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多重链接等特点,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对象永久性定位的 数据系统。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已经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 介绍了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数据引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中文DOI 注册中心的帮助下, 利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产出数据所开展的数据出版和数据引用尝试。文章最后总结了DOI 在数据出版领域的意义,并讨论了DOI 系统对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数据中心在面向数据出版和引用 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多重链接等特点,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对象永久性定位的数据系统.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已经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数据引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中文DOI注册中心的帮助下,利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产出数据所开展的数据出版和数据引用尝试.文章最后总结了DOI在数据出版领域的意义,并讨论了DOI系统对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数据中心在面向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3.
Handle System在中文DOI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介绍DOI系统的核心Handle System,包括Handle System的名称空间、数据模型以及体系结构等。在此基础上,分析Handle System在中文DOI系统中的应用,解释中文DOI系统与全球handle注册中心(GHR)、本地handle服务(LHS)之间的关系,描述中文DOI系统设计和功能,重点研究基于Handle System的DOI解析机制;最后指出中文DOI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德国国家科技图书馆科学内容DOI注册中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科学数据注册的背景及"原始科学数据出版与引用"项目概况,研究了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定义和结构,分析了德国科技图书馆中科学数据的注册过程及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论述了科学数据的可引用性,并给出了3种其他科学内容注册的实例,总结了该中心科学数据DOI注册的现状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德国国家科技图书馆科学内容DOI注册中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科学数据注册的背景及“原始科学数据出版与引用”项目概况,研究了科学数据唯一标识符定义和结构,分析了德国科技图书馆中科学数据的注册过程及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论述了科学数据的可引用性,并给出了3种其他科学内容注册的实例,总结了该中心科学数据DOI注册的现状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规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表明:其有序的管理需要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辅助与配合。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的DOIs和日本的cIDF已经发展多年,规模日益扩大,并各有特点。台湾地区的LIPS DOI虽然较为简单,但对于中文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国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的研究与应用也受到关注,多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走出三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详细分析国内外网络出版现状、国内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比三条道路的优缺点后,倡议我国自主研发唯一标识符体系,并建立“中文内容唯一标识符”(CCId)规范。
  相似文献   

7.
在国外,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DOIs)在原文获取、引文链接与数字版权管理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中文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ChDOIs)的建立与发展迫在眉睫.从参考文献著录与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的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理清DOI多重解析的原理和具体应用模式,以及中文信息资源面对DOI多重解析在实际运行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调研部分电子资源平台上DOI在参考文献中的标引情况后,详细分析了中文DOI发展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并提出ChDOIs的发展建议,即自主建立系统、文后著录DOI、分割标引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8.
cIDf不同于仅仅为数字作品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符的DOI、mEDRA和CDOI,它是基于数字作品内容的唯一标识符系统,对于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网络监管、信息资源的长期利用与保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文章基于此,通过借鉴日本cIDf的实践,从注册用户的视角构建我国自己的基于内容的中文唯一标识符系统:CCId(China Content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9.
目前Handle系统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内容基础设施的候选标准,基于Handle系统的中文经历了从传统注册解析向知识化服务的转变。文章从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揭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文DOI系统的研发工作,从基础的注册解析应用到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服务,进行不断的升级,以促进中文DOI事业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符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已成为云计算平台上电子文献样本存储和按需服务的最佳应用技术。本文介绍了DOI的发展历史与国际现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期刊DOI的存在意义,特别是2009年JCR新增了eigenfactor score和article influence score 2个评价指标后,DOI已成为评价指标的唯一依据。对2013年300种高校期刊进行了分析,发现其DOI应用比例严重偏低,仅占17.6%,原因有3点:1)期刊无独立网站和过刊回溯功能;2)申请了DOI,但没有针对期刊的文章信息进行注册或在文章上注明DOI;3)期刊网站改版或者网络链接(URL)的变更,没有及时重新注册DOI元数据。建议我国期刊建立数字化平台网站或与国内外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在拥有DOI号的同时,同步进行注册,使其成为期刊数字出版的"利器",为广大受众服务,使国内与国外数字出版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届中日韩DOI项目合作讨论会于2013年5月30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成功举办,这也是第三届中日韩科技信息机构联席会议的专题讨论会。针对ISTIC、KISTI、JST三家的DOIRA职能,会议围绕DOIRA在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方面的共识,三家机构对各自的系统及其相关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文章在概述本次会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中日韩目前的系统,即中文DOI、日本JaLC、韩国的P—CUBE,以及科学数据管理工作。最后,总结了三机构未来实施合作的意向。  相似文献   

12.
DOI 的应用已经从期刊、电子书、技术报告、标准等文献的标识向与文献相关的科学数据、版权甚至作者的 标识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并成为知识链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系统分析科学数据DOI 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结合 科学数据资源的特征,分析科学数据DOI 安全与权益、多重解析、粒度与更新、数据引用和出版等问题,并以全球变 化科学数据出版系统为例,针对上述问题,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数据出版是近几年由出版界和数据共享界共同提出的新概念,在国际上发展迅速,对知识管理和数据共享 具有革命性的作用。文章从数据共享的角度提出科学数据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数据共享模式,对数据共享具有重要作 用,是一种科学数据资源争夺的重要工具及大数据研究的基础,能够解决数据共享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完善数据共 享中的责权利纠纷,从而促进数据共享从被动走向自发。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数据出版发展战略,提出数据出版与 我国现有的数据共享体系互为补充,国家数据共享体系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数据出版提供长期永久的数据存储环 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应用模式与管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际上的唯一标识符的运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中国应用唯一标识符的应用模式与管理机制。文章详述了CIC的职责和运行模式,及其与注册代理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唯一标识符的管理运作,以及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5.
DOI系统在影视行业的扩展应用被认为是最有经济价值、并最有可能实施的工作,EIDR为该领域的最佳应用实践。文章对EIDR的架构及开发文档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现有中文DOI系统之上,设计了基于EIDR体系的中文影视资源的服务系统,进行了原型开发与验证。与此同时,建立了中文EIDR元数据规范,为中文DOI系统向多种类数字资源的全面扩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DOI与CrossRef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DOI即数字对象唯一标志码(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给数字对象分配永久且唯一的标志符。CrossRef即开放式参考链接系统,是注册DOI的最大的代理机构,为科学、技术和医学期刊注册DOI,用来建立在不同出版商的网络平台上出版的期刊内容之间的跨平台链接。CrossRef采用DOI系统实现了参考文献的全文链接,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阅文献。DOI与CrossRef在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期刊应当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期刊网站,实现全文上网,为期刊论文注册DOI并加入CrossRef,实现跨平台链接,以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可获取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开展科技资源信息开放与共享评价,对于有效改善政府公共投入、提升科技资源建设与服务机构的运行与服务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可见性一可得性一可用性”三维评价模型,选取了29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29个仪器共享平台、35个科技文献共享平台、84个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开展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等层面的科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评价的对比分析,掌握我国目前网络环境下科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评价的总体状况,为科研活动中科技资源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优化配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法国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INIST)和法国国家图书馆(BNF)两家著名科技信息机构和国家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和介绍其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情况及其服务模式,旨在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及科技信息机构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