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柯 《青年记者》2004,(5):28-29
纸介媒体已经进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读图时代。那么读图时代对纸介媒体新闻摄影队伍的最大挑战何在昵?我想,其一,摄影工具的飞速进步对新闻摄影队伍带来了挑战;新闻摄影队伍整体凸显新闻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准备不足。其二,新闻图片的生产、加工和使用需要机制创新。一在读图时代,传统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2.
当今报纸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图文并重”也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图片的运用越来越被重视,图片报道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已真正担当起主角。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和过硬的摄影本领,在“抓拍”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读图时代"的到来,最大限度地运用新闻图片激活报纸版面,给新闻摄影展开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读图时代"对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张好的图片可以说是一图胜千言。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在创新上求突破,不断更新拍摄理念、意识、手法等,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对新闻图片的期待。要更加突出新闻意识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新闻摄影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图片的信息含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们的阅读方式已进入读图、读题(标题)、读头版时代。简洁明快、视觉冲击力强的图片新闻更加受到读者的关注和青睐。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态势下,要吸引更多的“眼球”,纸质媒体必须强化精品新闻图片意识,做好新闻图片的“精美大餐”。图片编辑必须在数以千万计的图片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图片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揭示新闻事件本质,引导读者迅速理解媒体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并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5.
报纸的读图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新闻界流行起一个新概念:“读图时代”,即报纸为适应社会的变化,改变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模式,图片(主要是新闻摄影照片)将在当今报纸的版面中占主导地位,读者读报习惯也将由以前的读字为主改为读图为主。一些报纸的确呈现这样的状况,最大限度地用图片激活版面,报纸图片不仅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尺寸也大规模放大。“读图时代”成为在研究报纸的领域引用率极高的词语,有人称:21世纪的报纸将进入“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6.
读图时代的新闻图片伦理 人类不知何时进入了所谓“读图时代”,这给新闻摄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新闻图片是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摄影记录,那么新闻图片能不能进行前期和后期的处理和加工?这个问题其实早在电脑发明之前就出现了,当时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是否能够摆拍.根据笔者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的一些名作,特别是一些家喻户晓的战时新闻图片在战后引发了诸多质疑,如罗伯特·卡帕的《共和军士兵之死》、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的《胜利之吻》、乔·罗森塔尔的《国旗插上硫磺岛》以及叶夫根尼·哈尔杰伊的《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均被怀疑乃至被确认为摆拍之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自古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作为广义人范畴的新闻摄影人,“图不感人誓不休”的追求精神,并不亚于历史上以字创造过辉煌的哲人。尤其当人类步入读图时代,图片的作用已被提升到与字并重的位置。而且在市场差异性竞争过程中,图片的招徕功能已远远大于字。作为新时期的新闻摄影人,要竭力适应读图时代,必须认真解读新时期新闻照片的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人自古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作为广义文人范畴的新闻摄影人,“图不感人誓不休”的追求精神并不亚于历史上以文字创造过辉煌的人物。尤其当人类步入读图时代,图片的作用已被提升到与文字并重的位置。而且在市场差异性竞争过程中,图片的招徕功能已远远大于文字。作为新时期的新闻摄影人.要竭力适应读图时代,必须认真解读新时期新闻照片的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9.
李杨 《当代传播》2002,(2):88-89
2001年金秋10月,在昌吉召开了第十一届新疆“新闻奖”摄影作品、报刊使用图片评选会,这是进入21世纪新疆新闻摄影界第一次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发展与改革的会议。前十届评选会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使新疆新闻摄影事业和报刊使用新闻图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报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新闻图片精品,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增强了报刊的宣传及报道效果,并形成了新疆新闻摄影的特色。当历史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报刊也步入了“读图时代”。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  相似文献   

10.
如今纸媒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并茂”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突发事件报道以其自身灾难性、不可预知性、现场性等...  相似文献   

11.
“读摄影与美术 □范长敏 浅析新闻图片运用中的不良现象图时代”的概念最初可能是新闻界或出版界提出的 ,时间大约是上个世纪末期。对“读图时代”产生的原因 ,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电视普及的拉动” ;有人说是“互联网崛起的冲击” ;有人说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晶” ;也有人说是“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的需要”。笔者以为 ,上述各种“说法”的“综合” ,恐怕才是孕育“读图时代”的“催生剂”。我国报纸(可能是部分报纸)开始进入“读图时代” ,除了以上“催生剂”以外 ,可能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因素 ,就是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的办报思路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媒体业的发展,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要求也日趋时尚、快捷,越来越喜欢读既赏心悦目又真实直观的图片新闻。为此,许多媒体不惜拿出黄金版面刊发大幅图片力作。有媒体形象地称:现在已进入“读图时代”。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图片新闻在“读图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尽展主角风采呢?这当然离不开图片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完全进入了读图时代,这也给摄影新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将新闻的真实性更好地体现出来已经成为了摄影工作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摄影新闻失真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几点增强读图时代摄影新闻真实性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读图时代”的“泡沫图片”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在新疆报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头版大图片、摄影报道、摄影专刊……各种体裁的图片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在报纸上大放异彩。图片不再是美化版面的一种编辑手段,而是担负起传递信息的本职。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造假可谓摄影界的一个顽症,屡治不愈。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时代催生了视觉文化的兴起,对于新闻信息的消费进入“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6.
李培林 《新闻知识》2005,(12):34-35
新闻事业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在传播内容、模式、规模和效率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读图时代”的到来,又给新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报刊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新闻图片的运用逐步加强。进入新世纪以来,图片传播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各家报纸都把加强图片使用作为改版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如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所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  相似文献   

17.
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伴随着我们一同进入了如今的“读图时代”。作为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又一次现实例证,数码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再次抢夺了早已习惯于导语阅读的受众注意力,使我们越来越依赖于新闻的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陈娟 《传媒观察》2006,(9):61-62
在这个充满影像的读图时代,图片故事、图片新闻等报道形式越来越占据着媒体的大幅版面。据美国《读报研究》调查显示:平均读过报纸一则字报道的男读只占男性人口的13%,女读则占女性人口的11700。而在同一份报纸中,却有三倍以上的男读和四倍以上的女读看过一栏大小的图片。新闻照片终于摆脱了它的“配角”地位,成为相当一部分媒体的主流。但新闻摄影报道是图结合的一种报道方式,它所承载的信息包括事实信息和情感信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报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变革时代,读图已成为读者日常阅读报纸、了解新闻动态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此,新闻摄影报道为读者带来了"读图时代"的同时,也给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如何通过新闻图片更好地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反映党在改革开放形势中的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所发生的巨变?  相似文献   

20.
王从启 《新闻世界》2012,(8):243-244
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图片往往能产生令人震撼的效果,而新闻摄影又是“抓拍”的艺术,“抓拍”是新闻摄影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