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设置于1980年宁波日报复刊之时,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逾千期,成为本报存续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去年,上海文汇报和甘肃日报开辟了很受读者欢迎的专版,分别叫《文荟》、《文摘》,一月之中出版2——4期,内容是从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章杂志上选择摘抄的有特色的文章。读者从中获益不浅,认为它是传授百科知识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3.
湖北日报今年推出的《读者与编者》专版,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许多读者积极参与这项读报评报活动。该报开办这个专版,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工作,把报纸办得更好。这个专版开设有《请你挑刺》、《我为省报献一计》、《评报栏》、《栏目介绍》等栏目,敢于让读者“揭短亮丑”,献计献策,无形中架起了编者与读者紧密联系的桥梁,缩短了编者与读者的距离。这种欢迎读者评说的做法,值得办报的同行借鉴。报纸办得好不好,读者最有发言权。读者的正当需求就是报社编辑的追求。报纸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湖北日报》“读者与编者”专版自2001年1月12日复刊起,一直由群工部主办(此前一度由总编室主办),先是每月一期,半个版,后改为每半月一期,半个版。4年多来已刊发了近70期。“读者与编者”专版的编辑思想是:在报社编辑部和广大读者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为办好《湖北日报》服务,为读者服务。它是读者与编者(也包括作者)交流思想和信息的载体。专版注重贴近读者,以互动、接近、可读吸引读者,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栏目介绍”、“编辑部吹风”、“我为省报献一  相似文献   

5.
一个报纸的专版办得好还是不好,首先得向它的读者讨答案。换句话说,读者满意率的高低,是衡量与评价这个专版的至关重要的标准之一。 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要求取读者满意率的确切数值却是万分困难的——要求每位读者都将其读报后的感受一一反馈给编辑部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我们在努力办好江城日报《农村经济》专版的过程中,仍然千方百计地向读者贴近,竭诚对读者的反馈予以补偿,以期尽可能地引起读者共鸣、增加读者满意率。 为了下一步探讨起来更方便些,我们先在此列举一些统计数字:1994年1月初至1995年2月末,江城日报《农村经济》专版共出版47期,已在专版上“挂牌”的常设专栏和不定期、短期专栏26个;共刊发新闻稿644条,其中报道对象属于农户或乡村以下单位的“贴近读者型”稿件有631条,占发稿总数的97.98%;专版  相似文献   

6.
报纸专版的兴起是媒介市场的需要。专版是报纸宣传的特色阵地,办好报纸专版,注重专版的新闻性、专业性、服务性是报纸服务于群众的具体体现。2010年,河南省《平顶山日报》推出了健康、教育、财金等专版,以服务性为前提,向读者传播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内容。几年来,这些专版获得读者及同行的认可与肯定。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健康周刊》...  相似文献   

7.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奖和第十届中国时事报道评奖中,西安日报国际副刊《国际纵横》分获得版面编辑二等奖,其中中国国际新闻奖二等奖是我省历届参评作品所获得的最高奖项。回顾《国际纵横》走过的历程,既有辛勤汗水换来的成功喜悦,更有在探索新闻规律的过程中留下的深深思索。 一、为读者打开一扇了望世界的窗口 1998年初,西安日报将原先时事版的《国际纵横》专栏扩为国际副刊专版。为什么要在已有时事版的情况下,还要推出一个专版的国际副刊呢?编辑部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首先,是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报道、积极参与国际舆…  相似文献   

8.
邱明全 《军事记者》2006,(11):27-29
《读者之友》专版是解放军报联系军内外广大读者的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也是读者了解军报、喜爱军报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为读者排忧、为读者解难、为读者服务”是《读者之友》的宣传宗旨。《读者之友》专版的编辑工作,就是要真正做到把党的意志同基层官兵的呼声结合起来,把对工作的指导与为广大官兵服务结合起来,把报纸的舆论引导与读者的参与和反馈结合起来。2002年初至2005年9月,在担任《读者之友》责任编辑近4年中,我把经营《读者之友》这块“地盘”,视如自己的“小家”,亲如自己的“孩子”,重如自己的“脸面”,努力把它办成广大读者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一、精心打造为读者服务的平台竭诚为读者服务是《读者之友》专版一贯坚持的原则。军报是党在军队的喉舌,为读者服务应该是它的基本功能之一。而《读者之友》专版的服务与其他版又有所不同,它直接与读者接触,直接为读者服务。自2002年以来,《读者之友》专版着力突出服务基层官兵这一特色,精心打造为读者服务的平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专版的服务力度,增强服务的有效性。为了突出服务特色,在充分发挥专版原有的“给您提个醒”、“回音壁”、“颐问答复你”等专栏服务功能的同时,2003年年初,在社领导的提议下,又恢复了10多年前深受读者欢迎的本报名牌栏目“谢顾问答记者”,还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提高,让“谢顾问”以谈心的形式、亲切的话语、深刻的思想、可行的办法,帮助读者解除生活中的烦恼、心理上的疑虑、工作中的障碍。某部政治处干事安国然来信说:“每周我们都盼着周三军报的谢顾问,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每周三的约会’。谢顾问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引导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与此同时,还先后推出了《读者漫画》、《生活指南》、《给您支一招》、《呼声与回声》、《军营鹊桥》等新专栏。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军营鹊桥》专栏开设的经过。2003年3月,解放军报通联部来信组收到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一位名叫任彤的女青年写来的征婚信。这位10多年前就发誓“非军人不嫁”的女青年在信中表露了对军人的向往和爱恋。我感到刊发这封信不仅能成就一段美好的姻缘,更能推出一个新形势下有关军地青年婚恋观的好报道。于是,我将精编后的任彤征婚信以《愿与军人相伴到永远》为题,刊登在了3月19日的《读者之友》专版上。这张报纸一发行,来信组的两部电话就响个不停。征婚信刊登后的第一个月,我们就接到电话900多个、信函百余封。随后,我精选编发了题为《敬礼!愿与军人相伴到永远的姑娘》一组来信,表达了广大官兵对任彤的深情赞扬和祝福。9月,当任彤与意中人——北京军区联勤部某油料仓库副营职助理工程师季晓东喜结良缘,本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出报道《“西湖女”非“军”不嫁,报为媒美梦成真》后,又推出了收尾报道《我们收获感动》。事后,季晓东(任彤的丈夫)为了表达对军报的感谢之情,于2004年春节前给总政领导写了一封感谢信,总政办公厅批转给了军报。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官兵婚姻服务的力度,我趁热打铁,开设了专门为军地联姻、为部队青年牵线搭桥的新专栏——《军营鹊桥》。每封征婚信刊出后,我都给应征女青年寄去一份样报,写一封信,通一次话,让她们把军报当娘家。2003年10月15日,《读者之友》版刊登了沈阳女孩王丽华《愿把真爱献军人》的征婚信后,王丽华也和任彤一样,把来信组当娘家了。她在单位负贵医疗器材采购,经常到各地出差,每次到北京都要顺便到军报看看。二是更多地关注读者的难事,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从2003年开始,我突出了对“回音壁”专栏的处理,致力于把它办成服务读者的平台。只要是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千方百计也要给他们一个“说法”。截至到2005年,《读者之友》先后刊登了54期、80余条“回音壁”,解答了1320多个读者关心的问题(包括书信、电话解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优抚安置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相继出台了不少新的政策和规定。一些士兵在理解和运用这些政策规定时存在不少疑问。这些问题看似不大,却直接关系到士兵的切身利益。过去,专栏上也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文体,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几年来,各报的读者来信版都有所加强,对读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据调查,《新疆日报》的读者来信版也是深受读者欢迎的专版之一。汇聚读者心声的天地读者来信版没有固定的专栏作家,但它却拥有浩浩荡荡的写作队伍。作者中间有工农兵群众,也有专家、学者、教授;有几岁的小学生,也有身经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协助美国《侨报》开办的《侨报·今日北京》海外新闻专版到8月7日已刊出一周年。一年来,《今日北京》专版连续向海外报道北京的新面貌和新情况,推动北京的经贸发展和对外交流,成为广大海外读者了解北京的重要窗口。 《侨报》是美国的一家大型中文报纸,发行全美和加拿大地区。《今日北京》新闻专版每周一、三、五在《侨报》上与海外读者见面,至今已出版146期,累计刊出有关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消息、通讯、专稿及新闻照片等2400多件,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地向海外读者介绍北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南京的报业大战此起彼落,大大小小的报纸为争夺读者市场使出了浑身解数,惟独《现代家庭报》以其稳定的读者群而不事张扬、不进行炒作。究其原因,这与该报注重以内容特色吸引和凝聚读者密不可分。该报所辟“读者心桥”专版重视基本读者群体的构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报纸纷纷开设了读者来信专版,既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又增强了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特别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下面就选取在国内报界代表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人民日报》和《新民晚报》,对其读者来信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2,(4)
《陕西日报》继承与发扬它的前身《群众日报》五十年代初期密切联系读者的好传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办好《百姓心声》和《新闻调查》专版,及时反映全省人民的意愿、要求、批评建议,对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作出  相似文献   

14.
《河北日报》《经济航班》专版自1995年5月份试刊以来,已出30期。翻看着这30个版面,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该刊浓厚的读者意识和一种真切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从该刊的栏目设置上看:《今日特稿》、《今日观察》、《全天候记者值班》、《市长热线》、《知识窗》、《全省重点商品价格行情表》等,呈现出一种全方位为读者服务的态势。该刊设有热线通联,电话号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读者来信》专版,是定期集中反映读者意见、要求、呼声和建议,促进协商对话,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园地,也是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凡编得好的,一般比较受读者的欢迎。为此,笔者以为有加以讨论的必要。特点与优势《来信》专版刊登批评类稿件多,这是它的主要特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读者给报社  相似文献   

16.
目前很多报纸纷纷开设了读者来信专版,既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又增强了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特别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下面就选取在国内报界代表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两张报纸(《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对其读者来信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体与报纸共同争夺读者的激烈竞争中,报纸在保证要闻版、综合版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改版、扩版的创新尝试。葫芦岛日报社编委会针对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以“新闻立报,读者至上”为办报宗旨,近两年来,葫芦岛日报创办了《交通》、《教育》等一系列专刊专版,在读者中产生良好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葫芦岛日报开辟出一条按读者取向,精细划分读者群的改版新路。  相似文献   

18.
广大读者是我们报纸服务的对象。如果把读者称为报纸的主人,那么,读者来信,不论是反映个人的或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对工作、对干部进行批评和监督,都是人民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因此,认真对待和处理读者来信,办好《读者来信》专版,是报社编辑部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 那么,怎样才能将《读者来信》办得让群众喜闻乐见呢?我们以为,必须牢牢把握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即以读者为主体,不仅来信是读者写的,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报纸专版与专栏质量,烟台日报社最近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意见征询活动——请读者投票评选最受欢迎的专版专栏和最不受欢迎的专版专栏。专版专栏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囿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专版专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面孔、老套路”现象,影响了宣传报道效果。对此今年以来烟台日报社党委结合内部改革,把改进专版专栏作为提高办报质量的一项重要课题,决定敞开大门,向广大读者广泛征询意见,请读者评判。评选揭晓之后,报社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对读者意见  相似文献   

20.
拓宽读者的话语空间--读者来信版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霞 《今传媒》2006,(1):58-59
没有反馈的传播不是完整的传播。而影响反馈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接近和参与。对于报纸媒体来说,受众的反馈行为主要表现为读者来电来信。为了提高报纸的接近性和参与性,很多报纸纷纷开设了读者来信专版,以增强报纸与读者的互动。下面就选取在国内报界代表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两张报纸(《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对其读者来信版加以分析。一则来信竟然能够引起一个地方市县领导如此高度重视并促使他们亲力督促开展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这是一般的信件做不到的,但是作为读者来信特别是作为《人民日报》这种权威性较高的报纸的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