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建平教授的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从教育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并运用心理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以新的理论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实践问题进行了诠释与解读,充分阐述了心理健康在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在素质教育环境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高中学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的努力,再加之学校自身的辛勤工作,目前高中学生的安全管理形势总体良好,为广大高中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安、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尽管如此,当前高中学生安全管理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心理科学的新分支学科——心理教育学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心理教育学在心理科学体系内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与众多其他门类的学科发生广泛的联系。心理教育学的产生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心理学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必然。这门学科有广阔的发展领域,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为社会提供广泛服务的领域。文中大胆提出了人类心理功能的模拟外化和心理机能的扩大问题,对心理教育学的发展策略问题也给予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景贵 《教育探索》2001,(12):17-19
本从探讨创新教育与心理科学的关系入手,介绍用心理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的最新成果,并从心理科学角度提出了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五点操作性策略:营造创新心理氛围,塑创新人格特征,开发创新心理潜能,矫治创新心理障碍,培养创新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校综合素质的重要的环节。一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二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讲究科学的疏导方法.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脑科学、心理科学与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脑科学与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从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交往等方面去激活幼儿心理潜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幼儿现在及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是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探讨科学而有效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法是实施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王建平教授的新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从教育理论角度出发,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并运用心理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教育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以新的理论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实践问题进行了诠释与解读,充分阐述了心理健康在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在素质教育环境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学校心理教育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鉴于学校心理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1.学校心理教育尤其是初中心理教学尚处在探索、实验阶段,由于实验对象的特殊性和不可逆性,这项工作必须稳妥进行。要充分利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理论,扎扎实实地有步骤地进行,避免盲目性、随意性。2.心理教育需要有一支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全体教职工…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7):F0003-F0003
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组建于2006年的教育科学与技术系。教育科学学院是嘉应学院从事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教学与科研的专业教学单位,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等所需的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高级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环境可分为学校外部心理环境与学校内部心理环境两个方面。学校内部的心理环境,是一所学校对大多数成员都发生影响的传统、风气、人际关系的气势及任务目标等,只能由管理来创设、调节、培养和控制。因此,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努力创设学校良好的内部心理环境,从而有效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的社会问题之一,对学生特别是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创设良好的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区生活环境,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深入调查研究、采用科学方法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连榕,1961生,福建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本科专业,1987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心理研究所所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审稿专家、《心理科学》编委、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长,福建省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幼儿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建金融学院兼职教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入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学生的心理运动规律进行的教育、教学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校综合素质的重要的环节。一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二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讲究科学的疏导方法 ,以课堂为主渠道 ,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要大力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把握好心理教育和疏导的时机和方法;努力完善心理教育疏导机制;积极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困境与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心理科学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较为繁荣的景象: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国家对学校心理教育的科学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许多教育报刊开辟了心理教育专栏,发表心理教育研究成果,形成了全国性的交流和研讨气氛,涌现出大批学校心理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一些有影响的论著和教材也相继出版。这些对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特征。但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家长、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比较重视,却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所谓的健康是指:“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运用有关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多种途径、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出现了多层次优化资源配置,谋求提高学校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以提供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服务。教育经营理论呼之欲出。为此,我们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的两位学从学校经营理论认识、经营运作模式以及学校营销等角度,为学校管理提供经营学校的崭新视野,以求丰富学校管理理论,启迪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学校管理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它为民主地、科学地管理学校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以利于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论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工的积极性是教工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内在能动心理状态和向上进取行为。运用激励方法调动教工的积极性,是学校领导在管理艺术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以心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作指导,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领导者更要重视激励在学校管理中的科学运用。要真正发动和依靠学校的广大教工办学,必须科学地运用好激励艺术,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