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对旅游解说牌示的价值、规划方法与技术认识不深的现实,结合大连冰峪沟国家地质公园内部解说牌示的现实情况,指出冰峪沟国家地质公园内部解说牌示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其解说牌示系统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
地质公园是20世纪的产物,是地质遗迹保护的创举.地质旅游现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随着地质公园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地质公园的研究不断深入.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热带都市火山,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地质公园的旅游价值,开发适应游客需求的地质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作者挑选重庆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概要追踪小南海景区开发的历史,进而将公园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和区域旅游资源网络体系中,分析遗产价值保护和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要以地质公园为平台,坚持科学旅游和品牌旅游景区建设路线,按照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原则将小南海建设成一个独具特色、有能力和魅力的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4.
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的现状,对其进行旅游营销的SWOT分析,提出在旅游营销的发展方向和营销策略,以使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早日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5.
旅游电子商务以旅游中介网站为代表发展迅速,而地质公园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却相对滞后。文章在分析国内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电子商务的现状,并为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电子商务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壶关太行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内典型的地质地貌、优美的自然生态、深厚的区域文化组成了价值巨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管理保护、技术保护、宣传保护并重,整合旅游资源,高品味开发旅游产品,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兼具典型的地质遗迹景观与原始的生态环境,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对旅游者、学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依据国家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为标准,利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华蓥山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计分、定性评级的分析研究,以期为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集旅游地学、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一定市场和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园旅游区。地质公园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宜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开发这些旅游产品必须加强旅游产品市场定位,重视旅游形象设计和产品的创意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读旅游品牌竞争力文献,解析地质公园旅游品牌竞争力涵义,考虑核心、环境、支撑和品牌四个方面的因素,构建地质公园旅游品牌形成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具体从地质遗迹资源优势、科普教育功能、保护措施、地质公园服务人员、品牌联想、品牌认知、品牌感知质量、品牌满意和忠诚等方面构建地质公园旅游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给出定量评价其品牌竞争力的方法.最后.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从指导性、普适性和应用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腾冲国家地质公园因其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稀有性,以及融入其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优美性,而表现出显著的科研和科普教育价值、生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旅游的多功能特性、公园区位优势和现有资源条件及发展基础决定了要全面实现公园多元价值,最佳途径是进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质公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促进了学者们对地质公园的开发利用研究.回顾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地质公园的产生、定义及类型、公园的选址及范围的确定、地质遗迹资源的地学背景、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地质公园的管理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地质公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泉州城市营销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泉州城市营销目标是提升泉州城市形象,提升泉州城市价值.并进行大手笔创新,将投资创业策划与旅游策划同步进行,采用产权式公私合作方式帮助城市获得盈利,使泉州成为海峡西岸三大旅游中心城市、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最后指出泉州城市产品定位:投资创业、旅游类产品;泉州城市市场定位:投资创业、旅游类城市.  相似文献   

13.
自1992年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来,武夷山获得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转型是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环境恶化、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影响,养生成为时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养生和旅游有着很好的耦合关系。武夷山具有开发养生度假旅游的优越资源环境条件,因此武夷山要从目前比较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业转向复合型旅游产业,重新进行旅游定位及旅游形象设计,突显其养生特征,围绕养生主题,结合地方性特征开发具有参与性和休闲性的养生度假产品。  相似文献   

14.
黄山市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还不够。发展黄山红色旅游资源的主要措施包括:整理研究红色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其它专项旅游相结合,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手与合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游客感知的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的内容被提取为四个因素,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表现被提取为两个因素,与理论部分一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因素、环境因素、支撑因素、品牌因素与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重购意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重购意向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三个方程式。最后文章提出了提升地质公园旅游品牌价值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民族文化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欠发达等原因,其优势还没得到充分彰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波特“钻石模型”角度出发,指出其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挖掘其文化内涵价值,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改善三江地区经济状况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内旅游的人均消费对国民人均GDP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研究这种关系对于我国制订合理的国内旅游发展规划、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市场营销.促进我国国内旅游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以国家统计局所提供的官方数据为依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得出我国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与国民人均GDP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关系和相应的回归模型:同时可以从1999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和2002年SARS对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证明旅游业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的特点.以及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临界点为1000美元的结论:最后还可以应用此模型对我国国内未来的旅游消费进行预测。为制定未来的旅游消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屯堡文化在安顺“旅游兴市”中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屯堡文化与安顺自然旅游资源的配置及产品组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屯堡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放在安顺“旅游兴市”战略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安顺“旅游兴市”的战略目标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影响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旅游供需、经济与文化效益的矛盾,发展旅游业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文化效益在内蒙古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应当做到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内涵,向世界展示内蒙古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地区对外开放,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总之,重视和利用好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发挥其效益是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家界旅游资源特色与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家界的旅游资源经过近20多年的开发,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牌旅游产品。象任何产品一样,旅游产品一经进入市场就面临寿命周期规律,面临能否可持续开发的问题。如何让张家界的旅游产品保持长盛不衰的吸引力,笔认为应根据市场导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存突出景源特色、发掘资源潜在价值的前提下,一是坚持名牌战略,不断提升产品层次;二是立足长远观点,全面规划开发步骤;三是增加科技投入,持续提高产品引力;四是推行生态旅游,强化旅游环境保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