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俊 《上海集邮》2001,(11):16-17
JI6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小型张是第一次在一枚邮票上画出我国56个民族的“全家福”,图稿作就是后来设计J999-JJ《民族大团结》邮票的周秀青同她的丈夫金捷中。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邮票大部分是由北京邮票厂印制的,所以,喜欢收集带厂铭邮票的集邮者,收集到最多的就是“北京邮票厂”厂铭。有的人以为新中国邮票上的厂铭比较单调,收集和欣赏的意义不大,我却并不这样看。我素来钟情于厂铭邮票的收集,在整理与欣赏的时候,常常感到看似十分单一的“北京邮票厂”厂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信息。比如,几十年来它的字体变化就很有意思,其变化的原因、背景等,就很值得我们去探讨  相似文献   

3.
宋琛 《中国集邮》2000,(12):20-22
小全张是指四周带有装饰边的全套小张邮票。在集邮的心目中,小全张是全套邮票的集中表现,被誉为邮票“全家福”。世界上第一枚小全张诞生于1937年9月15日,是比利时发行的附捐邮票,主图为伊丽莎白皇太后的半身像,左上角绘有提琴的一角,其中的附捐额系图中主人设立的音乐竞赛基金。该小全张内共有4枚邮票,整张票幅为111×145mm。我国的小全张始发于1944年10月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4年开办“全家福故事”以来,我们为您奉献上了多张经典全家福图片,从欧洲各著名俱乐部全家福图片到国家队的全家福,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全家福图片,均极具收藏价值。球队的人员在不断变化,全家福的主人也在不断更新,每张全家福都是那个时期的经典,让我们去为现在或将来的全家福而喝彩……本期,我们首先为您推出——  相似文献   

5.
2005经典记忆     
在决定将这几幅2005年极具收藏意义和养眼价值的全家福图片敬献给读者的时候,作为编者,我们强烈地意识 到,新的挑战随着新年头的来临又已经呈现在面前了。已经陪伴读者走过了两个年头的“全家福故事”在这个辞旧迎 新之际除了很想感谢它的读者、它的知己,更重要的工作是整理行囊蓄势待发,继续更为精彩的足球世界之旅。新 球衣、新阵容、新风貌,2006年的“全家福故事”将为您一一展现;新故事、新激情、新缘分,就让我们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6.
杨波 《集邮博览》2013,(10):10-12
1974年4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普16《革命纪念地图案普通邮票》,全套共有14枚,其中第9枚为面值20分的“古田会议会址”图邮票。我只对普票的使用方法感兴趣,对“普16邮票的使用”这一选题的邮品有将近10年的收集经历。喜欢普票的集邮者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法,大家都玩得很高兴。下面,以“普16”20分邮票的使用为例,谈谈我的玩法,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集邮》2000年第12期所载《小全张邮票中的全家福》一,开头的短短200多字,读起来颇令人费解。作说:  相似文献   

8.
姬哲 《中国集邮》2000,(10):27-27
在邮票市场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专门拦截进邮市卖邮票的人,人称邮市上的“狼”,他们没有固定摊位,没有营业执照。这些人多是在市场门口,只要看见提着兜儿进市场的陌生人.他们就向前关心地问“卖邮票吗?”假如卖邮票的犹豫一下,或说“卖”,这些人就呼拉围上来,“看看你带的什么邮票”,于是鲸吞蚕食地瓜分起来。  相似文献   

9.
近阅邮刊,看到王庭松先生的《以毛泽东诗词作邮票图名的邮资票品》一文,该文列举了多枚以毛泽东诗词为图案名称的邮票。诗言志,用诗词作图案名称,能够形象而深刻揭示主题,含意深远,让人耳目一新。新中国邮票中,除以毛泽东诗词为图案名称的邮票外,还有多枚以其他诗人的诗词作图案名称的邮票,现择取几例分别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大老宋”,就是宋兴民。这是从当年邮政总局叫起来的。因为他身高块头大,叫他“大老宋”,很形象,他也感觉很亲切。说大老宋“兼具三家”,是说他在邮票发行、邮票设计、集邮事业方面,扮演的角色,做出的成就。不会画画的邮票设计家从1956年到1985年的三十年间,除“文革”时期已不能工作的三四年时间外,他对我国邮票的选题、设计、发行工作,是具体的负责人,是“总编导”,是“总设计师”。包括孙传哲和我先后担任设计室主任期间,几  相似文献   

11.
陈耀明 《中国集邮》2001,20(7):39-39
《聊斋志异(第一组)》,以硕大的票幅,精美的画面,为我国古典文学系列邮票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很受邮迷的喜爱。《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640—1715)是山东淄川人,字留仙,自号“柳泉先生”,世人称他为“聊斋先生”,故居在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255120洪山邮政支局)。此套邮票发行后,蒲家庄便成了邮迷们趋之若骛的“原地”了。但是,邮人们多有不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311604)也是&;lt;聊斋志异&;gt;邮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地。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邮票市场异常火爆,投资邮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将邮票视为“绿色股票”,称邮市为“第二股市”。在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美丽光环包裹下,一大批原来对邮票不甚了解的人纷纷涌入邮市“淘金”。似乎“炒邮” 已完全成了一种投资的手段,而由此引发人们对邮市的种种幻想和大量媒体并非恰如其分的宣传,更使盲从者日众。号称全国四大邮市之一的广州人民公园邮市,在双休日内整个公  相似文献   

13.
查尔斯 《集邮博览》2011,(12):72-73
“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曾发行过多套与中国题材相关的邮票,受到中国集邮者的关注。为迎接2012年中国“龙年”的到来,列支敦士登邮政于11月14日发行了该国首套以中国生肖为主题的“龙年”邮票,为其进一步贴近中国集邮界和集邮者增添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14.
黄山 《上海集邮》2004,(7):22-23
去年8月,江西曾仲来信与我讨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方邮票”。他已收集了不少这种“地方邮票”及其首日封。说起来很惭愧,我在美国集邮十几年居然没听说过这种“地方邮票”,于是赶快上网查寻,但网上有关资料不多。此后,我进入一  相似文献   

15.
李厚禄 《集邮博览》2018,(12):46-47
一、何谓“会徽邮票”本文所谓“会徽邮票”,包括以会徽为选题或以会徽为主图的邮票,前者如2005—28《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后者如纪49《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第四届代表大会》的两枚以“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会徽”为主图的邮票。中国邮政发行的会徽邮票中,以会徽为邮票主图或邮票主图一部分的邮票较多,而以会徽为选题的邮票并不多。本文的“点”,是指“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6.
邵林 《上海集邮》2000,(9):41-42
集邮者在进行传统集邮的同时,往往会对邮票上的图案发生兴趣。比如,专门收集中国邮票的集邮家马任全,他也曾收集过一些外国邮票,因为他的生肖属马,所以特别留意画面上有马的各国邮票,口久自然形成一部马邮票的专集;王纪泽和张包平之是一对因集邮而相识、相爱的伉俪,他们除了专集红印花邮票外.还专门收集夫妇双人像邮票。这是与传统集邮不同的另一种方式,不以邮票的发行国家(地区)、年代、票种为界限,也不追求每套邮票必须“全”,而是只以邮票画面反映的内容或邮票发行目的(简单地说,是指邮票纪念或宣传的事物,一般为邮票的票题)作为取舍的依据,这类集邮方式称为“专题集邮”,最初的专题集邮又称“图别集邮”。  相似文献   

17.
我收集的外国极限明信片不多。最近随便翻阅一些以名人为主题的极限片,现选出几枚供欣赏,顺便写一点“阅后感”。图1是保加利亚的列宁片。1949年是列宁逝世25周年,保邮政部门为此发行了2枚一套的邮票,这是保加利亚有关列宁的整套邮票,印量低值的200万枚,高值50万枚,目前市场上仍很多见(市价不到10元人民币)。但这枚极限片却很难见到,这是因为50多年前极限片并不像现在这么受  相似文献   

18.
按照计划,5月18日,我国将和欧洲的列支敦士登公国联合发行一套两枚绘画邮票。列支敦士登位于欧洲中部,介于瑞士与奥地利之间,是个内陆国家。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约32000,多为日尔曼人,官方语言是德语,多信奉天主教。首都瓦杜兹,货币为瑞士法郎,以风景秀丽和邮票精美称著。国名德语意为“发亮的石头”。回顾历史,列支教士登,这个有着邮票王国之称的欧洲小国曾经多次与外国联合发行邮票,其中主要是参与发行1960年以来所有的欧罗巴邮票(如果欧罗巴邮票也算作是联合发行邮票的话)。除此之外,列支敦士登  相似文献   

19.
咎鸿祥 《收藏》2007,(5):157-157
“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八个样板戏盛行,并且全部被搬上邮票,数量有5套23枚之多,并创下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的几个“第一”。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7,(9):141-141
“绝版清代邮票限量300套发行,附有鉴定专家亲笔签名证书……”近期,北京市出现了许多出售珍贵邮册的广告,以标榜限量发行,列举了许多同类邮票在拍卖会上的飙升行隋。这些邮册动辄几千几万元却都声称极具升值潜力,让许多投资者心动。但业内人士称,邮票收藏圈子里的人绝对不会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