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区圩市在矿业开发的基础上产生,发展,除具备传统圩市的功能外,更突出其为矿业生产,为矿工生活服务的特点,产品销售,赶圩人员与传统圩集有很大差别;尤其是这些圩集与近代先进的生产力,生产方式,文化意识相结合,人员构成复杂,同国内外,区内外联系广泛,思想活跃,经济繁荣,通过圩市的传播,矿区及其周围社区的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对后来的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赋役经济背景下,士绅与商人间联系较少,县治与圩市也存在着功能差异,因此县治与圩市常常是分建的。清末民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治与圩市两者的功能开始重叠,士绅与商人间的联系也变得紧密,县治和圩市渐渐融合。县治与圩市的融合,是赋役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3.
清代广西的土司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土归流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历史趋势.圩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尺,笔者认为改土归流改变了广西圩市的主体的构成,使圩镇数量和开市率的增加,圩镇规模扩大,商业日益繁荣,圩市结构不断完善、类型增多.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 30年代 ,在矿业蓬勃发展的刺激下 ,桂东一带圩市繁荣 ,商品交换活跃 ;一大批工商业者自动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从事为矿业服务的工作 ,促进了人们传统观念的变革和自然经济的解体。然而 ,无计划的乱采滥挖 ,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又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浪费  相似文献   

5.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生态学理论引入到矿业经济中,解释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生命周期性、生态共生性和动态演化性等特征,深入分析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动态演化机制和竞争与合作机制,从而更好地模拟矿区类生命特征及其空间关系,透视矿业发展问题实质,这将有利于建立矿区与相关利益者群体的生态共同体,促进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中,国家提出了“中国梦”的发展战略,第三矿区作为重要的矿业集团,有责任为“第三矿区梦”,乃至“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加强矿区文化的建设,为创新社会的管理注入文化内涵,丰富群众的文化实践,提高矿业的整体竞争力,满足广大矿区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矿区文化的内涵、创新社会管理的概念以及矿区文化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三个角度出发对此课题进行简要分析,以充分论证在矿区创新社会管理中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30年年,在矿业蓬勃发展的刺激下,桂东一带圩市繁荣,商品交换活跃,一大批工商业者自动地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为矿业服务的工作,促进了人们传播观念的变革和自然经济的解体,然而,无计划的乱采滥挖,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又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浪费。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 ,桂东矿区的矿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负效应 ,如破坏生态环境 ,引发社会动乱 ,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长期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之所以会产生诸多负效应 ,有观念、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桂东矿区应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清代广西的土司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土归流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历史趋势。圩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尺,笔者认为改土归流改变了广西圩市的主体的构成,使圩镇数量和开市率的增加,圩镇规模扩大,商业日益繁荣,圩市结构不断完善、类型增多。  相似文献   

10.
1930年至2016年初,寻乌农村圩市发生明显变化,商业获得一定发展。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提到的吉潭、牛斗光、留车、县城、澄江、石排下等圩场有起有落。圩市贸易由水路贸易转变为陆路贸易,商品结构及经营者的构成也发生变化。但寻乌商业仍保持转运贸易和边界贸易等边区经济的区域性特点。寻乌农村圩市的兴衰历史说明,交通条件和政治经济的变迁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