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田雪 《视听界》2009,(5):109-110
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是几年前全国为数不多的电视鉴宝收藏节目之一,如今,这类节目已经有50多个,但《华豫之门》仍保留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并始终走在前列。作为一档演播室文化类节目,它一直坚持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能保证节目的正常运行。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胡正明 《视听纵横》2009,(5):108-109
自从央视《鉴宝》两年来陆续走进浙江各地之后,河南卫视的著名栏目《华豫之门》栏目又发起了“收藏中国”大型文化公益活动,他们的第一站鉴宝活动就选择了杭州,并已于今年的7月18日走进杭州,热闹的场面和每次鉴宝活动一样,浙江各地甚至全国各地收藏者都纷至沓来,现场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于是,各电视台的收藏栏目纷纷上马。2003年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繁荣的一年,也是中国电视收藏类节目的一个高峰年。这一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艺术品投资》节目的周末版《鉴宝》,收藏类节目的巨大受众价值和市场空间初露端倪,到2006年呈现出“井喷“现象。据统计,全国目前的收藏类电视节目有十余家,主要是中央电视台的《艺术品投资》《鉴宝》、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天津都市频道的《艺品藏拍》、吉林卫视的《找你》、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凤凰卫视的《投资收藏》、成都电视台《成都商行——西部珍藏》等等。伴随收藏类节目的繁荣,非议随之而来,引发非议的主要原因是其或多或少的娱乐色彩,专业知识含量顿高的收藏类节目是否应该选择一种娱乐化的生存策略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华豫之门》化蛹为碟寻突变《华豫之门》是2004年1月借河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类节目,以"古今文化寻根,打开华豫之门"为节目宗旨,试图"在文化解析中发现河南,在谈古论今中塑造河南",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视角,为人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鉴宝节目无疑是较为独特的一类,为了将小众化的收藏文化适应大众化的电视传播,它需要脱去专业的外衣,换上流行服饰。于是,《故宫》、《国宝档案》用主持人的解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国宝背后的故事;《鉴宝》的价格竞猜则为节目添上一层游戏色彩。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5,(1):87-88
在差异化竞争策略下,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影响力日渐增长,文化节目集群日益壮大。金牌节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构筑文化实力;2015年创新节目《我父母的成绩单》、《食能生财》、《井字对抗》、《金色好声音》,继续助力河南卫视内容差异化制胜。2015年,河南卫视文化栏目带精心编排,每周一至周三晚间21:15,三档新节目轮番呈现,周一《父母的成绩单》带你进入孩子的心理世界,周二《食能生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卫视的定位是"文化卫视,承传文明",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耕耘,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节目。一、承传文明:河南卫视的文化定位河南卫视"文化卫视"的定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梨园春》栏目,探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赢得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好评,收视长盛不衰,一度成为河南卫视领衔的特色栏目。第二阶段,在2003年底,通过创新栏目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拔出了大型文化益智类栏目《华豫之门》和武术竞技类栏目《武  相似文献   

8.
打造品牌栏目、突出频道特色是全国各大省级卫视竞争的核心.河南卫视提出“文化卫视”的发展战略并精心打造出《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知根知底》四档文化类节目,在品牌建构方面独树一帜.新形势下,“文化卫视”必须正确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发展危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2016年5月,河南卫视联袂四川卫视举办的"望眼豫川共赢华夏"2016夏季资源推介会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成功召开。河南卫视以更青春、更活力的形象呈现在全国数百家知名企业、广告公司面前。立足中原,河南卫视的中原影响力依然不可撼动,品牌节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拥有着一大批忠实的粉丝。2016年  相似文献   

10.
王霄琦 《新闻世界》2014,(2):142-14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省级卫视在重压之下不断改版,寻找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战略。河南卫视立足中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以文化带动品牌经营,诉诸"互动性"、"国际效应"、"整合",打造了《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众多知名栏目和强势品牌,取得较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前,继湖南卫视最先推出《我们约会吧》大型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之后,国内又有两大卫视相继推出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同时在国内观众当中获得了巨大的反响。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类相亲节目在播出过程中的传播模式与受众心理需求的相互关系及其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电视相亲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必须进行多媒体融合实践。微博因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网状传播等优势迅速成为电视媒体融合传播、提升影响力的主阵地。本文以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为研究案例,通过微博数据的内容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探讨电视节目如何协同微博实现多媒介传播力量整合,藉此摸索基于微博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视节目融合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于仰飞 《今传媒》2011,19(1):75-76
自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节目到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我国婚恋交友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格外引人关注,自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前列,同时也掀起了新一轮荧屏交友的热潮。本文试图解析新派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以及探讨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红学 《新闻界》2012,(7):11-13
随着电视传媒的日益发达,在目前国内的电视体育竞技节目中,开始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娱乐化因素,使得整个节目轻松活泼、趣味十足,既满足了人们对时下竞技信息的需要,也娱乐了广大受众,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以河南卫视《武林风》节目为例,对电视竞技节目的娱乐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体融合的大趋势,迫使长久以来处于强势媒体地位的传统媒体经历着向现代传播的深刻转型。特别是电视媒体,越来越以大视听形态融合在以互联网为基本传播架构的媒体格局之中。民族旅游节目,是以民族地区自然、人文旅游景观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电视节目,如西藏卫视的《西藏旅游》、宁夏卫视的《印象宁夏》、内蒙古卫视的《蔚蓝的故乡》等。在电视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民族旅游节目在全媒体时代如何成功转型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藏卫视的《西藏旅游》为例,重点探讨其转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河南卫视鼎立大中原,布局大中华。品牌栏目、特色活动.首播大剧全面出击。河南卫视四大品牌栏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民星在行动》据守周末高地,特色鲜明.资源制胜.构筑起河南卫视参与全国竞争的核心资源。中华第一品牌戏曲栏目《梨园春》,以绝无仅有的16年辉煌,在中国电视界独树一帜。栏目同时段收视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一,每期3亿观众的共同期待,成就大众品牌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17.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2,(5):8-9
鉴宝节目各国规矩不同国内鉴宝类电视节目因被人质疑砸毁了不少真品而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与中国相比,起源于西方的鉴宝节目历史更久,可看性也更强。鉴宝类节目最早起源于1979年英国的《古董巡回秀》,该节目至今依然很火。每期节目都有一个特定专题,这一专题契合近期古董收藏市场的热点,成为收藏热潮的风向  相似文献   

18.
借助电视平台传播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中国电视也亟待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来建构自己民族性的文化身份。本世纪以来,以《百家讲坛》为开端,电视屏幕涌现出很多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2015年底北京卫视推出的《传承者》栏目以非遗传承人为切入点,带出非遗项目,这种独特的传播角度以及多重展现视角、多元表现手段,成为综艺类传统文化节目的标志性栏目,代表了传统文化电视节目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20.
2021年至今,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晚会以及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如“黑马”一般迅速出圈,凭借着《唐宫夜宴》《纸扇书生》《洛神水赋》等节目,收获了网友们的大量点赞。其成功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河南卫视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打造优秀节目内容,更在于作为传统媒体的河南卫视,在新媒体时代勇于突破传统束缚,借助新媒体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