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变形与简化,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可以用更简单的三角形定则来代替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似文献   

2.
一、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到三角形定则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它们的合力F之间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1所示.这个平行四边形中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故可将平行四边形定则简化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三角形定则:将两分力首尾相接,  相似文献   

3.
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关键步骤是: (1)在两个弹簧秤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 (2)用一个弹簧秤作用也使橡皮条伸长到相同位置.如果第一次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第二次一个弹簧秤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或误差很小,就验证了共点力合成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似文献   

4.
由于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所以力的运算就不能简单的用加、减法,而必须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了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1 力的三角形定则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力的合成中,2个共点力与其合力跟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及夹角的对角线相对应,分析或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常常要解边角关系,因此将平行四边形定则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处理更简单.  相似文献   

6.
李雪洁  赵维和 《物理教师》2011,(9):35+37-35,37
高一物理中“力的合成”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但学生由于缺少矢量方面的知识,往往觉得很困难.书上给出了一个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所用的器材包括: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高中力学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仅是力的合成必须遵循的定则,也是所有矢量运算必须遵循的。矢  相似文献   

8.
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运算的普适定则,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解题,确定平行四边形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平行四边形四个顶点中有三个确定,这个平行四边形就是唯一确定的.例如求F1和F2的合力,如图1所示,因为A、B、O三点是确定的,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画出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但我们所遇到的许多题目中,能确定的只有两个点,这样确定第三个点就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9.
向萍 《物理教师》2010,31(2):23-24
“力的合成”实验是高中物理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它对帮助学生学习“非直线上的两力合成的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力的合成”演示实验是教师课堂上完成“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内容的关键.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如何简便、有效地完成这个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相似文献   

10.
数学知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由于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平面几何知识在静力学中的应用显的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挖掘初高中矢量知识连接点,通过活动体验矢量的特征,引入矢量模型,猜想并用理想实验等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最后总结出时空的均匀性和等效替代关系决定了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唯一定则,也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花押娣 《物理教师》2010,31(11):6-8
《力的分解》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第三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它继“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不仅深化了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也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一个实际的力,仅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分解结果不唯一,  相似文献   

13.
谭程 《广东教育》2011,(4):42-44
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R、R的共同作用效果时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筋伸长到同一点,那么力P就是这两个力E和R的合力,作出力尸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E和R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互成角度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现在来分析仪下该实验的高考考查要点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4.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必须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准确掌握和理解这个定则是我们学好高中物理的“基本功”.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精髓,它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降低学习难度.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做好实验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卢玉龙  邵云 《物理教学》2023,(10):52-54+51
力的合成与分解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诸分力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它们彼此相互独立,因而力总是可以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速度不能随意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所得合速度或分速度很可能没有意义。速度可以在任意方向投影得到该方向上的投影分速度。夹角任意的两个投影分速度一般不相互独立,不能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但是可以按照一种所谓的“投影矢量‘合成’法”得到原始速度。只有当两个分速度相互独立或者相互垂直时,它们才能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得到合速度;逆向的合速度分解亦然。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131面学生实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实验最后只做出一个含有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图示,没有做出合力F′的图示.经过分析,是教材表述存在一些问题才使学生产生上述错误.  相似文献   

17.
[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原理]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弹簧秤两个,白纸,橡皮条一段,细绳套两个,图钉(若干),三角板,刻度只,铅笔.  相似文献   

18.
李建丽 《学周刊C版》2014,(1):149-149
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在许多矢量合成与分解的问题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导出的矢量三角形定则进行分析求解显得更方便快捷。比如,在渡河问题中,熟记三个矢量直角三角形,可轻松解决三种特殊渡河方式。一、问题梳理(河宽为d,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船速为V)说明:以下每种渡河方式的四个结论按  相似文献   

19.
高一物理教学中安排了“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学生实验,这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它要求学生通过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具体来说,就是先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已知的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再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速度均可分解为无数多对大小和方向都不同的速度.但在实际问题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所研究的运动产生的实际效果出发,对速度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