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颖 《记者摇篮》2006,(8):17-18
报纸受到了来自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数字化进程对报业最直观的冲击有两个方面:一是分流了报纸的读者,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远离了报纸;二是分流了报纸的广告。调查表明大连市民中有39.8%的受众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取消息,32.6%的受众依靠外报纸,从电视方面获取消息的受众为19.9%,杂志、刊物为3.3%,广播的受众为2.2%,图书1.7%,使用其他媒体的受众仅占0.6%。而且,依靠互联网的受众比例还在继续上升。拥有读者是报社经营之本,读者数量的流失意味着经营空间的减少。另据《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22日报道:2004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达…  相似文献   

2.
国内首张数字报纸问世了。它是传统纸媒的完整翻版同时又超越了翻版——在纸报上报摊之前它就可以在线阅读;字号大小可以随意调;有朗读功能;查阅任何一天任何一版任何一篇都只需轻点鼠标……《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美术报》、《浙江老年报》等数字报纸出炉, 让我们又一次感到:数字化,正如一列快车向我们疾驶而来。  相似文献   

3.
和北京、成都、南京以及杭州等城市激烈的报业竞争相比,上海的报界看上去像是一条缓缓淌水的小溪。从表面上看,《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上海青年报》、《上海商报》和《劳动报》这几份报纸的竞争基本上构成了上海报业的现况,其中,《新民晚报》仍是上海报界的翘楚——鼎盛时期曾经达到过120万份的销量,即使在逐渐受到其他报纸强烈冲击的今天,发行时也一直维持在80万份左右,下班后买份新民路上看也一直是许多上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给它带来巨大冲击的正是近年来以《新闻晨报》为代表的其也市  相似文献   

4.
融合新媒体技术 构筑报业数字化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任 《新闻窗》2008,(6):90-91
近年来,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怎样应对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对传统报纸产业的冲击?这成了摆在传统报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既给传统报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8):65-68
以互联网、手机和Ipad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兴盛了十几年的市民报纸带来巨大的冲击。从《濮阳早报》的读者调查报告来看,近几年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完全改变,新媒体的介入直接抢占了市民报纸在受众闲暇时间里的位置,《濮阳早报》的生存变得岌岌可危。本文在分析《濮阳早报》现状基础上,指出市民报纸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境地,呼吁从构建城市文化认同的维度,通过内容专业化的方式来挽救市民报纸的生存空间,提供可能的对策和出路。  相似文献   

6.
张珍珠 《东南传播》2014,(9):110-112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冲击,迫使媒体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受众需求不断改变、社会化阅读成为趋势等综合动因下,知识型讨论社区"知乎"推出移动客户端——《知乎日报》,充分利用知乎的免费资源,形成了报纸依托社区、以专业化解读为支撑及报纸、社区互哺的新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辽宁省图书馆藏旧报纸数字化的必要性,结合《盛京时报》、《东北日报》数字化建设实践,对馆藏旧报纸数字化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每张报纸都应该有自己的准确定位,这样的报纸才能吸引读者。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虽然受到了新媒体便捷、速度快优势的冲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严峻挑战,但传统纸媒本身还是具有新闻报道内容真实情和可靠性等固有的优势。在融媒的大潮中,传统纸媒要继续保持优势,需继续创新发展。一张张报纸的出版凝聚着众多记者和编辑们的智慧,而版面设计就是这份报纸的门楣,读者喜不喜欢阅读,从报纸的版面设计就能一目了然。本文以《七台河日报》版面设计为例,初步探索报纸版面编辑的创新办法,进而提高《七台河日报》的竞争力,同时提升读者阅读《七台河日报》的快乐心情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9.
姚君喜 《新闻界》2005,(2):36-38
作为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就报纸媒介看,该省目前拥有《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等各级各类报纸媒体69种。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介,面对新兴的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冲击,在媒体内容、受众定位、媒体经营方式等各个方面,已明显表现出自身的劣势和不足。面对日益加剧的国内媒介之间的竞争,入世后国外资本和媒介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5国的报刊业依然大体保留了原苏联时期的体系:共和国一级的报纸、州一级的报纸,在哈萨克斯坦什姆肯特州只有7.7万人口的布工尔区,我们还参观了发行量5000份的区报编辑部。此外,莫斯科的主要报纸《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等也依然在中亚大量发行,并同中亚报纸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中亚5国报纸虽多,但目前陷于全行业赔本的艰难境地,用吉尔吉斯记协主席苏丹巴耶夫的话说:“所有报纸都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而黎明何时到来却无人知晓。”纸张涨价带来的冲击中亚气候干燥,林木匮乏,木材和纸张都依靠从俄罗斯进口。独联体内部“价格大  相似文献   

11.
胡春磊、王华在《传媒观察》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受新媒体发展的冲击,报业广告收入增长乏力。根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监测数据,2007年,报纸、广告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下降了1%。重压之下,报业开始创新发展模式,从无序竞争走向竞合,各种联盟纷纷成立,同时加速整合区域性资源,以应对新媒体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2007年4月8日,《新闻晨报》、《广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全国17  相似文献   

12.
陈海军 《军事记者》2010,(11):22-23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军队报纸同样面临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前不久,《火箭兵报》对官兵阅读现状作了一次调查,发现随着政工网“进班排、入哨所”后,官兵浏览最多的是网络媒体传播的时事新闻:同样是电子报纸,官兵们对《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等地方报纸的点击率明显高于军队媒体。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传媒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时事报道开拓了巨大的市场,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这将迫使报纸特别是地市级报纸对时事报道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然而,如何搞好报纸时事报道的质量呢?以《南阳日报》为例,笔者认为应着重从四个方面努力,即:具有全局的"高度"、面向普通读者的"角度"、加强热点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追求版面效果的"靓度"。  相似文献   

14.
电子报:报业“惊雷”胡冬青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上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电子报这一旋风冲击着传统的纸介报纸,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纪域。根据统计,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大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每日电讯...  相似文献   

15.
金涛 《新闻记者》2005,(2):66-68
免费报纸的快速扩张,是时下欧洲报业的一个典型现象。近年来,以《地铁报》(METRO)为代表的各种免费报纸在北欧的兴起,绝非偶然。免费报纸迎合了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趋势,给传统报纸带来的挑战,犹如一剂“毒药”;而给当地报业市场的冲击,更像是一场“地震”。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5,(16):21-24
<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文摘类报纸是上海《解放日报》1980年元旦创办的《报刊文摘》。我作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78级研究生,曾参与过《文摘报》创办的论证,该报由《人民日报》1981年1月23日出版。随后,各地各类文摘报出现了很多,而且都很成功。但在数字化的当今,多数文摘类报纸  相似文献   

17.
朱婷婷 《青年记者》2017,(15):90-91
付费墙模式是报纸为其数字内容建立有价阅读系统的产物,标志着传统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这是技术进步的必然,也是受众阅读习惯改变的必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国内外知名报纸都曾尝试建立付费墙,但是热潮过后,部分报纸又重新回归数字内容免费阅读.媒介融合趋势下,理性看待付费墙模式,寻求新的发展策略,是推进传统报纸市场化生存与转型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温婧 《青年记者》2017,(9):53-54
新世纪以来,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给传媒生态和舆论环境等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以言论频道新闻评论、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评论发展迅速,报纸评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京报》是我国最早开设评论专版、并将评论放在仅次于头版地位的报纸之一,以其为例探讨融合背景下如何发掘并保持传统评论的特色和优势,对于积极构建报纸评论与网络评论的新格局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媒逐渐走向数字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给我国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形势,传统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巩固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与新兴媒体交  相似文献   

20.
<正> 网络采访的优势与“瓶颈” 尽管,互联网上的第一份原创报纸《明日报》已经关张大吉了,但互联网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却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冲击,不仅是观念上的、思想上的,而且是技术上的、手段上的。网络采访就是其中之一。 在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出版的《新闻评论》杂志1999年3、4月份的一期中,有个记者讲述了互联网如何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和报道。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