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信息技术(IT)产业是决定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束,中国和印度在世界信息技术(IT)产业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国家创新系统视角对中国和印度IT产业创新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印度IT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IT产业创新系统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一、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 1970年以前:IT市场很小;受IBM公司控制;IT用户很少; 1975-1985年:IBM公司退出印度市场;印度IT产业在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方面开始起步; 1985-1990年:印度出台了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和人力政策:建立了科技园区:印度银行业采用UNIX系统;迎来了软件产业的繁荣时期-主要依  相似文献   

3.
郭巍 《情报杂志》2004,23(4):82-84
从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中国等五个国家IT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了国际IT产业新一轮的分工格局,做出了中国将主要承担IT制造业国际分工的论断,并就中国IT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做出了分析,对中国IT产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硅谷、班加罗尔IT产业成功之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IT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软件产业作为IT产业的核心与灵魂,已受到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高度重视,故软件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我国的软件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在“国务院[2000]18号文”颁布之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与美国和印度的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借鉴美国和印度IT业或软件产业成功之路的文章已有等身之高,然而它们多是从优惠政策、语言(英语)等因素的角度来考察的。笔者试图另辟溪径,首度从“人际关系网络”和“自由企业制度”尤其是前者这样的角度来探索和分析美国与印度IT业以及软件业的成功经验,寻求硅谷和班加罗尔的成功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挣钱最多的行业首推IT产业.而越来越多的IT精英发现,这是一座--  相似文献   

6.
韩国政府一贯重视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加强对信息产业技术的投入和扶植,促进信息产业技术的快速成长,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韩国政府将投资2.5万亿韩元开发IT新技术。据OECD制定的《关于IT领域国际化报告书》介绍,韩国IT制造业竞争力居世界之首,其竞争力分数达到2.43分,超过了  相似文献   

7.
尚智丛 《科学学研究》2004,22(Z1):73-77
2008年印度软件人力资源开发国家战略,立足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高度与软件产业国际化局势,从现实情况出发,以政府为主导,利用社会力量,发掘切实可行措施,追随国际IT产业发展水平,开发人力资源,推动软件产业迅速发展并快速国际化。其战略制定模式与具体措施,可被借鉴来制定我国软件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IT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掌握IT技术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并不能培养具有符合企业需求的IT人才,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与IT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IT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让高职院校和IT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美、中、印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迟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08-110,118
美国、中国和印度都在信息产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们的成功是得益于比较优势吗?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它们在信息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吗?除了比较优势的因素,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导致他们在信息产业上获得了比其它国家更大的成功呢?本文回答了这些问题,并根据美国、中国和印度在发展信息产业中的经验指出了几点对中国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进而阐述了IT产业发展、IT产品国产化的必要性。论述了电子政务系统应用软件国产化对我国IT产业的重要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总结并指出,中国近20年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使我国的信息技术企业真正获得竞争优势,无论是国产CPU芯片还是国产操作系统都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国外企业占据我国电子政务市场主要份额在带来信息安全隐患的同时,也为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设置了障碍,推进电子政务系统核心技术国产化是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要求,对我国IT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n the growth of the Ind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y. The study reveals that befor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reforms, that is, 1991, the government was pursuing a structuralist approach toward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liberalization in 1991, the government embarked on pro-active economic policies for the diffusion and production of IT. Consequently, the IT industry experienced an unprecedented growth rate in domestic as well as export markets. Howeve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policies have not been successful in attracting the desired level of foreign investment,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high-tech sector such as IT hardware manufacturing.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immediate correc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to augment the I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2.
Global outsourcing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managing IT projects. Gender adds another level of difficulty when managing IT projects. Understanding country and gender—level differences may improve chances for success. This paper provides opportunities to better understand underlying country and gender differences of Indian IT workers. We used Hofstede’s value surveys module to analyze gender differences and cultural preferences of 107 Indian IT workers. After correcting for problems with outliers, none of the mean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were significant at the 95% level; at the 90% level, we found differences in uncertainty avoidance and long-term orientation onl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omen and men working in the IT industry may have more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national culture than differences by gender. To overcome possible differences in uncertainty avoidance and long-term orientation, IT outsourcers to India should ensure adequ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mentoring programs, and clearly explained career path opportunities. Further, a focus on polici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capitalize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India, including group work to take advantage of collectivist tendencies, and clearly defined hierarchical systems to take advantage of masculine orientation and high power distances, may allow foreign companies to attract and retain men and women, where in many cases, national culture trumps gender differenc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collect more data from women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cultural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13.
探讨高科技企业信息技术(IT)投入效率与研发效率的相关性及其交互机理和协同障碍,以我国生物制药行业43家大型上市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公开的企业年报数据开展相关分析,并以其他43家生物制药中小型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作为补充验证。结果表明,我国大型生物制药上市企业的信息技术投入效率和研发效率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研发效率但信息技术效率偏低的企业应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投资效率和治理能力,而信息技术效率较高但研发效率较低的企业需要重视如何依托信息技术投入效率和治理能力优势进一步提高研发产出。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为背景,借鉴由菲德提出的两部门模型来测度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江苏省经济部门分为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两大部门,并以这两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模型,然后根据《江苏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了信息产业部门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揭示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15.
印度<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杰  苏竣  王刊良 《科研管理》2000,21(2):49-55
印度政府 1 998年 8月出台了《2 0 0 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 ,制定了今后十年印度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规划 ,提出了到 2 0 0 8年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的目标。本文介绍了该计划制定过程和出台背景 ,运用决策科学的理论分析了计划的实施要点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 ,对计划目标的可实现性进行了探讨。文章最后认为 :尽管该计划不一定能全面实现预定目标 ,但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印度信息技术的发展 ,体现了印度政府振兴信息技术的雄心壮志 ,对我国信息技术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越接近成功。本文通过调查医教研综合性医院医生信息能力现状并进行有效分析,总结医生信息能力与信息需求不匹配,现行医院信息建设管理中信息服务与信息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存在原因,提出制定有效的信息能力培养规划的建议,对医教研综合性医院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发优势与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战略对策。作者认为,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立足我国的局部技术领先优势,集中有限的人才、资金和资源,重点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实现突破,从而带动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同时,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高技术企业孵化器建设,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IT行业的产品平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保华  易雪峰 《科研管理》2000,21(3):43-48,42
本文是在IT行业特有的产业规律背景下,通过考察IT行业如何运用产品平台来进行产品开发的案例,总结IT行业进行架构产品的产品的四个特点,强调核心技术(能力),细微快速进步,灵活运用合作,用户友善接口。  相似文献   

19.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后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荣 《情报科学》2004,22(10):1191-1194,1264
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树立信息资源开发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中国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和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等战略将会缓解资源衰退、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法(SEM)的基本原理,将区位商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我国区域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程度对行业绩效的影响评价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估计法(PLS)对模型进行拟合与检验,并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区域间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绩效的差异,对区域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