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3月15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书情”周刊》(第2809期)上登载了张志海同志的文章《中国出版业五大机遇》,对中国出版业如何把握机遇至关重要。本刊摘发,供同行参考。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出版业而言,具有极大的机遇。机遇之一:知识越发重要,产业引擎驱动强劲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2.
1998年,知识界、文化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恐怕就是“知识经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关“知识经济”的图书已经出版了近百种,成为1998年的出版热点之一。 那么,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或者在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出版业将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用一句套话说,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 1、出版是通向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经济。到目前为止,出版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入世”谈判已近尾声,“入世”问题已引起政府、企业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入世”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档案工作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必然伴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4.
我敲门我追赶:—报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鸣 《新闻记者》2001,(5):11-13
一、危机还是良机 :对意义的两种认识中国面对“入世” ,机遇和风险并存。新闻理论界和媒体对“入世”的经济意义评说比较多 ,从经济角度对其积极意义有较高的认同度 ;面对“入世”的政治意义则少有提及 ,从政治角度对其负面影响的耽心则更多一些。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说“入世”在经济层面是机遇大于挑战的话 ,那么在政治层面 ,则似乎是挑战大于机遇。报业从它的社会属性来讲属于政治领域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报业意味着什么呢?我不赞同上述把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的意义分别看待的观点。我认为“入世”对于中国报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很好的…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档案界本世纪末最后的一次学术盛会———“新世纪档案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9月5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召开 ,会场设了论坛 ,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 ,围绕“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的挑战 ,以及迎接挑战的对策”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涌现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次会议对繁荣山西省的档案学术研究 ,促进山西省档案事业的全面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山西省档案局(馆)长、山西省档案学会理事长石浒泷参加了会议。山西省档案学会召开“新世纪档案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拉开了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序幕。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而言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化──生产、管理、流通、消费的高度信息化,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也被称为信息时代。作为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知识经济到底离中国有多远呢?就我国的目前的生产力来说,一只脚踏进工业社会,一只脚还在农业社会,但眼睛却要紧紧盯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逼进这一点是币可置疑的、作为信息产业重要部分的新闻业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正以信息化为先导在全世界迅猛发展,不仅给我国经济等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导致社会千变万化,同时也给中国档案界带来了全面、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推动和维系档案馆工作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条件。一、知识经济给档案馆工作的驱动与冲击当代学术界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8.
李莉 《山西档案》2005,(Z1):86-87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资本的新型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第三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核心是能否拥有掌握了现代化科技知识的人才。作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承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我们这一代档案工作者如何迎接知识经济,适应知识经济,将是严峻的挑战。一、知识经济对档案人才素质的要求(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e”是近两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字。我这里强调“e”并不只局限于电子商务(e commerce)、电子邮件(e mail)、电子交易(e trade)或电子文件(e file) ,而是与经济(economy)机遇息息相关。不仅如此 ,迄今为止电子信息技术引发的这一经济革命 ,还只是范围广泛得多的技术、商业和金融创造力蓬勃发展过程的初始阶段。当以信息技术推动的经济变革大潮惊涛拍岸的时候 ,所有的企业都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网络成为理所应当的生活方式今天的网络是一种数据的网络 ,它属于技术概念的范畴 ,而将来的网络…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山西档案》2005,(8):86-87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资本的新型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社会第三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核心是能否拥有掌握了现代化科技知识的人才。作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承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我们这一代档案工作如何迎接知识经济,适应知识经济,将是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档案事业正面临着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正逐步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进而走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的时代。档案是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它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组成部分,更与各类产业经济息息相关。因此,笔者在多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档案经济。下面笔者就此观点加以论述,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同商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战线要紧紧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种种机遇,果敢迎接知识经济提出的严峻挑战,就必须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真正使教育成为知识经济的原动力。对于具体的教学单位来说,是选用一个德才兼备的“一把手”,还是任命一个缺德少才的“无知者”,这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而是关系到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成败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了事。 就在这重视知识、重用人才的大气候下,某中专学校却出了一件逆时代潮流而行的怪事:一个整天不务正业、找门路拉关系、上窜下跳的“教学门外汉”,却令人  相似文献   

13.
“读者第一”应该是图书馆的永恒信条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图书馆界有学者提出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理念应从传统的“读者第一”转变到“图书馆员第一”的观点提出质疑,以同样称自己的服务对象为“上帝”(第一)的交通运输和商业为例进行分析,认为无论是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还是二个“第一”并存或是“有主次和侧重之分的二个第一”等“新”理念都是不可取的,否则将会混淆视听,造成理论上的混乱,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不良的后果,认为“读者第一”(读者是上帝)永远是我们图书馆赖于生存的信条。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由黄顺基教授任主编的"知识经济时代"丛书,这是国内目前第一套侧重从学理上全面论述知识经济的丛书。丛书共四本,分别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黄顺基主编)、《知识经济思想的将来与发展》(谢康、陈禹著)、伽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陈禹、谢康著)、《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左美云著)。就丛书的基调而言,它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它把知识经济当作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加以探讨,按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这样一条主线研究它的由来和发展,它在社会…  相似文献   

15.
赵丹青 《传媒》2002,(1):10-11
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终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加入WTO,成为“经济联合国”的一员。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人们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欢呼雀跃,有的高呼“这回真的是狼来了”。中国期刊面对国外同行强大的阵容,应该有忧患,应该有危机感,但不应该有悲  相似文献   

16.
处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知识经济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广播广告怎样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广播广告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壁垒来保护竞争中的某一方,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将不再保护落后,这就要求我们拿出对策迎头赶上。常言道:“机遇与挑战并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我们认识了知识经济的内涵,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早做准备,制定对策,我们就能抓住机遇,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使科技期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使科技期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上海电力学院学报︾编辑部吴寿林知识经济既是以科技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利用为核心的经济,也是以科技信息的快速传播为特征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将有一个大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科技期刊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无论是其过程还是结果,中国都将在各方面与国际联系得更广泛、更紧密。加入WTO无疑是中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图书馆与其他领域一样,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阐述图书馆面对“入世”应怎样“思”和“行”。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进入文明以来,经历了农业的、工业的经济社会。当进入新的千年,知识经济的浪潮迎面而来,知识将成为一种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或称要素。 档案是人类的记忆,它以各种记录的形态存在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正是这些记录使人类有可能把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积累下来。而“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①就是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人类知识的积累,知识经济的一种资源。 档案馆“是收集、保存档案并通过提供利用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文化事业机构。”②这是传统意义的解释。既然档案是一种知识的存在,是一种资源,那么,档案馆应该是保存人类记忆和知识的场所,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供人类利用与“消费”。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满怀希望迎接21世纪的时候,出版界同仁却感到无穷的压力。这种压力,我将之形容为“外患”与“内忧”。“外患”是指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国将在今年进入该组织。一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版业的对外开放将不可避免,中国出版界将面对世界大出版集团的竞争。“内忧”是指“减负”。长期以来,出版社、新华书店系统依靠教材、教辅读物,旱涝保收。“减负”使一些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支柱轰然倒塌。在世纪之交,这些“不幸”同时降临,对中国的出版界可谓是严重的挑战。 人们常讲,挑战与机遇并存。确实,换个角度看“入世”与“减负”,或许,挑战的同时预示着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