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有竹简本《武王践阼》.用竹简本《武王践阼》可以校正传世本《武王践阼》中的一些讹误,并可纠正以往一些学者对《武王践阼》的错误训释.  相似文献   

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七册,收入《武王践阼》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经释读现就简中几处字形隶定或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3.
上博简《武王践阼》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武王践阼》的最早传本。文章通过释读以及字形分析后,就简中几处字形隶定或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4.
清华简《(旨阝)夜》篇的出土,证明《尚书.西伯戡黎》中的西伯是周武王,戡黎的时间是在武王八年,即武王继位之明年(前1049)。本篇还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戡黎凯旋后举行饮至典礼的盛况,周武王及开国元勋毕公、召公、周公、辛公、史逸、吕尚皆亲临宴会。武王和诸位功臣举爵酬饮,赋诗言志。简文记录了武王的2首诗和周公的3首诗,而保存下来了武王的1首、周公的2首残诗。这种情形和《穆天子传》中所记穆王和西王母瑶池宴咏很相近。  相似文献   

5.
阴阳五行学说出现比较早,最早提出五行学说的是《洪范》。《洪范》据说是殷商贵族箕子所作,文中说《洪范》是天赐给大禹的,是否属实不必考究,但《洪范》确实是极其古老的文字则不必怀疑。周武王克商,拜访箕子,请箕子参加自己的政权建设,箕子没有同意,但将《洪范》献给武王,成为武王建国的大纲。  相似文献   

6.
正关键时刻,相信自己在周武王时代,凡遇大事,先要进行占卜、以预知吉凶。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王充在自己的《论衡》里也描述了这个情节。武王将要攻伐商纣王,让史官占卜此事,结果"数逆",于是操作占卜的史官说  相似文献   

7.
《皇门解》是武王病逝 ,成王即位之后 ,周公以摄政身份发表的成王时期的第一篇施政文告 ,意在宣布成王将继续执行武王整合并依靠姬周、殷商和方国豪众三种力量统治国家的政策 ,用来安抚人心 ,缓和紧张局势 ,实现周政权的稳定统治。  相似文献   

8.
顾瞻过于有河是今本《逸周书.度邑》中的一句话,是说武王在嵩山之巅回头朝北面的黄河及其以北地区瞻望。这句话所在语境中的南望、北望、顾瞻、宛瞻,是说武王在嵩山之巅选择雒邑地址时依次朝南、北、北、西北三个方向的四次瞻望。西周早期的天亡簋也记载了武王向三方瞻望以选择雒邑地址的史实。武王将雒邑地址选在嵩山之下的夏人故地附近,既有祈求上天保佑的宗教意图,也有继承夏代正统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9.
释《鸱鸮》     
《鸱鸮》一诗两千年来受到了严重曲解《诗经·豳风》中有一首题为《鸱鸮》的诗,凡四章二十句,如下:此诗是何人何时所作?诗的题旨内容如何?过去,有以下两个传统说法: 一是《小序》和《毛传》的说法,认为《鸱鸮》一诗是西周初年周公所作。西周初年,周武王死去,太子成王年尚幼小,因由武王之弟周公摄政。武王和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不服,就制造流言来诋毁周公,又勾结了原来的殷商贵族武庚发起叛乱,想夺取政权。周公率  相似文献   

10.
伯夷、叔齐墓位于今永济县境首阳山.光绪《永济县志》卷二十三载:“武王以将  相似文献   

11.
清华简《皇门》记述的是西周初年周公对姬周重臣的训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通过对清华简本《皇门》简1中"屏朕位""朕冲人"及简8-9中"我王"及"是人"的重新认识,可以推定周公训诰的历史背景即武王去世后不久,成王初即位,周公初摄政,面对武王去世后严峻的政治形势而对文武大臣进行的训诰。对《皇门》历史背景的重新解读,可以更清晰窥见周初的政治形态:周公为了革除"殷政"的干扰,重新探讨治国方案,重建国家秩序而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写作文题】阅读短文《和氏献璧》,并以所涵盖的内容为话题,写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和氏献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甍,武王印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日:“石也。”王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散文,《史记》(尤其是其中的"纪"、"传"部分)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再现了多彩的历史画面。从《殷本纪》中"第一谋士"伊尹的粉墨登场,《周本纪》中武王于牧野之战后"封功臣谋士,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唐宋时期流行于敦煌地区的《崔氏夫人训女文》、《太公家教》、《武王家教》、《辩才家教》、《千字文》、《杂抄》、《孔子备问书》、《百行章》等蒙书以及《下女夫词》、放妻书、咒愿文等社会文书中的女子教育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既要关注相关的家庭教育,也要关注相关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5.
《汉书·张良传》“表商容闾、式箕子门,封比干墓”,记述的是武王克殷后对旧殷贵族中的商容、箕子、比干等所谓贤人智士表示尊崇的做法。这段史实,《荀子》、《吕氏春秋》、《礼记》、《史记》、《新序》、《逸周书》、《尚书·武成》、《后汉  相似文献   

16.
《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其中“武王曰子有乱臣十人”一句,被认为是(《尚书·太誓》中的句子。此处引文,其语境意义是离心离德者必败亡,同心同德者必胜兴;意在说明同心的重要性。孔子的解说与此意义一致。  相似文献   

17.
“这些材料我也发现过,为什么没能写出文章来?”不少青年同志见到报刊上有些文章的题材暗合自己曾经有过的“发现”时,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是从和氏之璧的故事以及拙文《笔耕初期的误区与应对策略》(见本刊2006年第1期)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一点启示的。现不揣冒昧谈点体会,旨在与青年朋友交流并请方家教正。和氏之璧的故事多有记载,说法大同小异。据《韩非子·和氏》云: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  相似文献   

18.
颂诗蠡测     
一、《周颂》之《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四篇释义四篇旧为成王时诗,是矣。其作于克殷诛管、蔡之后,抑作于未诛管、蔡之前,说诗者颇有分歧。今以为当作于大乱未平之时,不当作于已平之后。知者,《闵予小子》云:“遭家不造,嬛嬛在疚”,狁或就武王之丧而言。若《访落》之“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判涣”,当即跋扈,谓殷遗民与管、蔡之乱也;“多难”,亦不能说仅指居丧;此其一。《小毖》又云:“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葬蜂,自求辛螫”,更不能说:此指先王之丧。《汲冢周书·作雒解》云:“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家注《史记》是一种很好的读本。但新近重读 ,发现其中点校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举《本纪》中的四则 ,试述如下。1 卷四《周本纪》“尽取周赂而去”下 :“《集解》 :《汲冢纪年》曰 :‘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 ,凡二百五十七年也。’”又 :“《正义》按 :《汲  相似文献   

20.
王逸注《离骚》之“帝高阳之苗裔兮”云: (楚)武王求尊爵于周,周不与,遂僭号称王。始都于郢,是时生子瑕,受屈为客卿,因以为氏。 汤先生《离骚今注》引此作“受屈为卿”(原注:“《章句》《补注》各本误作‘客卿’,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