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教师的责任诚如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所指出的: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3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露云 《考试周刊》2014,(50):69-69
<正>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学生的发展。学校的责任是创造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让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师是"伯乐",要善于认识每个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就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的直接挑战是:数学教育必须走出精英教育,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学习有用的数学。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远隆 《小学生》2010,(4):62-63
最近,学校出现一种口号: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确实,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观,这一教育观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注意,那就是: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选择放弃,只能转化。  相似文献   

10.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具正乐于学习;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具有牵制的学生脱颖而出,善于与学生沟通,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构件科学,合理的教育过程,以求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就是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最新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1.
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的义务,而没有“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布鲁姆语)的权利。这就是说,无论面对怎样的教育对象——不管他原来是乐学者,还是苦学者,抑或是厌学者,教师都必须尽全力去教育他们。这一点被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看作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为此,教师唯有认真地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能不能激发学生的优势,能否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长处,让他有最大程度的锻炼空间,就要看教师是不是善于做一名“伯乐”。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发展性教育就是毕生发展的教育,其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学习,促进每个学生都向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由此,我们开展“小课题、小研究”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举行“纸模服装创新设计比赛”等一系列发展性教育活动,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13,(17):F0002-F0002
潍坊广文中学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教育教学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具体实施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的“适才教育”之路。适才教育,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包括两个基本要义:“因材施教”,全力提供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因需而教”,全面奠定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具体开展有五条途径:学生适学,教师适教,全员适位,家庭适导,学校适所。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应该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具有许多新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对于促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体性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经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的“选拔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17.
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加强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由语文教育的现状及语文学科的本质所决定的,更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要切实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作用,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此外,教师自身情感因素的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以“能力本位”取代“知识体系本位”的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但同时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包括“善于创新”等八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 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通过“期望”来启发引导学 生相信自己是“最有发展前途者”,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育教学应“期望”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这要求教学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为每个学 生素质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均等起码条件,特别要关注后进生和上课没机会发言的学生。美 国教育家布卢姆曾提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 的儿童。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而教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