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一种价值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现代化:一种价值选择北京理工大学 杨东平1983年,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首次提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任务。1993年初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纳入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但并未...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的现代化,而公民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之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教育的率先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现代化教育包括全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适合社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运行机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等。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实施“重点投入,优先发展”、“确保基础,高层统筹”、“集中几点,放开一片”、“经济制导,法规制约”四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中西部发达地区已基本具备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条件,推进教育现代化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要在中西部较发达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解决思想认识、经费和农村教育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表明,后发型国家对先进国家的现代化追赶同时伴随着教育与人力资本的超常规积累与超越,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鲜明的先导性与前瞻性作用。基于多重现代性理论,通过对拉美模式、东亚模式及印度模式三种典型的后发型教育现代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后发型国家或地区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既存在技术模仿、制度模仿及强烈的发展意识三类后发优势,也面临着“依附论陷阱”“人才陷阱”“钟摆困境”和“修昔底德陷阱”四重转型难题。当前,中国教育现代化尤其以“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五千年文明存续”的文化根基及社会主义因素和教育公共性不断增强的特殊性,成为全球后发型教育现代化中崛起的新形态,为后发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路径与新选择。展望未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将激励和鼓舞后发型教育现代化国家走出一条能够解构“现代化及西方化”的定式思维、发挥教育对现代化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教育合作、推进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教育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却是1993年以后的事情。1993年我国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此,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我国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亮出的发展教育的一面大旗,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也成了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具有提升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助推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内涵。当前,高职教育国际化呈现出“理念提升、备受关注”“内涵加深、身份转变”“专业广泛、产业引领”“沿海活跃、内陆缓慢”等发展特征。在现代化征程中,学历层次差异是影响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发展的原生性因素,疫情创伤和世界变局是阻碍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次生性因素,“援外”政策导向是影响高职教育国际化平衡发展的派生性因素,致使高职教育国际化陷入困境。基于院校本位,从构建院校国际化内部治理体系、对标国际标准拓宽现代化发展空间、将开放办学纳入现代化轨道等维度架构高职教育国际化推进策略,以期用“国际化”手段实现“现代化”目标,助力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出席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时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周济指出,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如何从全国的实际出发,加快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当前,针对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一方面要坚决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速发展西部地区教育,积极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教育振兴,大力促进中部地区教育崛起;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路径。老年教育现代化应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坚持“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理念,以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努力克服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的基本障碍,实现老年人“有学上”和“上好学”。研究基于对老年教育现代化的阐释和内涵,构建了县域老年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22年度浙江省域内90个县(区、市)开展了老年教育指数测评。结果显示:浙江县域老年教育指数均值为65.56,老年教育参与率12.54%,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数字化赋能不足,表明现阶段浙江老年教育发展仍处于基本保障水平。研究表明:老年教育现代化是以“精神性成长”重塑老年教育目标,以县域为单位推动老年教育城乡均衡,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服务丰富老年教育供给,利用数字技术促进老年学习变革创新,在公平基础上开展的一场老年教育“质量革命”。推进老年教育现代化,可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终身学习的向往,同时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老年事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整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区域教育地域性、整合性、多元性等特征筑牢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基,并以协同发展、评价驱动与治理现代化探寻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中国路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一体化”作为长三角发展的核心内涵,一市三省教育现代化历程既有共性,在实践探索进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经验与特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更高起点推进长三角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还需从优化治理机制、突破协作壁垒、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完善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开展更多理论思考与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现代化作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深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的深化离不开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支持。但是,中国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发展现状明显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学科发展还不成熟,体现在教育管理学科归属摇摆不定、教育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背离、教育管理学科研究团队合力不足等方面。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应坚持“中国风格”的教育管理学科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组建“中国气派”的教育管理学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杨婷 《教学与研究》2023,(10):31-39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同构、理论同构和实践同构。中国式现代化主体的多元性、领域的多维性、发展的动态性,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进而发挥促进“万众一心”、实现“贯穿始终”、推动“同频共振”的积极效能。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所具有的政治引领力、社会凝聚力、铸魂育人力、风险防范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战略“何以可能”的问题。由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推进,又自我赋能推动自身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教育现代化发展已历经几百年。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在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尝试过应激追赶型教育现代化模式,在“五四”运动至改革开放前尝试过植入型教育现代化模式,但实践证明都是不成功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就必须根据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教育发展实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内生追赶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现代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目标,一个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的态势正在形成,实行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战略已成必然。所谓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推进战略,是指在我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机尚未成熟时,先在部分发达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而带动全国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最终在全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教育现代化实现方式的战略选择。一、实施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战略的必然性与可能性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以…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共同研讨了推动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探析其思想,发现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理论先导的共识下,明晰中国式现代化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学科体系的建设任务下,加强中国教师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实践理念的贯彻引领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高质量教育公平的追求下,完善我国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学历层次教师的需求增长和“国优计划”背景下,推进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发展;数字时代全球化趋势下,大力促进科学化数智化赋能高质量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基础教育定位于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定位于“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动因是什么?是主观的臆断还是客观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教育终极关怀自身存在着种种的局限,它不可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于现实教育,理性地重新定位教育终极关怀,寻求中国教育现代化自己的路径,以确保教育健康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极关怀”和最大关怀。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偏低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最大短板。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我国全面教育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参考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照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总结并提出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衡量指标门槛。借助SWOT态势分析法系统模型理论,建立可视化矩阵模型,系统、全面、有针对性地提出“SO—增长型“”WO—扭转型“”ST—多元化”和“WT—防御型”战略,探索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现代化,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是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整体的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教育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先行的现代化,教育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如大力兴办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需要注重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谋划推动教育工作,积极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新时代中国教育学,研制出台教育强国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