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 ,我国将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项活动 ,是对“四普”后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状况的一次大检阅 ,是国情国力的综合调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因为工作量大面广、项目多 ,普查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成教工作者应当积极参与 ,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这项工作。一、宣传发动 ,提高认识“五普”不仅重在人口数量和质量上的调查 ,还在于文化状况的摸底核实 ,不仅是对教育工作的一项综合检查 ,还是对扫盲和成教工作的进一步促进 ,因此 ,我们应当在人口教育上狠下功夫 ,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环节 ,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和阵地 ,向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2.
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二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为了顺利地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善于分析自己的国情和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国家的国情是由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人口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人口状况居于重要地位。正如陈云同志指出,“我们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3.
根据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四川省2015年1%抽样数据,对四川省的人口结构变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总人口数量逐步增加,0-19岁人口性别比失衡,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2)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提升,但教育文化程度依然较低;(3)产业结构由传统型向发展型转变;(4)离婚率上升,男性的未婚比例和离婚比例高于女性;(5)城市化趋势加快,人口行政区域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波雅尔斯基、舒舍林著、畢士林、严健**譯)“人口统計学”(統計出版社1956年版)是一本好书,它比較有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列宁主义人口理論和人口統計方法,并扼要地批判了資产阶級人口理論的反动性和資产阶級人口統計资料的虛伪性。全书共分九章,計二十八万余字。“統計工作”1957年第五期曾發表过潘寿貽譯白苏联“統計通报”1956年第五期郭祖洛夫对本書的評論一篇。在这里仅作几点較大的补充。第一,是有关人口統計学的对象問題。大家知道,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科学的根本問題,人口統計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著者的答案是:“人口統計学研究社会發展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人口和人口的变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根据兰州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讨论兰州市建国后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三个问题。一、建国后兰州市人口的发展解放前,兰州市人口增长不快,但建国40多年来,人口迅速增长,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渐向“低、低、低”型过渡。  相似文献   

6.
徐新 《历史学习》2006,(11):31-3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课第4页“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的“导入框”中写道“清朝康熙初,人口只有9000多万,经过一百多年,乾隆末年猛增至3亿,鸦片战争前夕(1840年道光二十年)更是突破4亿。”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人口总量翻了两番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清代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辽阔疆域,中央集权政治空前强化,国家的控制力加强。第二,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间国泰民安,社会长期  相似文献   

7.
来势汹涌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全球每个角落。然而,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场革命的称谓却众说纷纭。例如:称它为“新的产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第五次产业革命”、“新的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说法呢?除了学者们处于各自的研究领域里,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之外,对于这类名称的概念和涵义的理解,历史分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题目一] [热点综述]自2010年11月1日凌晨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全国60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将走进4亿多户住户,以查清查实全国人口状况。调查内容将涉及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学历、迁移流动、身体健康、妇女生育、就业和住房情况等方面.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和外国人首次被纳入普查范围。最新人口数字将在2011年4月底公布。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人口迁移随之频繁和加快,已成为广东人口变动主流。国内有的学者指出,8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所出现的人口迁移状况,90年代将在中国较发达地区出现。因此,分析人口迁移状况,揭示其特征、规律,对于加强人口迁移的宏观管理,合理引导人口迁移,规划人口发展具有普遍意义。本文所指的迁移人口,是根据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的规定,五年间常住地发生跨县、市变动的户口,即1990年7月1日0时现常住地所在县、市与1985年7月1日0时常住地所在县、市不一致的人口。迁移人口包括跨县、市的户口迁移人口和非户口迁移的流动人口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必修2第12页第2节提到:“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显然这里所说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承受能力,它可以用环境人口容量来表示。而中图版教材必修2第18页第一节第4行提到:“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  相似文献   

11.
今年有二十多个省市参加新高考,这份历史试卷较去年老高考试卷有许多特色。本文仅从今年新高考卷中的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填空三种题型,谈谈它较去年老高考卷有哪些变化和特色。 一、注重双基,难度适中 今年新高考的试题,不管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还是填空题,都注重双基的考查,单纯识记,所占题量很少。如单项选择第3题“黄道婆的棉纺织先进技术学自”(黎族);第4题“明朝北京的紫禁城是指”(宫城);第7题“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填空第31题“商朝,人们在天象观测中,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也是人口移徙融合的过程。就中原地区而论,历史上曾发生过周边诸民族与中原各族、以及中原各族与周边诸民族之间多次的移徙融合。仅仅中原与福建之间历史上见于记载的较大规模的人口移徙融合就有四次:第一次是汉武帝时,为了镇压闽越土著居民的反抗,加强中央集权,曾“尽徙其民于江淮间,以虚其地。”第二次是晋永嘉之乱,中原一带“衣冠入闽者八族”。第三次是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被朝廷派往岭南,镇压少数民族人民的“叛乱”,后来陈元光被尊称为“开璋巠王”。第四次是唐末五代时期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起义军南徙,据今  相似文献   

13.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最新相关数据,结合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全国文盲人口已下降至较低水平,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总体提高,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不断提升.同时,文盲人口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布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深入研究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发展状况 ,不仅是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一项主要内容 ,也为分析与评价人口、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互动关系提供了条件。一、人口文化素质综合评价指标的界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 ,是这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发展教育和教育产出积累的结果 ,通常用全体国民平均受教育的基本水准来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国际惯例 ,分析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准的综合指标可以分为预测型指标和历史型指标两类 ① 。预测型指标即“预期学龄”(预期教育年 ) ,指“某一儿童预计将来可以接受教育的总年数”。这…  相似文献   

15.
1987年7月,我省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范围41个县、市区,人口为47万多人.我们对6岁以上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短短五年时间,各种文化层次有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冯丹 《地理教育》2008,(1):24-24
“人口的变化”是地理2课程内容的第一部分,对于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材首先用“世界60亿人口日”和“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世界人口现状,简单扼要地提出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并从时间维度上阐述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特别是读图思考题里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前后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将这个观点强化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明确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分析问题以及探究、合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口忧患意识,明确青少年肩负的责任。[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难点]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教学方法]情境设置——讨论启发——交流展示教学模式。[课前准备]学生合作完成一次人口状况调查。[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显示)《战国策》中韩非子的人口观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  相似文献   

18.
坚持“两基”并重提高民族素质西藏自治区教育委员会一、西藏人口文化状况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党中央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西藏的教育面貌和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1990年西藏的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2485所,是1...  相似文献   

19.
拜读了罗云老师《质疑“多练”》(《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4期)一文和刘顺忙老师《“精练”之疑》(《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3期)一文,笔者深有感触,也想就此类问题陈述一些看法,以期方家指正。“多练”有别于“滥练”“多练”本是相对“少练、不练”而言的,指的是包含一定量的机械练习和重复练习的、适度的强化训练,而非特指过多的机械练习和重复练习。“多练”不等于“过多练习”、“滥练”。可惜的是,在当代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吉林市是全国较大城市之一,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所辖五县四区,共有人口430余万,其中市区人口近140万。美丽的松花江呈“之”字形两次流经市区,冬季常有雾淞奇观出现,还有“天外来客”——世界上最大的石质陨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