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3年前,我从一个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成为了一名电视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永远处于冲锋状态的路。初到电视台,我被分配在新闻中心报道部,成为一名《辽宁新闻》的记者。我从心底里感谢那两年的工作经历,它为一个年轻记者的成长打下了坚实  相似文献   

2.
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辽宁省科技厅做秘书工作。两年后,难以忘怀的新闻理想和难舍的新闻情结使我毅然做出抉择:放弃省直机关优厚的待遇,投身新闻事业。那时还没实行房改,我要调离科技厅,就要按规定把分得的两室一厅房子交回去。当时我对妻子说,从此你就要跟我流浪了。理解我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采访     
范敬宜 《传媒》2000,(12):45
对于每一个新闻记者来说,第一次采访都是终身难忘的。我也同样,不过那一次不是成功的采访,而是失败的采访,教训深刻的采访。 我的新闻生涯是1951年9月初,从上海分配到沈阳《东北日报》开始的。那时,初出茅庐,雄心勃勃,一心想当个像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魏巍那样的著名记者。不料踏进报社以后,首先分配到工业组当见习编辑,成天编些百  相似文献   

4.
李强 《军事记者》2014,(12):64-64
入伍前,我在山东菏泽市一所私立中专院校学习新闻专业,每次听新闻摄影课,总是如痴如醉,期望将来能从事与摄影有关的工作!毕业当年的冬天,我应征入伍到驻新疆空军某部。新兵下连,我被分配到机务大队炊事班做了一名炊事员。那时,团里组织集体活动,总能看到政治处有个班长拿着相机拍照的身影,我非常羡慕,默默祈祷自己以后也能像他一样。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一年元旦前夕,我奉当时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张从文同志之命,前往指挥部请刘少奇同志(那时化名胡服)为我们的战士报题词。那时,我刚参加新四军,分配到战士报工作不久。在此以前,我曾参加过欢迎刘少奇同志初来苏北的大会,听过他的国内外形势政治报告,知道他是党中央派到苏北来的领导全军的首长,担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威信非常之高。而我那时还是一个不足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刚踏上新闻工作岗位,什么也不懂,从未接触过这样大的首长。现在领导一下子就交给我这么大的任务,我能不能完成呢?在从宣传部到指挥部的一段路上,心中就是这样盘想着。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     
失败时回头想一想(散文)李砚军蓦然回首,自己从事新闻工作已3年多了,看见一篇篇新闻稿件变成了铅字,心里着实有说不出的高兴。但每在这时,第一篇新闻稿发表之前的那一分浓浓的苦涩便会涌上心头,那一句“失赔时回头想一想”的话便会萦绕在耳畔,教我自省,催我奋进……上军校时,我的散文《不是我不小心》在一家杂志上获征文一等奖,这使我备感自豪。军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条件不错的仓库,仓库政委看到我有一点文学底子,便把仓库新闻报道的任务压在了我的身上。我满怀成才的自信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新闻写作道路。那时,我白天拼…  相似文献   

7.
我是从1989年开始自费订阅《新闻前哨》的,那时是季刊,全年共4期。当每期贵刊一到手,我除了认真阅读、细细品味,从中学到一定的写作技巧、知识外,还注意保存,从不乱扔、丢失,到了年终把它订成“合订本”。现在我已有了6本《新闻前哨》合订本。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教诲     
1938年初至1939年夏,我先后在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6月,党分配我到新华社工作,1941毛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后,我调到《解放日报》做记者,有机会接触毛主席,聆听他的教诲,这是我青年时期最重要最难忘的一段生活。毛主席要我们“多想”记得是1939年夏季,我刚从马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当时,新华社和《新中华报》社分住在杨家岭后山沟的两排窑洞里,那时新华社的机构简单,只有编辑、译电(分中文、英文、日文)、通讯、油印(油印《今日新闻》)几个科,不过20多人。在一间较大的窑洞集体办公室里,四壁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口号,都是马克思列宁的名言警句,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有两条:一条是列宁对青年人的教导  相似文献   

9.
天津日报缘30年前,我第一次到天津,在天津日报实习,那时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大三的学生。带我的是农村部的女记者韩国珍。韩老师人到中年,有着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她性格稳重,不事张扬,对我的帮助、关照都是默默的。当时,韩  相似文献   

10.
当记者,做编辑,令很多人羡慕,不少青年人为获得这一职业而孜孜追求。20年前,我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但那不是职业,是业余的。那时,我到报社送稿,看到编辑们坐在破旧的写字台前,在一盏绿色灯罩的老式台灯下,手握让红色墨水碱得粗了头的毛笔改稿,真是羡慕极了!后来,我也当了编辑,是编杂志,一月一期,太不“刺激”。我总忘不了那“绿色灯罩”下面的感觉。那时人事制度太严,想换职业是很难的。为了新闻这一职业我整整等了10年。  相似文献   

11.
往事(二)     
后来,组长陈寰告诉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为工农兵服务,主要表现在用新闻报导的手段,忠实、积极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的中心工作,而不一定非要到广播器材厂去为那里的工人做点什么具体的事情。陈寰是我步入新闻工作的第一位老师。我那时20岁,她28岁,因此和我同龄的记者都叫她陈大姐。陈大姐1939年参加革命。1948年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新华社口播部”任编辑。年青的时候,在成都齐鲁大学历史社会系毕业,担任当时民盟主办的《华西日报》的记者。1949年12月,奉命进军重庆接收国民党的国际广播电台。大约1951…  相似文献   

12.
丁淦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新闻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的新闻教育事业以及新闻史的研究。本文作者师从丁淦林先生,作者获教、受益于丁淦林先生甚多,其中,"学术研究应求细"的教诲留给了作者非常深刻的印象。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丁淦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2003年,我到先生生前任职任教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的学习与研究,有幸选中的导师就是丁淦林先生。在两年的在站学习研究以及从那时到他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我获教、受益于先生甚多,其中,"学术研究应求细"的教诲留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并直接体现在了他对我的最后的学术指导方面。  相似文献   

13.
迟来的爱     
开始学习新闻写作是三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从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部队领导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年轻干部要多学习,多练练笔杆子。带着几分清高和豪情,把所见、所感、所思洋洋洒洒地行诸笔端,当我第一次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给当时的新闻干事时,从他指点和鼓励的话语中,我猜到自己的第一篇“大作”要被“毙”掉了,心里不禁酸溜溜的。头一炮没打响,我不甘心。  相似文献   

14.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自愿到乡下一偏僻的中学教书.那时,乡村文娱活动很少,精神食粮奇缺,我就托舅舅给我找几本书看,舅舅给我找了一些《河南日报通讯》(《新闻爱好者》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声     
解放军驻昆某部政治部邓忠开:去年初,我从基层连队调到部队政治部报道组,当一名报道员。那时,就连新闻“五个W”是什么我也不知道。采写的稿件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新闻干事向我推荐《新闻与写作》。其中的“新闻来稿评析”、“新闻选择探微”、“新闻标题写作”、“采写体会”等专栏通俗易懂,一下把我吸引住了。我把1992年至今收藏的  相似文献   

16.
整体的印象就是鲁豫一直是我的师姐。我是电视系的,她是外语系的,我是93级的,她是88级的。我跟鲁豫第一次见面是1998年5月的时候,那时鲁豫在凤凰做《凤凰早班车》。我和梁冬是同班同学,正好那个时候我们到凤凰去试镜,熟悉一下新闻节目的运作。那时凤凰很小,《凤凰早班车》就在新闻间做,主楼有个大会议室。我和梁冬一进去,就看见鲁豫桌上放了一块面包,一瓶牛奶,在那背《凤凰早班车》的  相似文献   

17.
我刚刚分配到报社,就跟着老师们跑时政新闻。老师们都说时政新闻是反映政治活动的新闻,因其特殊性和影响力,历来受到各界的关注,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内容。经过一段时问的实践,我觉得时政新闻就因为它的特殊性很难做出新意和展现出亮点,说到创新就更不容易了。《新闻与写作》上经常刊登一些专家和有经验的编辑记者的文章和经验之谈。希望我的这个难题也能请他们谈谈。  相似文献   

18.
《新闻战线》:我一直怀念您□顾冰清我结识《新闻战线》杂志是在60年代末。那时我刚从基层部队调到军区报社当编辑。说实话,在基层部队当一名新闻干事,写写新闻、通讯、评论之类的东西,虽不敢说是行家里手,但还能舞文弄墨地干着。可当编辑就不一样了,不光要有写稿...  相似文献   

19.
有幸获评韬奋出版奖,让我既感欣慰,又感不安,触发我回顾和梳理近30年出版工作的经历,从青春韶华到步入中年,一段段成长往事浮现眼前…… 1986年夏,我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攻读,面临毕业分配.恰逢高教社恢复文科出版业务,急需相关专业的人才,我偶然获得这一信息,于是几经争取,最终不被留校,分配到高教社工作,成为刚刚设立不久的文科编辑室的一名新兵.那时的我,和那个时代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样,对职业选择和未来规划几乎可以用“无知”“盲目”或“服从分配”等来形容.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我来说,能被分配到首都北京来工作无疑是幸运的;但不得不说,那时我对出版工作知之甚少,甚至在进入高教社工作之前,我连高教社的教材都几乎没有接触过(我读古代文学专业,那时高教社的文科业务尚未恢复),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也就无从谈起了.  相似文献   

20.
我与《新闻战线》的“漫画缘”王成喜作为漫画作者,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创作之路上碰到为自己铺石引路的编辑。这样的编辑被我遇上了。14年前,我还是部队的一名年轻基层干部。由于我十分爱好新闻写作,《新闻战线》一直是我最爱阅读的新闻理论刊物之一。那时,《新闻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