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局面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此,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努力遵循和实践这一战略目标。和谐体现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就是力求做到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教师教学方法的和谐、学生学习态度的和谐、教师与教材的和谐、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和谐、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的情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情绪和情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丰富饱满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情绪,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一、 丰富、饱满的情感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通常,心理情感因素障碍越小,教师的施教越顺利,学习效果也就越好。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接受的意…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需要双方的良好合作,否则,就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合作性的情感是由教师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默契。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体育教学既是教师组织教授和学生学习、发展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信息传递过程;也是以师生、生生之间情感微妙碰撞为主要特征的心理交流及效应,形成真实、接受、理解的心理气氛的过程。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递只有在师生心理交流的氛围中进行,以心理气氛的效应为背景,才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技术、技能信息的交流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有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组织和施行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习的方法,学生的需要和理解水平,还取决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交流技能的水平。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虽然广大体育教师也逐渐开始认识到情感交流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但尚未见将其作为一种单独的体育教学技能作系统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冒俊 《体育教学》2000,(5):33-34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丰富的情感,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热爱,并促使学生由喜欢体育教师进而热爱体育这门学科的学习。为此,我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寻找教育契机,讲究情感沟通技巧,有效地融化师生之间的隔膜,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初步掌握了在良好师生关系中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的规律,收到显著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情感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心理要素,即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提高自身的组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外,教师还应努力挖掘情感要素,实施情感投入,创造良好的课堂情意氛围,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李伟 《体育师友》2014,(4):54-56
根据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五个特点和教学经验积累,从案例出发,阐述了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培养策略:练就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训练思维和语言的逻辑性、敏捷性;善于挖掘课堂教学中可教育的资源;关爱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采用各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为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学语言运用水平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
1、营造和谐的环境培养情感 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我在篮球教学过程中,由于自己是女性,一是对学生总是怀有强烈的爱、诚挚的友善、平等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对中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如能注意自己的表情、仪态等细节问题,不但可促进师生间心灵与情感的沟通,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微笑教学艺术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得到合理运用能帮助学生克服紧张、胆怯等心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加强师生交流,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体育课教学中教育情感与和谐师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教育情感是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提升学习动机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梁飞 《中华武术》2020,(3):68-69
一、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需要师生、生生之间坦诚交流,这样才能了解真实的彼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是消除师生心理障碍,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实现坦诚交流的必备条件。情感具有迁移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老师要优先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宽容学生,用理解换取理解,用尊重换取尊重,用宽容换取宽容,最终达成师生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宽容,进而实现坦诚的课堂教学交流。  相似文献   

13.
1.体育教学中师生心理关系的建构要素(1)以师生间的认知评价为基点:师生间的认知和评价是建构师生心理关系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师生心理关系的发展趋向。(2)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为纽带: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开展正式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之外,更在特定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毛斌 《体育师友》2009,32(5):44-45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教材编写者及教材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更是多维互动的动态过程。这种互动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解放;意味着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教师与学生思想灵魂的碰撞;心灵深处的交流,是共同分享快乐、激情四射的演绎过程;更是师生教学相长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5.
陈伯龙 《体育师友》2011,34(4):43-44
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直接取决于教师能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育人为目的,以合理完善的教学设计、清晰明快的教学序列、娴熟自如的教学技巧,把全体学生带入教材设置的、教师艺术再现的特定环境,求取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方法,开发心理、生理潜能,并通过一系列的听、看、想、练过程,对学生有所启益,  相似文献   

16.
体育小组教学模式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看到,一堂好的体育教学课,学生得到的信息总量大于教师的输出量,因为学生不仅接受了来自于教师的信息,还接受了来自于同伴的大量信息。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启发得当,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都会迸发出很多闪光的思维火花。以往我国的各科教学,受赫尔巴特及其弟子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传统教育把教学过程分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五个阶段,这五个基本阶段又经过进一步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教学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简捷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与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学效率,人们开始尝试小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情感,讨论问题,结交朋友,相互促进,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与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健康的情感,是消融师生交流阻隔,排解认知障碍,实现师生感情沟通的重要手段。笔者长期从事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深刻体会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情感教育对体育教师情感素养的要求及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希望本文能够给从事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的同行们带来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8.
<正>1.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相情愿地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这样的“授”、“受”过程,教师所教知识与技能难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其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交往,缺乏师生情感的交融与催化,即存在情感阻隔。而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付和处理偶发事件、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运用教学机智疏导师生之间存在的情感阻隔呢?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输和反馈过程,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这种信息交流一般都要符合学生的情感习惯和思维定势,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然而,为了取得某种特殊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置学生正常思维定势和理解意向于不顾,有意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教学中的"反弹琵琶"技  相似文献   

20.
刘巍 《冰雪运动》2003,(3):63-64
在冰上课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针对课堂情况和学生的课上表现,机智、敏锐地去开发学生的自身潜能,是冰上课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变学生的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使师生思维导向始终指向教学目标,融洽师生关系,达到提高冰上课教学效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