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资料四则刘琳琳1.为什么小壁虎能爬在墙上掉不下来?因为小壁虎脚上长着一种叫“吸盘”的小东西,小壁虎能在墙上又快又稳地爬动,就全靠它了。“吸盘”使小壁虎的脚一碰到墙壁的时候就牢牢吸住,并且在移动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人们还根据壁虎...  相似文献   

2.
壁虎长尾巴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在家闲着无聊,正要出去玩,忽然发现门框上趴着一只壁虎。我就想起学过的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壁虎的尾巴真的能再生吗?我得亲眼看看。我先找了一个大口的瓶子把壁虎装进去,接着又盖上盖子来回摇晃几下,一看,壁虎已经晕过去了,在瓶子里一动也不动。我连忙找来小刀,在茶几上放了块小木板。然后把小壁虎从瓶子里倒出来,为防万一,我用透明胶带把壁虎的四肢固定在木板上。一刀下去,小壁虎的尾巴掉了下来,可能是太疼的缘故吧,小尾巴在木板上翻来滚去。我赶紧把尾巴埋进土里。过几天,小壁虎的尾巴真的长出来了。壁虎…  相似文献   

3.
一、引人入胜添兴趣壁虎这一小动物,见过的学生并不多,至于怎样吃令人讨厌的蚊子,小朋友更是不了解。我首先演示了小壁虎吃蚊子的灯片。小壁虎的神态、动作把小朋友吸引住了,立刻产生了对小壁虎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4.
师: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演示:放大小壁虎的幻灯片) 生:是一只小壁虎。(齐说) 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41课《小壁虎借尾巴》。(齐读) 师:谁来说说小壁虎是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图。生:小壁虎的身体扁扁的,嘴巴尖尖的。生:小壁虎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运用幻灯投影,旨在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5.
师:小朋友们,我们读完了童话故事《小壁虎借尾巴》,请大家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生:因为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师:尾巴断了,有什么关系?生:尾巴断了不漂亮。生:尾巴断了不方便。师:谁能把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完整地说一遍?生:小壁虎的尾巴挣断了,它觉得没尾巴难看,也不方便,就向燕子、老牛、鱼借尾巴。师:大家想想,要是小壁虎妈妈的尾巴断了,它会去借尾巴吗?生:不会,因为它知道自己会再长出尾巴来的。师:对!壁虎的尾巴能再生,断了用不着去借,而小壁虎不知道,难怪它去借尾巴。小壁虎最终没能借着尾巴,…  相似文献   

6.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讲读课文。笔者精心安排 ,大胆创新 ,板书设计独具匠心。板书 :小壁虎借尾巴这样的板书设计有下列三个特点 :一、准确地揭示了课文思路《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小壁虎“挣断尾巴”(起因) ,再写“去借尾巴”(经过) ,最后写“长出新尾巴”(结果),这是纵向思路。其中详写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向鱼、向牛和向燕子借尾巴是横向思路。这些在板书中都能清楚地体现出来。二、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渗透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 ,我有意让学生把小壁虎与蚊子、蛇与小壁虎两组动物提出来 ,从阅…  相似文献   

7.
小语课本第六册上《壁虎》一文,第一自然段里有这样一句话:“墙上的灯亮了,招来了很多小飞虫,也招来了几只壁虎”。在教学时,学生对后一个“招来了”产生了争议:第一种意见是亮着的灯招来了壁虎;第二种意见是小飞虫招来了壁虎。后者振振有词:“没有小飞虫的出现,壁虎去干什么?壁虎的出现完全是冲  相似文献   

8.
"断尾"实验     
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在门缝里发现了一只壁虎。我想起了二年级学的一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于是我把壁虎装进瓶子里,又晃了几下瓶子。壁虎立刻晕了过去。我把壁虎又放了出来。为了安全起见,我用宽胶带把壁虎的嘴封住,然后用刀子把壁虎的尾巴割下来。可能是太疼的缘故吧,小壁虎颤动了几下。于是,我再把壁虎放进瓶子里,耐心地等待了几天,可仍不见壁虎的尾巴长出来。又过了几天,我无意间看见小壁虎的尾巴长出来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壁虎的尾巴明明被我切断了,怎么又长出来了?壁虎的尾巴果然有再生的功能。我去告诉妈妈,妈妈对我说:“壁虎的身体…  相似文献   

9.
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地挣扎,尾巴断了,小壁虎得以逃命。  相似文献   

10.
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伏案。一日,偶于沉思中扬眸,发现窗上趴着两只壁虎。不一会儿,其中一只壁虎向一只飞蛾爬去,它的姿势非常别扭,总是在前腿爬过后,才把右后腿艰难地移过去,而每移动一次,身体就会猛滑一下。仔细一看,发现它的右后腿只剩下短短的半截。哦!原来是一只可怜的、残疾的小壁虎!我屏住呼吸,生怕惊飞了飞蛾,心里默默地为小壁虎加油。一步、两步、三步……眼看小壁虎就要吃到了,不想这时候,另一只健壮的壁虎突然"噌噌"爬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 ,讲了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根据本课的特点 ,笔者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问一问请学生齐读课题后 ,让学生回答 :你们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然后共同筛选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②小壁虎向谁借尾巴?③小壁虎借尾巴结果怎样?并把这几个问题抄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 ,借助拼音 ,自读课文。二、填一填学生读通课文后 ,可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熟读3、4、5自然段。①小壁虎…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讨课。课题是《小壁虎借尾巴》。一上课,戴着小鱼、燕子、老黄牛头饰的3位小朋友上台,他们正在炫耀“自己”尾巴的时候,垂头丧气没了“尾巴”的“小壁虎”上来了,说自己的尾巴是被蛇咬断了,怎么办呢?“小壁虎”话音刚落,下面的小朋友早就耐不住了,有的说:“向小鱼借!”有的说:“向燕子借!”很快,全班同学被带入了小壁虎要借尾巴的情景。这时,老师趁势说:“小壁虎真的借尾巴去  相似文献   

13.
《小壁虎借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采用基本相同的构段方式,通过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以及鱼、牛、燕子的尾巴的用途。教学时,可凭借插图导读,启发思维,理解课文内容。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随后放映投影片,观察小壁虎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揭示课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作归纳:①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②小壁虎跟谁借尾巴?③…  相似文献   

14.
小壁虎     
你是虎吗?小壁虎,样子有点像虎。像虎就是虎吗?我看见了,你捉害虫够利索的,一张嘴,就把坏东西给吃了!你真勇敢!还真有虎的威风呢,还真有虎的胆子呢!叫你小壁虎,对的!小壁虎~~  相似文献   

15.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介绍了鱼、牛、燕子以及壁虎尾巴的作用。教学时,可从课文特点出发,安排以下“三向”程序。一、根据课文体裁特点,突出知识重点  相似文献   

16.
秘密武器     
一天,小蜥蜴从树林的空地上经过,看到一只小壁虎正在打球。空地上有一堵残墙,墙上画了个圆圈,小壁虎用尾巴把白色的皮球打到墙上的圆圈上,球被弹回来,它再用尾巴打。“哈哈!真好玩!能给我玩一会儿吗?”“当然可以。”小蜥蜴接过皮球,学着小壁虎的样子用尾巴打。打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一篇文章《小壁虎借尾巴》,大意是说:一只小壁虎在找蚊子的时候不小心被一条蛇咬断了尾巴,它到处去借尾巴。  相似文献   

18.
小壁虎     
<正>昨天,我捉到了一只小小的壁虎,可惜放生时被人踩死了!唉!真可怜。下午2点左右,我和弟弟一起去上学。我在路边雪白的粉墙上发现了一只正在吃蚊子的小壁虎。这只小壁虎好可爱哟!灰色的身子,白白的小肚皮,4条细细的小爪子,每个爪子都  相似文献   

19.
袁芳 《小学语文教学》2002,(5):52-52,53
《小壁虎借尾巴》中的第三~五自然段 ,具体介绍了小壁虎向小鱼、黄牛、小燕子借尾巴的全过程。其语言生动活泼 ,段落结构相似。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三段文字呢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师 :请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标出每句话的句序 ,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生读文 )生 :这一段共有四句话。师 :好 ,下面我们来逐句理解。师 (出示句子 )读一读 ,再比较哪句好 ?1.小壁虎爬到小河边。2 .小壁虎爬呀爬 ,爬到小河边。生 :两句话都是说小壁虎来到了河边 ,但第二句好一些 ,因为说得具体些。生 :第二句好 ,从“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爬了很远 ,他是从…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住宅大多是木式结构,墙壁里面是空的。有一户人家,为装修房屋拆开了墙壁。在拆开墙壁的时候,主人发现一只在盖房时被钉住了尾巴的壁虎,竟然还活着。这只壁虎竟然被钉了整整十年,而且还活了下来。原来,为了这只被钉住尾巴不能走动的壁虎,壁虎母亲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衔食喂养它。这是一个令人感动但又值得深思的故事。壁虎母亲对小壁虎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但学过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壁虎有一种特殊本领,在被咬住或被夹住尾巴时,会毅然挣断尾巴逃生,不久之后就可以长出一条新的尾巴来。那只被钉住了尾巴的小壁虎,在遇到同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