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重点句段,通过课语言,特别是细节描写,了解人物特点及其表现出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积累好词佳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感悟、品味、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同种意思不同表达"的习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品词悟句,感情朗读,学习"同一个意思不同说法"的表达方式。教学预设课前谈话: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画家和牧童的好品质。3.懂得既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也要谦虚谨慎地做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第二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3,(25):39-40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母子间的哪几件事,体会母亲对儿孙的钟爱之情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细节描写,感受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殷殷亲情美。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表达自己敬爱父母的心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母子间的哪几件事,感受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殷殷亲情美。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谁来朗读自己搜集的歌颂母亲的名言或诗歌。3.上节课,同学们初读课文后,觉得这篇课文用《荔枝情》做题目更为妥当,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研读课文,寻找答案。二、自主自学,整…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7.
A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内容,了解诗歌的结构。2.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初步习得本诗对比与反复的表现手法,并尝试加以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从而激发起对战争的憎恨及对和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诗歌第1~4节,体会诗句表现的情感。难点: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和目的: 《雨点》一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第二册。教学目的有四个:一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二是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课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三是了解大自然中的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四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二是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教学难点是: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中池塘、小溪、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5):31-33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常常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而这些情况将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朗读指导的整合势在必行。本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来讲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应用,力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A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松鼠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夜晚大海的静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诗歌。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体会诗句所描绘的大海夜景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军港之夜》。一、创设情境,复习词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海睡了》(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要结合课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学生理解了课,才能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读,又能加深对课的理解。因此,较好的方式是把讲读课和朗读训练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蚂、蚁、前、空、房、网”6个字。2.初步理解形声字的含义,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去识记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14.
胡红燕 《广西教育》2013,(13):66-66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词语教学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词语教学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词语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最优化。一、有感情地朗读崔峦先生提出,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初中古诗词教学通过吟诵的方法如何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下面结合《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的教学实践探究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一、朗读激趣,感受诗韵1、课前预习,搭建"诗心"共通的桥梁由于古诗词创作年代久远,因此学习古诗词必须重视课前预习。除了课前朗读本词,我还要求学生预习时朗读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这首词的内容。同时,学生还应对作者及诗词创作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查找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春雨的作用,受到春天气息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通过读文认识生字。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春雨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课件播放《春雨沙沙下》。老师经常说处处留心、增长见闻,老师现在就看看谁是有心的孩子,课前老师放的歌中唱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朗读、背诵古诗.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并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问题的把握.而高中语文教学在此基础上更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改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尝试运用Moodle平台,借助平台功能和"微课"的便捷,来优化语文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是理解课文内容受到艺术感染得到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园、因”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所表达的心愿。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词句,正确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