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本质主义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认同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倡导多元和自由,活动过程充满变数,活动本质上具有生成性品质、生成性使命和生成性运行机制。生成性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团教育实践有着对话、整合价值等方面的诉求。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品牌是品牌的具体化,包括理念价值、实践模型、个性特色和条件保障等四大要素.社区教育品牌生成具有特定逻辑,即在主体自觉基础上达成目标定位,在反思解构和条件整合中选择生成策略.推进社区教育品牌培育与创建,应包括理念创新、实践推动、质量提升等路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与人的主观条件交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四个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最终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直接原因;人的信仰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生成的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是知识教育层面的,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真正提高。从本质上说,学校心理教育是一种交往-生成性实践活动,它具有主体多极性、中介多维性、双向建构性、生成性等特点。心理教育的理论要从生命成长的维度来寻找自身生长的逻辑起点、框架与意义,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从交往-生成实践的本体性和可能性来寻求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知识是一个实践性的命题,却与教师培养人的价值命题相联系.教师知识的生成,本质上是教师专业化与具体实践的结果.在当代,教师知识生成的问题是在知识转型、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论及的,其基本的生成途径包括:一是专门的系统性教育;二是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分享;三是教师个体的教育实践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生成性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被认为是对学习理论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是针对预设课程在当代所显现出来的弊端而言的,在学习观、知识观、师生观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对现实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成性课程教学理论与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契合的,它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从本体论的层面上认识教学交往观与生成性课程的哲学意义,并提出实施策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初步实施时期,教育意义的生成依然举步维艰.分析其错综复杂的原因,抓住新课程实施的契机,寻回教育本有的意义,有利于开辟教育生成意义的实践渠道.  相似文献   

8.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9.
受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的影响,教育被认为是知识经验单向度传输的活动,教育学成为形而上的探究教育本体存在的"唯理"之学。从教育具有实践生成性的本质出发,坚持教育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以教育实践为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把教育本体存在扩展为教育主体创造性发挥人的生成性本质去确认自我价值和选择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从而建构走向实践的教育学,是克服当前中国教育学发展瓶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从生成逻辑来看,制度自信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内涵意蕴来看,制度自信教育聚焦主体对象、明确发展方向、突出核心内容;从理论创新来看,制度自信教育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中国化进程的新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