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学具有丰富的教学情境资源,是培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基地,所以教师教育需要大学(University)与中小学(School)合作(简称U-S合作)。但在U-S合作中,中小学的路径依赖、评价机制以及组织边界等制约着U-S合作实效,使中小学陷入合作困境。要想走出困境,需要突破中小学"应试教育"之路径依赖,消减其参与U-S合作的取向性障碍;完善中小学的绩效工资制度,激励中小学教师参与U-S合作;拓展和规范中小学组织边界,赋予中小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2.
U-S合作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新突破,也是其发展趋势之一,对大、中、小学各自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我国U-S合作形式多种多样,但真正达到预期效果的很少。因此,文章在整理、分析、比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教师教育改革中U-S合作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期获得更多关于U-S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校本教研的U-S合作模式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大学与中小学校合作模式。通过U-S合作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进而寻求学校的改进,成为中小学校和大学师范学院之间的基本共识。在U-S合作研究过程中,应该坚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合作研究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校内和校外的合作教研制度。只有在人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校本教研的U-S合作模式才能最终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需要大学与中小学(U—S)共生性合作。U-S共生性合作是教师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动力机制是共同的合作目标与愿景,共生互依,共同的组织文化。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困境表现在大学与中小学的场域文化冲突,合作的组织管理制度的难以落实或缺失,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大学与中小学不同的内部评价考核制度影响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大学教师教育自身存在的缺陷。解决的对策包括促进U-S合作中的文化融合,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大学的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5.
U-S合作如今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本文根据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改进与伙伴协作学术研讨会的部分成果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多元化模式建设的理论构想。文章指出的U-S合作模式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合作理念的多元化、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实践路径的多元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U-S”伙伴合作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分别就大学与中小学(简称"U-S")伙伴合作关系的概念内涵、合作的价值意义、合作的类型与取向、合作中采用的策略及合作成功条件等问题加以梳理,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大学与中小学(U-S)合作是当前教师教育的一条有效出路。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U-S合作过程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合作中的异质性资源依赖感不强,合作主体的合法性认同严重不足,合作协调机制缺位。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U-S合作中的异质性资源,增强双方异质性资源依赖程度;赋予中小学教师教育义务并提升合作双方的利益共识,增强合作主体的合法性认同;构建政府统筹的U-S合作管理体制,规范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S合作)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U-S合作虽然较为普遍与多样,但是只有为数甚少的合作达到了一定深度,尚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共同愿景、加强文化融合、健全运行机制、践行驻校教师模式对有效推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8):17-18
美国大学和中小学开展正式合作已有百余年历史,从U-S合作形式的角度看,主要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三种合作类型——实验学校、入门学校和专业发展学校。梳理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发展历程及具体改革实践为我国当前的U-S合作形式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U-S教师教育共同体是以教师教育为基本目标与任务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教师教育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场教师教育变革,也意味着对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梳理与澄清,还意味着基于教师教育改革的学校重建与本真教育的回归。U-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有效合作的匮乏,主要表现为合作基础的遗失与合作层次较低等。为改变这一境况,可以通过形成对一系列教育基本问题的"共有的理解"、工作文化与学术文化的融通等方式建设真正的教师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U-S合作是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而指导教师的参与直接影响着合作的成效。本研究以A大学教科院和K中学的教育实习合作为例,调查发现中学指导教师在合作中存在着参与U-S合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的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中学指导教师对合作的意义认识有一定的偏差以及中学对指导教师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不够。因此,需要在制定更多相关支持政策、转变中学指导教师合作观念和促进激励手段多样化方面提高中学指导教师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张婕 《河南教育》2014,(10):59-59
<正>通过U-S合作,我对幼儿园的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幼教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触,也增强了我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更提高了我的整体素质,为我能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刘悦悦(2011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作为U-S合作模式全程实践教学的第一批受益者,通过U-S合作实践教学,我们提前接触了我们将来要面对的职业,并对这一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楚的  相似文献   

13.
马孝民 《河南教育》2014,(10):52-53
<正>"学院开展U-S合作模式时,我上大二,是这项教学改革的首批受益者。U-S合作模式改变了我对大学期间见习和实习的认识,让我更早地进入学前教育情景,了解幼儿园的真实情况;让我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有了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更加明确了我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方向,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提高的地方。""我很幸运,在大一的时候就享受到学院U-S合作模式带来的实践机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据我从师兄师姐那里了解到的情况,他们都是在大三或者大四才有这样的机会。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大量兴起的区域教师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但在共同体实际合作中也存在着知识流动不平等、实践与理论割裂、合作机制固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建构了两种知识交互的四种模式,并以此来解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从而分析知识的流动与转化过程。将知识管理的手段运用在U-S教师共同体合作中,能够为解决合作中的困境与难题提供新的思路,为教师共同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与交流谋求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职业认同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师范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其职业认同感现状不容乐观。基于平等共生的U-S合作关系建构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将有效推动师范生心理契约的建立、增强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与职业品质,有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促进师范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变,坚定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职前教师教育的不足,根据高校与中小学教育变革的需要,结合当代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实际,职前教师教育需实施U-S模式,培养职前教师的实践能力。为保证U-S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以"一体化"的思维建立U-S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优化实践教学基地、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新型师资队伍、完善教育能力评价结构,同时处理好个人经验和专业理论、技能发展和专业发展、高校职能与中小学职能这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亟待学校变革,大学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协作关系的"U-S"式学校变革是一种重要的变革路径,它对于中小学和大学的发展各具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U-S"式学校变革要取得成功会遇到重重阻碍,但只要努力捕捉和创生"U-S"式学校变革取得成功的条件,即根据不同变革阶段及时调整变革策略、发挥"变革金三角"的关键作用、以学生的真实成长评价变革、创生变革过程中的意义与情感支持、实现"U-S"双方的文化融合,"U-S"式学校变革仍然可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教育中的大学与中小学(U-S)合作本质上是一种协商性交易,合作需要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共生。教师教育大学化、一体化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教师教育范式转变,都要求大学谋求中小学的支持;同时,中小学组织更新、教师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成就提升也需要大学支持;这种相互需求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提供必要性。此外,大学与中小学各自在教师教育上的优势则为双方合作提供可能。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共同构成了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U-S合作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合作的基础与动力,文化融合是合作的追求与归宿,文化对话、文化碰撞、文化适应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既是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文化融合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刘春梅 《河南教育》2014,(10):58-58
<正>新乡学院基于U-S合作模式的教育实践改革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超过了预期。作为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师,我不仅参与了合作计划的制订,也参与了合作活动的开展。我们行动着、思考着、成长着。基于U-S合作的教学改革高层引领。新乡学院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在学校层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四育人"人才培养体系,并且出台了《新乡学院实践育人方案》,将实践育人的十项内容纳入学分制管理,积极培育实践育人办学特色;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修订,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实践环节,完善人才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