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于1989年改革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公布了新的教学大纲——《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新大纲”)。新的课程设置和新大纲,小学从1992年起实行,初中从1993年起实行,高中从1994年起实行。这次改革的特点,是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连贯起来考虑,由于高中教育已经普及,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意义事实上已不存在。这次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面向21世纪、能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具有丰富情操的人。具体的目标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命题指导思想,政治课可实行开卷或半开卷.  相似文献   

3.
《吉林教育》2005,(3):24-24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长春市作为吉林省课改实验区之一,在2005年实行初中毕业生考试、综合评价体系和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第一步:2005年和2006年为中考改革的过渡期.改革的重点是废止指标生制度,采取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入高中的作法。第二步:从2007年起,在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成绩将作为学生毕业与升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起,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新课程的改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期待着教师改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初中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实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呢?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继续推进中小学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小学将减少书面考试次数,书面考试可以实行开卷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同时.积极进行口试、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测试和考查的探索,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初中除语文、数学、外语可举行期中、期未考试外,其他学科只举行期未考试或考查,教师不得公布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6.
徐匡迪市长在市人大十届四次全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上海到2000年要基本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而初中入学办法改革,正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具有关键性质的一步。一、本市初中入学办法改革不断深化,取得突破性的进展80年代中期,本市就开始了初中招生办法的改革。自1986年以来,本市郊县已经实施小学毕业生免去升学考试就近升入初中,重点中学高、初中分离办学。在市区也进行了多种改革的探索,到1990年,各区均已实行了“划小块,填报一个志愿,就近入学”的办法。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学生升初中的激烈竞争。1991年本市正式制定了《上海市市区初中招生办法改革方案》,根据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首先取消全区选拔性统考,实行绝大部分学生划块就近  相似文献   

7.
加强学生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是初中物理课程主要的教学方向,努力促进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加强对物理的应用.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在实行新课改后,也被提上了日程.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必须被打破,以适应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优秀的物理人才和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谈初中入学改革1998年,北京市应届小学毕业生将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就近入学”的操作方法初中的“就近入学”,是建立在小学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的。我市小学已实行就近入学多年,小学生一般是按照户口所在地到相对较近的小学登记入学的。但是由于中...  相似文献   

9.
1986年,我市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调查和反复论证,做出了“实行初、高中分设,取消小学升初中全市统一考试、取消重点初中”的重大改革决策。从这年的秋季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取消重点初中,取消了初中招生考试,所有合格的小学毕业生以校为单位,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对口直升初中,全市绝大部分中学初、高中独立设校。这是一场关系到教育思想、考试制度的重大改革,为我市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中考开始,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首批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单独命题的学业考试,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打破了以往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尺的高中招生制度.不少学者认为2005年中考改革力度之大,是50年来前所未有的.实验区扩大到500多个,中考改革全面铺开.按计划,到2007年将有20多个省全面实行新中考.在2005年的新中考中,呈现出以下新的动态.  相似文献   

11.
贵阳市2008年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网上录取、增加配额生指标、体育成绩计入总分等改革措施。《贵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近日出台,方案中提出四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5年至2007年,对于中考数学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三年.2008年参加二期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学生将进入考场,同时随之而来的是2009年全部考生都是参加二期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中考开始,17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首批初中毕业生参加了单独命题的学业考试,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打破了以往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尺的高中招生制度.不少学者认为2005年中考改革力度之大,是50年来前所未有的.实验区扩大到500多个,中考改革全面铺开.按计划,到2007年将有20多个省全面实行新中考.在2005年的新中考中,呈现出以下新的动态.  相似文献   

14.
邓国庆 《教师》2010,(5):92-93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仍然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明确对学生的合理要求是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健。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银川市决定今年在一、二、九中和部分一般中学实行高、初中脱钩办学。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加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在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决策,同时提出了初中分流的思想,即初中毕业后,一部分学生上普通高中,一部分学生上职业高中或者中专、中技学校。由于原来的体制,容易以削弱初中的办法加强高中和导致初中毕  相似文献   

16.
翟永峰 《教师》2015,(6):93
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是对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的改革与创新。为了更好更快地落实与完善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对初中物理实行相应的教学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主要在分析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如何实现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吴小钢 《甘肃教育》2014,(16):94-94
正初高中剥离办学的缘起,大致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财力越来越殷实,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相配套的许多政策,小学和初中是同步落实的,如学杂费全免、两免一补政策等,尤其是小学与初中教师实行绩效工资。为了便于管理,各地许多小学和初中实行一体化办学。原来初中与高中一体办学的完全中学,似乎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一轮  相似文献   

18.
杨云生 《教师》2008,(14):53-53
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已实行几年了,面对视野越来越开阔的学生,老的班级管理办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在新的教育环境中,班级管理旨在方略。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彻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有效地提高小学和初中教育的整体质量,1982年,我们开始对苏州市区初中招生制度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1984年取消初中招生考试,改由各区组织毕业会考,除两所重点中学先行择优录取外,其余30余所中学均实行就近入学。1987年取消重点初中,全部实行就近入学。1990年取消各区毕业会考,由学校自行命题组织毕业考试。  相似文献   

20.
师专体育专业实行主辅修制,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的适应农村初中需要的教师,是当前师专体育专业综合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