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波 《传媒观察》2012,(4):60-61
消防行业报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将专业性和可读性相结合,使之成为读者的必要选择,才能使消防报刊拥有最广大的读者,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如何增强都市类报刊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多年来,一直是业内人士苦苦探索的重点课题。本文作者以《三峡都市报》移民题材新闻报道为例,结合采访学、传播学和编辑学原理,为都市报类报刊时政新闻的可读性突围寻找理论支持。本文值得一读,望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11)
试论报刊新闻作品的可读性文/张中山在报刊林立,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现在新闻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增强报刊新闻作品的可读性问题。没有可读性,或者说可读性太差,就会失去读者和订户,报刊就难于生存——这一点也与其它商品同样,读者(消费者)就是“上...  相似文献   

4.
史平松 《新闻世界》2012,(11):64-65
服务工作大局是消防报刊的使命和任务。消防报刊通过促进消防工作进而服务工作大局。消防报刊要努力提升质量,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引导社会单位和个人开展消防工作,以期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文缩微     
如何确定可读性 《新闻出版报》第2153期刊登李新生、周鹏良“如何确定可读性”的文章。文章说:“可读性”这些年成了各家报刊共同标榜的口号,它的提出,在中国的报刊界来说,是一个进步,表明了中国的读者开始有了“地位”。但“可读性”到底是什么标准:有趣味?实用?通俗?……不一而足,很难确定。  相似文献   

6.
报刊导向是报刊的宣传方向,导向错误必定造成方向性的祸害报刊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失去读者就失去了影响力,也就谈不上正确的导向。因此,办报必须既有正确导向,又有可读性,做到正确导向与可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闻、报纸要有可读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报也应具有可读性,也成为共识。所谓可读性,是指一条新闻或一张报纸适于读者阅读的程度和吸引读者的能力。这种程度越高,吸引能力越强,可读性就越强。可读性是新闻和报纸的重要属性之一。没有多少可读性的报纸,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是难以站住脚的。当然,可读性也有高雅阳粗俗之分。我们讲的可读性,是指高雅健康、生动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谈论报刊可读性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报刊园地里几花独放,一片凋零,你看也罢,不看也罢,反正只此几家,别无选择。现在不同了,报刊林立,万紫千红,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可读性差,读者不买帐,就无法生存下去,甚至有倒台的危险。只有下苦功夫,办出自己的特色,让群众喜闻乐见,才能赢得读者,立于不败之地。 可读性,是指读者对报刊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的统一,也就是毛泽东同志过去经常说的让群众喜闻乐见。可读性对报刊来说,既有内容的要求,比如,报道内容是不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否及时满足了广大读者的各种需要等;也有形式方面的要求,比如,写作方法是否生动活泼,语言表达是否通俗易懂,版式设计是否美观大方,等等。《新闻出版报》上有一篇评论讲,可读性是报刊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看来,此言不差。  相似文献   

9.
可读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报刊的重视。为了增强可读性,不少报社想出了许多绝招、奇招,甚至怪招。党报作为报纸中的一员,要不要有可读性,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党报的可读性,不同于一般报纸的可读性,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党报要以高品位进入主流社会要解开党报可读性的“密码?..  相似文献   

10.
李苗苗 《新闻世界》2013,(5):114-115
现阶段,消防宣传工作已成为推进消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消防报刊在推进消防社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优势也为很多新兴媒体无法比拟。其主要作用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扩大消防宣传面,使消防宣传做到常态化、科学化;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消防工作中去,向深入推进消防社会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因此消防报刊目前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体关注。  相似文献   

11.
创意图片漫笔郝新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报刊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报刊竞争的焦点主要表现在提高报刊质量,改进版面,美化风格,增强报刊可读性上。前者关系到报刊的品味,后两项则分别是报刊的“门面”和招徕读者的手段。美术编辑在报刊行业是为文章、版...  相似文献   

12.
作为职业报人和通俗小说大家的张恨水,编辑副刊和创作小说在副刊上连载,相辅相成。副刊编辑所具有的敏锐的观察能力、迅捷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编报经验,使其在业余时间创作的连载小说呈现出新闻化和报纸化的特征。而作为小说家,长期将小说投放在副刊上连载,也必然会扩大报刊的发行量,提高报刊的可读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或左右一定时期报刊的办报方针。张恨水集职业副刊编辑与报刊连载小说作家为一身,在编创结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因主副业之间的矛盾和报刊小说连载的主客观原因而留下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13.
增强党报可读性,这个问题始终是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为广大读者所关注。 党报的可读性,简言之,就是不仅领导同志和党政部门爱看,而且广大群众也喜欢看。这是检验党报可读性的一个双重标尺。 当然,党报的可读性和其它社会生活类报刊的可读性是有明显区别的。党报的可读性应是高格调高品位的可读性,是在保持党报特征前提下的可读性,是在宣传和引导执行方针政策有效指导工作上的可读性,是传播信息和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上的可读性,是鞭挞丑恶引人上进的可读性,而不是降低品位迎合低级  相似文献   

14.
党报的可读性,有基本的规律可循,不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个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十分必要讨论清楚,辨别明白。立足指导性,发挥党报可读性的优势不少编采人员认为:只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才具有可读性,有的党报可读性差,主要原因是强调指导性过多。这个看法是错误的。指导性恰恰是党报比其它报刊更具可读性的一大优势,有的党报失去一  相似文献   

15.
纵观少儿报刊这一五彩缤纷的世界,图文并茂、版式新颖、插图生动活泼,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作为少儿报刊的美术编辑,只有把握住少儿报刊插图的趣味性、知识性、时代性,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使报刊的插图得到孩子们的认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深圳特区报记者、本刊记者报道: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增强党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把党报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知识性、可读性结合起来?11月17日,来自中宣部、人民日报、广东省委宣传部、各地党报、新闻专业报刊、新闻院校的领导和专家,齐聚深圳特区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宣传家,萧楚女撰写过很多以报刊及其传播活动为对象的媒介批评文章,在明辨是非和纠正报刊传播偏向方面有很大的贡献.他在开展媒介批评活动时,注重解读报刊的编辑宗旨,要求报刊具有明确而一贯的主张和可读性.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报刊的传播实践,他对当时国家主义派的各种错误报刊观点,进行了深刻而犀利的剖...  相似文献   

18.
报纸也好,期刊也罢,都要讲求可读性。 道理很简单。报刊送达读者手中,看与不看,全在自愿。这种非强制性精神灌输,决定了报刊必须首先吸引读者,愿意看下去,由入眼到入脑,才能影响其精神世界与活动方式。这个本属常识性的问题,近年来之所以倍受关注,成为新闻出版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盖因在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中,报刊出版业同样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挑战。如果某家报纸或刊物,可读性不强,恋不住人,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因而根败枝枯叶黄,最终从报刊之林中消亡。 “可读性”是什么?能给这个问题以权威性回答的,当然只能是读者自己。读者是“上帝”,编辑是公  相似文献   

19.
长久以来,在一些报刊的文章中,存在资料性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本文作者以自己所在的报纸栏目为例,列举了种种资料性强的实例,分析了可读性弱的原因,再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本文贴近媒体实际,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为同类报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燕  周琳 《新闻界》2012,(4):3-5
新闻体词汇作为英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一个显著性标志,对其如何运用关系到新闻的可读性和关注度。因此,对新闻体词汇进行科学、规范的运用对于报刊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攫取了英美国家的报刊,对新闻体词汇的实际运用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