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1982年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算起,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8个年头。现在,我们应该根据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8年来走过的道路进行回顾和反思,从理论上澄清是非,提高认识,以便把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持续、稳定、协调地进行下去。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问题8年来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有成效的。图书市场已基本形成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的新格局;城市各种发行网点明显增多,图书市场比较活跃;出版社自办发行发展比较快,某些专业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其目标就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当前正在深入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应当贯彻这一目标,结合行业特点,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图书发行市场体制。一、关于社会主义图书发行市场体制图书发行体...  相似文献   

3.
最近, 欣喜地拜读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同志署名,题为《总结经验、深化改革、促进图书发行事业健康发展.(《新闻出版报》1994年11月30日,第三版)的文章.文中对我国16年来图书发行改革的经验作了概要的总结.对当前图书发行业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对图书发行在出版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对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内容又作了十分详尽而具体的阐述.通过对全文的初步学习,颇有启迪,深受教育,使我加深了对当前出版改革中一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以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有了重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图书市场体系尚未建立,体制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图书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图书市场发展不平衡。一是图书零售市场发展较快,图书批发市场相对落后;二是城市及发达地区图书市场发展很快,农村及落后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三是图书流通渠道多,与之相应的技术和信息市场则很少;四是从事图书发行的企业数量多,而为之服务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少。这种情况,阻碍了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不能有效发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和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还远不能适应客观上已经迅速发展了的新形势。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改革图书购销形式。过去长期实行的单一的征订包销制度,其最大弊端就是不利于把图书流通搞活,不利于调动社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图书发行体制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来,基层书店的经营  相似文献   

6.
尽管目前发行一般图书存在着众多困难,广大新华书店的职工并未坐等国家的优惠政策,并未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不断探索深化发行体制改革的最佳方案,不断调整扩大一般图书发行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图书发行的服务质量,积累了不少扩大一般图书发行量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7.
浅议调整和优化图书发行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大流通、大市场的出版物流通格局.但是,由于多年形成的传统管理思想的"惯性"作用,我国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深度和广度,还都与市场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如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产业结构问题就比较突出,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因而笔者认为,改革和深化我国图书发行管理体制,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因为结构是体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图书发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就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结构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推行代理制需要建立新的运行环境刘兴太推行图书发行代理制,既是深化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又是我国图书发行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大转折。图书发行代理制的实质是解决出版与发行的风险问题,即图书销售的风险由出版社和销售代理机构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司长王俊国谈如何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本刊记者其蒙记: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符合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  相似文献   

10.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的市场调控》一文,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化图书发行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北省图书发行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这是图书发行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坚持方向、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结果。下面,就全省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认识:图书发...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和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于今年7月25日至30日在哈尔滨市“出版之家”举行。这次讨论会,就社会主义图书发行的基本规律、当前图书发行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图书的商品属性、以及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中国新闻出版署特约顾问王益同志作了重  相似文献   

13.
图书市场的竞争,有自己的特点,它不是以市场价格的波动开展竞争来自发地调节供需矛盾,而是在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定价标准范围内,通过图书质量、实用性、适销性、供应时间、服务态度、经营能力等方面开展竞争。当前在图书发行领域,出现了日益激化和错综复杂的竞争现象。随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竞争必然日趋加剧,这是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图书市场的竞争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书店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图书市场竞争的主要表现图书市场竞争范围很广、形式多样、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可归纳如下:1.对畅销重点图书的竞争。凡是畅销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研究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发行工作的规律,探讨图书发行的基本理论,并对当前发行工作中的重大实际问题进行一些研究,中国出版发行科研所和新华书店总店订于今年夏天联合召开第三届全国出版发行科学学术讨论会,会议将主要研讨:(1)建国以来我国图书发行的基本规律;(2)当前图书发行工作中的主要矛盾;(3)关于图书多渠道发行、扩大图书发行企业自主权及横向联系等问题。主办单位己发出通知,望各省(自治区)、市出版局(总社)和新华书店及有关发行部门,积极发动和组织有关业余研究人员、有经验、有研究能力的发行工作者撰  相似文献   

15.
发行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王可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发行体制起了很大变化,但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新体制因素在不断增长和完善,但尚未完全确立。新老体制的交错和摩擦,使图书发行领域呈现出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署党组在给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中指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配套进行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当前出版改革的中心环节。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图书发行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忆了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出版界的两位王老——王益、王仿子在改革开放初期,主持制定“一主三多一少”图书发行改革方案,倡导图书多渠道发行,解决图书“三难”的历程,同时也介绍了两位王老对作者本人在投身图书发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鼓励和指导.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是新中国出版改革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两位王老对此所作出的贡献值得广大读者记忆.  相似文献   

18.
1980年12月国家出版局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和书贩,开始打破图书发行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一主三多一少",即:在  相似文献   

19.
简讯     
7月21日至25日,河北省新华书店在张家口市对全省县级新华书店经理进行了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为在全省新华书店系统走集团化发展之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个培训班是在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性阶段的紧迫形势下举办的,旨在让经理们认清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形势、任务和新特点,提高基层店经理的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国有书店的整体优势,重振“新华”雄风。培训班聘请了6位图书发行界的专家和专职教师授课。  相似文献   

20.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十年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发行部门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变化。为了记录出版发行部门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足迹,为了总结交流十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发行体制改革的经验,促进发行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署发行管理司组织编写了《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实践》,已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王益同志作序,收进了1982年朱穆之、王益同志、1990年宋木文、刘果和袁亮同志分别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