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史之乱结束了一个时代,盛唐气象如云烟过尽。旧时的歌唱已趋冷落,新的诗苑尚待开辟。独立在盛中唐之交的伟大诗人是杜甫。在绝句史上,杜甫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即使那些认为杜甫“于绝句本无所解”的人们,也无法抹煞他在绝句史上的存在,以及他在唐代绝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不  相似文献   

2.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语文五册35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从他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他这段生活比  相似文献   

3.
元稹为杜甫写墓志,认为杜诗各体俱佳,所谓“尽得古今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这一评论,到后来却发生了动摇,分歧集中在对杜甫绝句的认识上。杜诗是否各体俱佳,大抵明代以前异议尚少,一般认为杜甫诗艺精湛,才力卓绝,能够自如地运用那时流行的一切诗体,并对每一种诗体都有所发展与创新。而自明代以来,对杜甫的绝句,议者纷纷,訾议与指摘者居多。也有为之辩护的,却往往不能中肯。因此,怎样客观公正的做出评价,实有重新讨论的必要。訾议与指摘杜甫绝句最激烈者,可以王世贞、杨慎、胡应麟为代表,他们的主要论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牧绝句艺术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唐的诗坛上,杜牧的诗放射出奇光异彩。他的五古,师法杜甫,多写重大的社会政治题材,骨气遒劲,豪健挺拔;而他的近体律绝,则言情写景,别有风味。如果说杜牧的古体诗尚有学习和摹仿的痕迹,那么杜牧的七言绝句则更多地体现了他的创造性和艺术才能,有着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关于杜枚绝句的艺术风格,前人未有专门论述。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过:“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这虽是就杜牧总的诗风而论,但其基本精神对他的绝句同样是适用的。如果更进一步,我们觉得,杜牧绝句的艺术风格可用“俊爽清丽”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5.
新理念下的古诗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模式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课题教材分析《绝句》(唐·杜甫)《枫桥夜泊》(唐·张继)本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写,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本诗写了作者于深秋之夜在苏州城外的一条小船上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孤寂忧愁之情。“三步训练”阅读教学模式“质疑漫谈”阅读教学模式1999年2003年一、激趣感知,初步训练1.看图说话(一)。(1)课件出示图片,认识黄鹂。黄鹂:身体的羽毛是黄色的,头部、翅膀、尾巴上有些黑纹,叫声很好听,吃森林中的虫子。(2)看动画说话:在上。2.看图说话(二)。(1)课件出示图片,认识白鹭。白鹭:…  相似文献   

6.
上元二年写作于草堂时期的《戏为六绝句》是杜甫最重要的论诗著作,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提出了“亲风雅”、“当时体”等观点,“亲风雅”、“当时体”等主张对杜甫草堂时期诗歌思想的多样化和艺术形式的升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杜甫的草堂诗体现出了“诗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盛唐绝句常见的主题是出塞、从军、闺怨、它怨、送别、行旅,杜甫则以其独特的胆识、卓越的才能,把史事、政论、谈艺论文等题材引入绝句,从而使绝句的题材得以拓展,使绝句创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杜甫的这些创新,奠定了他在唐代绝句史上的领袖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盛唐绝句常见的主题是出塞,从军,闺怨、宫怨、送别,行旅、杜甫则以其独特的胆识,卓越的才能,把史事,政论,谈艺论文等题材引入绝句,从而使绝句的题材得以拓展,使绝句创作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杜甫的这些创新,奠定了他在唐代绝句上的领袖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一千多年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郭绍虞先生的《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一书,比观众说,分类排比,详加按语,集其大成,诸家引用,多以此为准。马茂元先生作《论戏为六绝句》及《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论述了《戏为六绝句》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说它“是一篇杜甫的论诗之纲”。就《戏为六绝句》的主题和结构加以推敲,自认为诸说皆有不当之处,略表已见,就正于诸位先生。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顶峰。他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把目光投向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社会,写下了《春望》、《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不朽的名篇,后人常用“雄浑苍劲”、“沉郁顿挫”等词来形容其特点。其实他的名篇中也不乏清新自然之作,《绝句(其三)》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历代诗论家对于杜诗绝句的评价,褒贬不一,各言其是,致使后学者不知所从。因此,将这个问题重新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 杜诗绝句,现存一三八首。其中五言三十一首,七言一○七首。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可谓比重甚微,就是在一千四百多首杜诗中,也占不到百分之十。可是,杜诗绝句还是独具特色的。这是由于杜甫在创作实践中,打破了“沿袭古题,重复唱和”的旧有格式,开辟了一条大胆干预生活,“补察时政,导泄人情”和“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杨伦说:“绝句以太白、少伯为宗,子美独创别调,颓然自放中,  相似文献   

12.
杜甫,一代诗圣,他以诗记录历史,用诗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用诗冶炼苦难,用诗书写血泪。正是杜甫诗中之“泪”,成就了他诗中“圣人”之名。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引领学生从杜甫的“泪”中感悟他爱国爱民、悲天悯人的圣人精神,带领学生用一颗沉静的心走进杜甫的诗,走进他用“泪”编织成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3.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诗人经过一段较长时的东川漂流,想不到又能重归草堂,心情比较愉快,但因长在外奔波,毕竟触物多感,遂将所见所感,随意收入诗篇,这就是杜甫初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其中的《绝句四首》,清人杨伦在题下释之曰:“此皆就所见掇拾成诗,亦漫兴之类.”(《杜诗镜铨》卷十二)所谓漫兴,就是触景生情,随遇所感,似漫不经心也.现在,我们来看《绝句四首》: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读”和“写”的关系问题,古人早有言及。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讲多读才能写好的道理,是杜甫写诗的经验之谈。但仔细揣摩,又出了问题。杜甫读万卷书,下笔就篇篇皆成章,一篇败笔也没有么?也许对天才的诗人是这样,但其中的艰辛,杜甫没有明说,那就是在“读书破万卷”后还要加上“勤奋练习之”一句。虽不成诗,但道理固然。语文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在《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一文中说过:“我们一向重视写。为了写而重视读,读是为了写。”张志公先生对“读”和“写”的关系强调得十分清楚。而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在处理这…  相似文献   

15.
盛唐绝句大多以情韵取胜,以思致见长。而杜甫以其独特的胆识、卓越的才能,从内容和艺术上改变了盛唐绝句的面貌。本文拟从杜甫绝句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杜甫绝句艺术拓新的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阐明杜甫在唐代绝句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这首绝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当写于唐代宗(李称)二年(764年)。原题《绝句二首),这是共「:、的第二首。自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段动扳乱以来,杜甫长期在外飘泊,过着颠沛  相似文献   

17.
杜甫在中国古典写实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也开了一代之先河,《戏为六绝句》系统、全面地体现了杜甫的诗歌理论。本文阐释了杜甫的诗歌理论主张:不贵古贱今,不崇己抑人;去粗取精,大胆借鉴;熔古铸今,自成一家;崇尚写真,注重骨神。《戏为六绝句》实为"诗论之绝句",其论诗之方式、宗旨对后世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18.
杜甫诗五首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我们曾学过他的《春夜喜雨》、《绝句》等诗。  相似文献   

19.
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这是一位朋友开的玩笑。他故意把杜甫这首《绝句》中的“两个”、“一行”、“千秋”、“万里”等数量词删去,并问我:“此诗如何?”我答道:“通是通的,对仗也工巧,但比起原作来,诗意就要淡多了。”  相似文献   

20.
明代诗歌流传至今的,少说也有三千余家文人作品,在浩如烟海的明代诗歌中,五、七言绝句堪称“一绝”,是有明一代诗坛的奇葩。苏州大学王英志先生费数载之心血,潜心于明人绝句的研究,为之稽遗钩沉、爬梳扶剔,并加以鉴别比较,释注评赏,完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明人绝句三十家赏评》。(安徽黄山书社出版,以下简称《绝句赏评》)这是他继《清人绝句五十家掇英》之后为学界奉献的又一本文学珍品。它将为明诗爱好者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