各地发行的大部分剪纸艺术电话卡图上,都有大小不一的花卉形象。从生肖龙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