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美国杰出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哥特式风格作品闻名,死亡主题是其作品的最大特色.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爱伦·坡生平及其特殊的审美观,本文试图就该主题进行分析,并说明坡选择以死亡为作品主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读者在关注爱伦·坡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审美观时,在探究他选择“死亡”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的意义和内容时,不禁要问他是如何理解和传达他的“死亡”主题的。本文试图以《厄舍古屋的坍塌》为例,通过分析爱伦·坡的创作原则和审美取向,分析其“效果说”理论。并从气氛营造、场景设计和语言构筑等方面来探讨爱伦·坡作品死亡主题的艺术表现构架,看他是如何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成功地表现死亡主题的。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埃德加·爱伦·坡对这一主题情有独钟,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实际上,是"死亡"主题选择了坡,因为坡的短暂的一生历经了诸多亲人的早逝。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坡的痛苦经历造就了其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4.
爱德嘉·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最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唯关而又荒诞。“死亡”主题贯穿其中。文章旨在从西方伦理学对生命的理解、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爱伦.坡的不幸经历以及爱伦·坡对“惨美”的个性化偏好等四个方面探究“死亡”成为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情结的根因。  相似文献   

5.
孙维林 《文教资料》2007,(24):107-109
美国作家爱伦·坡因其作品中大量的死亡主题而备受争议。本文通过对其死亡主题小说的创作原因和具体表现的分析,得出结论:悲惨的生活遭遇和独特的创作原则导致坡对死亡主题的不倦探索;而对死亡的各种描述则表达了坡对于死亡的痛苦之后是美好的新生的渴望和通过书写超越现实,灵魂获得净化和永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其作品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其语言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谈文以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泄密的心》为主要代表,对其作品主题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文学创作的主题是死亡.他的作品描写了死亡、恐怖、神秘、梦幻和宿命.本文通过对爱伦@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他的死亡主题所蕴涵的内容和意义.文章认为,他的死亡中表现了忧郁悲怆之美、恐怖神秘之美和浪漫梦幻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他的死亡主题蕴涵了他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以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为切入点,论及其恐怖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认为在作品主题上,爱伦·坡把目光投向了对死亡与恐怖的书写,致力于揭示人类精神世界的阴暗面;在艺术风格上,他强调作品统一的整体效果,通过怪异、骇人的情节来制造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感.  相似文献   

9.
爱伦·坡死亡主题的内涵读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伦·坡学创作的主题是死亡。他的作品描写了死亡、恐怖、神秘、梦幻和宿命。本通过对爱伦·坡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他的死亡主题所蕴涵的内容和意义。章认为,他的死亡中表现了忧郁悲怆之美、恐怖神秘之美和浪漫梦幻之美,表达了作对生的渴望,对爱的追求。他的死亡主题蕴涵了他超越人生、追求不朽和永恒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爱伦·坡以其独特的人格和作品而闻名;其人格魅力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其作品中,在美学观、死亡观和道德观三个层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美国19世纪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向来因离奇恐怖的情节和悲观的思想而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和争议。《厄舍古屋的倒塌》被认为是爱伦·坡最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不仅强调阴郁衰落的景象,而且造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和离奇古怪的神秘色彩,使读者产生幻觉,从而揭示其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女性形象通常都会出现在埃德加·爱伦·坡的作品中,然而可悲的是,这些女性人物在出场之初便会不久于人世。基于此,以《乌鸦》和《椭圆形画像》这两个作品为例,从叙事视角出发分析爱伦?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度研究得出爱伦·坡是一位以男性叙事为中心、女性缺乏话语权、具有男权意识的作家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继爱伦·坡和威廉·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文学史上另一位象征主义大师。她成功地将象征隐喻与宗教主题结合起来,并通过暴力、死亡和畸形等哥特元素来揭露南方社会现实和人类失去信仰后的精神空虚。本文以奥康纳的短篇小说《河》为例,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并通过探讨洗礼的象征意义来挖掘死亡背后的宗教寓意。  相似文献   

14.
恐怖小说是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从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上分析,发现埃德加·爱伦·坡小说其巨大魅力源于恐怖与美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再一次掀起译介美国恐怖小说作家爱伦·坡作品的热潮.几乎与此同步,中国当代恐怖小说的创作也逐渐升温.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分析二者在主题、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关系及其流变,探讨我们和爱伦·坡再次相遇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既对深化爱伦·坡的研究,也为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饮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大师爱伦·坡,在其短暂而多舛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文学理论批评,并对后人产生深刻而明显的影响,其文学意义和艺术价值不容小觑.而目前对于爱伦·坡小说的评论多集中在恐怖小说和推理小说上,往往忽视了占据重要部分的幽默小说.从叙事风格、创作主题及现实意义三个角度分析爱伦·坡的幽默小说,指出这些对于全面理解爱伦·坡的创作观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享誉文坛的浪漫主义作家。他成功地借鉴了英国哥特小说创作传统并促进其在美国文学中的传播和接受。在爱伦·坡的作品中,暴力、凶杀、死亡、复活等哥特元素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恐怖、怪诞而又神秘的画卷。以《黑猫》《红死病的假面舞会》和《过早埋葬》为例,分析爱伦·坡小说的哥特元素,以便更有力地呈现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李芳芳 《考试周刊》2012,(32):20-21
艾德加.爱伦.坡的小说风格奇特恐怖,充满了神秘感。《厄舍古屋的倒塌》是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坡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构思全文,将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内心结合起来,烘托了死亡的主题,给人们带来悲凉之美、恐怖之美。本文探讨了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爱伦.坡如何运用象征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结合精神分析学方法,以爱伦·坡的生活为依据,通过研读其作品,我们发现爱伦·坡的有些短篇小说的女主人公常常经历恐怖的死亡,她们或被活埋,或被损毁,或遭受精神吞噬;男主人公都经历了变态恐惧和焦虑,其作品中充分展现了爱伦·坡的虐待癣和受虐癣.  相似文献   

20.
杨晖 《海外英语》2013,(1):15-16,22
埃德加·爱伦·坡在文学上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其短篇小说中所体现的恐怖的魅力。爱伦·坡深信恐惧源自人的心灵,在其作品中对恐怖的描写也是最引人入胜。他的作品中每一处细节都与恐怖的情节遥相辉映。这些细节彰显了恐怖的魅力,在读者心中的恐惧也使我们意识到心灵深处的隐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