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和保障国家用水安全需要阐述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灌溉用水管理模式改革和稳定推进农业水价改革两方面叙述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对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通过分析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和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西是我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不仅水资源总量少,而且水体污染突出,农业用水资源少且效率低下.通过"开源",充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和跨流域调水;"节流",营造植被改善水环境、提高雨水利用蓄水保墒、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化学节水技术、加强宣传教育节水意识等措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6-16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计划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净增有效灌溉面积3000万亩,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近日表示,实现上述目标后,可以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0亿kg,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形成农业节水能力200亿m^3,增加生态用水,基本遏制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地下水超采现象;可提高农田灌排保证率和灌水质量,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一个水缺乏的国家。长期面临着用水短缺的制约,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干旱的连年发生,给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这样的农业大国,理所当然是用水大户。而且我国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有很大的节水开发潜力。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用来提高农业生产的利用率,来满足生产较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出路,更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治黄科技信息》2005,(6):19-20
《人民日报》报道 在甘肃河西走廊部分地区,一方面农业缺水严重;一方面用水仍有浪费现象。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变“大水漫灌”为“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本文参考国内外农业节水灌溉,设立了以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治黄科技信息》2005,(5):20-21
新华网报道水利部部长汪恕诚15日在此间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hm^2,基本完成现有粮食主产区主要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水资源的利用中,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分别占总用水量的80.31%、14.11%和5.58%.由此可见,甘肃省节水的重点应该是农业,即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因而必须以学科交叉性的重大前沿性技术研究为出发点,研发与农业节水相关的重要关键技术,探索建立适合本国国情、本地实际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甘肃省2001-2010年农业、工业、城镇公共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结构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以及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用水减少的因素。工业用水主要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及工业总体结构有关。城镇公共用水受建筑业发展的规模和服务业的结构影响。居民生活用水中城镇化是生活用水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人口的增长也影响生活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与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